『壹』 vte的定義及相關概念是什麼
vte在醫學上是指靜脈血栓栓塞症。
靜脈血栓栓塞症是指血液在靜脈內不正常地凝結,使血管完全或不完全阻塞,屬靜脈迴流障礙性疾病。包括深靜脈血栓形成和肺血栓栓塞症。本病常急性發作,以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最為常見。抗凝治療是主要的治療措施,嚴重者可手術取栓。
1、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肢有不同程度的疼痛、腫脹和沉重感,皮膚溫度升高,活動後症狀加重,患肢皮膚顏色可正常,或呈紫紅色,有時伴有發熱、心率加快等症狀,雙下肢相應平面周徑相差0.5cm以上。
2、肺栓塞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難、胸痛、暈厥、咯血、缺氧症狀、心率加快等。
(1)vte基礎預防措施有哪些擴展閱讀
預防——
1、基本預防
主動或被動活動、深呼吸及咳嗽、避免損傷血管內膜、低脂飲食、多飲水、控制血糖及血脂。
2、葯物預防
普通肝素、低分子肝素、華法林可有效預防靜脈血栓栓塞症。
3、物理預防
可以採用梯度壓力襪、間歇充氣加壓裝置、足底靜脈泵等,最好與葯物預防聯合應用。
『貳』 靜脈血栓怎麼防治
靜脈血栓栓塞的預防
流行病學研究顯示靜脈血栓栓塞(VTE)是住院病人致死和致殘的主要原因之一。PE是最常見且可預防的院內死亡病因,預防PE也是降低住院患者死亡率的最重要策略。大塊PE發生前通常沒有先兆,因此這類患者的心肺復甦成功率極低。住院期間因PE死亡的患者中,70-80%在死亡前根本沒有考慮到PE的可能。
大多數住院患者存在一種或多種VTE危險因素,這些危險因素通常混和存在。例如,髖關節骨折患者通常存在年齡較大、下肢近端損傷、手術修復及術後需制動數周等危險因素,因此這類患者有發生VTE的高度危險。如同時合並腫瘤則發生VTE的危險更高。對於住院病人應常規進行VTE危險因素的評價並針對性的採取預防措施。VTE的危險因素,見下表。
危 險 分 層
預防VTE首先應該將病人進行危險分層並採取分組預防的策略,分層的標准主要包括:年齡、疾病性質和患者自身的因素等。
外科住院病人
影響外科手術患者發生VTE的因素主要包括為手術類型和手術時間,以及患者自身的因素,根據上述因素對患者進行危險分層並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見表-2
危險因素:VTE病史、腫瘤、凝血因子高凝狀態。
合並以下危險因素如高齡、惡性腫瘤、存在神經功能障礙、既往VTE史或經前徑路手術時。
內科住院病人
VTE除了與手術或創傷等有關外,事實上50-70%有症狀的血栓栓塞事件和70-80%致命性PE發生在非手術患者。一般內科住院患者如不預防時有低到中度發生VTE的危險,無症狀DVT的發生率5-7%,且大多局限於下肢遠端靜脈。但某些嚴重的內科疾病患者發生VTE的危險明顯增加,包括:因充血性心力衰竭(紐約心功能分級III級和IV級)或嚴重呼吸系統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惡化)住院的患者,卧床並伴有一個或多個其它危險因素:活動期癌症、靜脈血栓栓塞病史、膿毒症、急性神經系統疾病(中風伴下肢活動不便)以及炎性腸疾病等,許多內科患者往往有多種危險因素,也較為復雜。
除住院患者外,其他特殊情況,如長途旅行也會增加VTE的危險,飛行時間超過6小時,無論有無VTE的危險,應該注意避免下肢和腰部穿著緊身衣物,避免脫水,並且經常進行腓腸肌伸縮;有VTE危險者應該考慮分級加壓襪或行程前應用一劑LMWH或磺達肝癸鈉。
葯 物 預 防
預防血栓策略的主要障礙之一是對出血並發症的顧慮。然而,大量薈萃分析及安慰劑對照、雙盲、隨機臨床研究已證實預防劑量的低劑量普通肝素(LDUH)、低分子量肝素(LMWH)、或維生素K拮抗劑(VKA)幾乎不增加有臨床意義出血並發症的危險,新的抗凝葯物如戊糖的證據也越來越多。有很好的證據表明採取正確預防策略能夠達到理想的危險/獲益和費用/效益。預防血栓策略不僅能改善患者預後,而且還能降低住院總費用。
一、抗血小板葯物
阿斯匹林等抗血小板葯物對減少動脈粥樣硬化或高危人群的主要血管事件非常有效。有證據表明抗血小板葯物對合並VTE危險的住院患者有保護作用,但不建議單獨使用阿斯匹林預防VTE,主要的原因是支持抗血小板葯物的臨床研究規模小,設計有缺陷,結果不一致,其療效較其他預防方法差,如肝素。
二、抗凝治療
1.普通肝素
在靜脈血栓的預防中,有大量研究證實了皮下注射普通肝素的療效,但皮下注射普通肝素較靜脈用葯生物利用度減少。皮下注射低劑量的普通肝素LDVH適合中、高危的患者,如:普通外科手術、內科住院病人、婦產科和泌尿外科手術。但對於極高危的患者,不適於單獨應用,如髖和膝關節置換術的預防,以及其他外科手術伴有多重危險因素的病人等。
劑量:根據患者的危險級別不同,推薦兩種劑量,無需監測APTT。
中危劑量: 5000U 每天兩次,皮下注射。
高危劑量: 5000U 每天三次,皮下注射。
治療開始的時間:
內科:沒有抗凝禁忌證即可開始用葯。
外科:大多數預防研究術前1-2小時給予LDUH 5000U皮下注射,
術後開始用葯的時間:術後12-24小時,給予5000U Bid或Tid皮下注射。
2.低分子肝素
盡管不同LMWH的葯理特性有顯著區別,而且每種LMWH都應被當作一種獨立的葯物,但研究結果表明不同LMWH的療效沒有明顯差別。目前還沒有直接比較不同LMWH在外科手術患者中療效的研究,不同制劑需要參照產品說明書中的推薦。
中危劑量:LMWH≤3400U,每天一次
高危劑量:LMWH>3400U/天,每天一次
表-3 不同低分子肝素預防性抗凝治療的劑量
治療開始時間:
治療開始的時間受患者手術和出血危險的影響。要充分評估某種抗凝葯物的效果、出血風險來確定開始預防的時間,麻醉方式也可能對預防葯物的選擇和開始時間產生影響。
1.一般普外科、婦產科和泌尿外科手術,術前1-2小時皮下注射適宜劑量的肝素,術後每日早晨皮下注射,直到患者可活動,一般需5-7天或更長。
2.創傷:對大多數中危和高危創傷患者,一旦最初的出血控制後,即可開始。早期應用LMWH預防的禁忌證包括:顱內出血、進行性出血、不能控制的出血、無法糾正的嚴重的凝血功能障礙以及不完全性脊髓損傷伴可疑或已證明的脊柱周圍血腫。不伴明顯出血的頭部損傷、內臟器官(如肺臟、肝臟、脾臟或者腎臟)的撕裂傷或挫傷、骨盆骨折後的腹膜後血腫以及完全性脊髓損傷等,在排除可能存在的進行性出血後,不是應用LMWH的禁忌證。絕大多數患者能夠在創傷後36小時內開始應用LMWH進行預防。
3. 矯形外科:LMWH在術前與術後應用的差別不大,這兩種方式均可採用。對於擇期THR患者,LMWH術前12小時或術後12-24小時開始使用,或術後4-6小時首次給予較高預防劑量的半量,次日應用較高預防劑量。
4. 髖部骨折:如果HFS未立即手術,建議術前即開始採取預防措施,給予短效抗凝劑如LDUH或LMWH,
5.對有出血高危因素的患者,建議首次應用LMWH的時間應延遲到術後12到24小時,直到經檢查確認手術部位出血已基本停止。
6.急性脊髓損傷患者用LMWH預防,並且一旦成功進行基本的止血就應該開始應用,如果CT掃描或MRI檢查提示不完全性脊髓損傷患者存在脊髓周圍血腫,應該延遲1-3天再開始應用LMWH。
治療持續時間:
● 對於絕大多數患者包括手術和內科住院病人,預防性抗凝治療的最佳療程沒有明確。
● 總的原則:中危和高危患者用葯直至患者恢復活動或出院即可。
● 極高危患者需要出院後繼續應用2-4周,根據情況可能需要更長的時間。
● 內科患者血栓預防的理想時限尚不清楚,有證據的給葯時間一般為2周。
『叄』 預防dvt的基本預防措施有哪些
高危患者預防深靜脈血栓的護理措施
一、深靜脈血栓的預防對象
1.大手術病人:三類、四類手術病人。
2.高危患者:①年齡≥41歲;②肥胖;③妊娠;④盆腔手術或關節置換手術;⑤急診剖腹產手術;⑥手術時間>2小時;⑦卧床超過72小時以上;⑧下肢癱瘓;⑨嚴重感染;⑩有DVT/PE病史;
二、深靜脈血栓的預防護理措施
1、高危患者評估
①加強評估,做好高危人群宣教。
②了解病人的全身情況和凝血情況,積極糾正貧血、高血壓、糖尿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影響。
③戒煙——煙中尼古丁刺激血管收縮,影響靜脈迴流。 2. 適當飲水和補充液體,積極糾正脫水,保持水、電解質平衡。
3.護理措施
1)抬高下肢,早期活動,促進靜脈血液迴流。對大手術後的病人,應抬高下肢20°~30°,下肢遠端高於近端,盡量避免膝下墊枕,過度屈曲,影響靜脈迴流。
2)鼓勵病人早期下床活動,早期應開始做下肢抬高訓練。不能下床者,應鼓勵並督促病人在床上主動做足屈伸運動。不能主動運動者,應由護士或家屬被動按摩下肢腿部比目魚肌和腓腸肌,每小時10 次~12 次,增加膈肌運動,促進血液迴流。
3)鼓勵並協助病人深呼吸、咳嗽咳痰。
4)保持大便通暢,以減少因用力排便、腹壓增高而致的下肢靜脈迴流受阻。
5)對於血液高凝狀態的病人,手術後可遵醫囑給予靜脈輸注葯物,以降低血液黏稠度和防止血小板聚集。
6)手術的激惹反應引起血小板增加,術中、術後輸血均可致血液凝固性增高,因此盡可能不輸血或僅輸少量新鮮血。
7)盡量避免下肢輸液;偏癱患者避免患側輸液;盡量避免靜脈注射對血管有刺激性的葯物;避免在同一靜脈進行多次穿刺;穿刺部位如出現炎症反應立即重新建立靜脈通道;盡量減少扎止血帶的時間;推廣普及留置套管針。
1/3頁
8)保持大便通暢,多食纖維素豐富食物,如芹菜、韭菜、蜂蜜、香蕉,必要時用開塞露、麻仁軟膠囊等,避免因排便困難引起腹壓增高,影響靜脈迴流。
9)勿使用過緊衣物。
10)低脂飲食,宜清淡、忌辛辣刺激、油膩之品。
重視病人主訴,若病人站立後有下肢有沉重、脹痛感,應警戒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可能。
11)注意患者雙下肢有無色澤改變、水腫、淺靜脈怒張和肌肉有無深壓痛,如有及時通知醫生。
12)加強孕期宣教及管理,發現高危孕婦應及時治療,防止病情發展,預防晚期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發生。
13)注意觀察DVT的早期表現 注意觀察DVT形成的早期表現,並採取積極的措施,可以有效地預防並阻止病變的進展。觀察要點包括:肢體的皮膚溫度、色澤、彈性;肢體的圍度和壓痛;患者的感覺異常。DVT早期的腫脹往往表現為彌散性肢體腫脹,張力較高,皮膚溫度可增高,有壓痛,腫脹由肢體遠端向近端逐步發展。到後期則表現為凹陷性水腫。如果有肢體明顯局部腫脹,而遠端肢體不腫脹,最常見的可能性是異位骨化,而不是DVT。
三、DVT的康復治療
對於已經發生DVT的患者,康復治療的目標是減輕症狀、促進血管再通、消除誘發血栓形成的各種危險因素。常用的措施包括:
1、 體位治療 經常採用直立姿式,例如坐位。直立的時間不宜過長,一般在30分鍾之內。平卧時採取下肢抬高的體位。一般抬高患肢在心臟平面20-30厘米之上,以促進靜脈迴流,減輕肢體腫脹。通常在仰卧位採取枕頭抬高的方式。
2、 壓力治療 通常採用特製的壓力襪或者壓力袖套。壓力襪和壓力袖套的製作要求壓力從遠端到近端的壓力梯度,即遠端壓力最大,到近端壓力最小。也可以採用彈力綳帶,包紮時應從肢體遠端開始,逐漸向上纏繞,要求和壓力襪/袖套同樣的壓力梯度。普通的彈力襪可以考慮,但是要特別注意,不能在襪的近端有彈力圈,以避免近端壓力太大,反而影響靜脈迴流。近端的松緊度以能將一個手指伸入襪內為宜。在壓力治療前應該先進行患肢抬高,盡量保證肢體瀦留液體的迴流。在DVT後期和血栓穩定的情況下,序貫壓力治療可以
2/3頁
謹慎地使用。
3、 運動治療 血栓形成部位遠端肢體的不抗阻力主動收縮活動,特別是等長收縮運動,有利於通過肌肉泵的作用,促進靜脈迴流。常用的運動有:足背屈伸、踝關節屈伸運動、股四頭肌等長收縮運動(綳緊大腿)等。不抗阻力的踏車或者手搖車運動也有明確的價值。運動治療一般不在早期進行,以免發生血栓脫落,導致栓塞。進行肌肉收縮時,強調緩慢持續的動作,以增加運動的安全性。
4、 手法治療 DVT進入後期或者恢復期,在臨床判斷血栓穩定的情況下,可以採用淋巴按摩的手法,即由遠端到近端的向心性按摩。手法必須輕柔和表淺,禁忌深部和發力的手法。
5、 抗凝和溶栓治療 溶栓治療已經有幾十年的歷史,有肯定的療效,但目前在一些具體問題上仍有爭論,治療方法有待不斷研究和完善。
6、 下腔靜脈濾器置入術 以健側股靜脈或一側頸內靜脈(雙側下肢病變者)為入路,將濾器放置於腎靜脈開口下緣以下的下腔靜脈內,防止患肢血栓脫落,栓子順血流上行而致
『肆』 vte的防控包括
靜脈血栓栓塞症(VTE)是臨床常見疾病,其包括深靜脈血栓(DVT)和肺動脈栓塞(PTE)兩種疾病狀態。VTE 的發生、發展涉及臨床諸多學科,因其發病隱匿、臨床症狀不典型,易造成誤診、漏診,部分延誤病情使患者生活質量下降。
VTE是一種可預防的疾病,積極有效的預防可以顯著降低其發生率,規范化診斷與治療可以顯著降低其病死率。為加強 VTE 的規范化防治,降低VTE的疾病風險,改善VTE患者的預後。
本公眾號將陸續將VTE防控系列分享給大家,初定八個方面的內容:
一、VTE的臨床診斷和治療原則
二、VTE的風險評估模型
三、VTE的規范化預防策略
四、VTE的葯物抗凝治療
五、VTE葯物抗凝出血的管理
六、靜脈通路相關VTE的防控
七、腔靜脈濾器在VTE防控中的應用
八、VTE防控相關手機APP的推薦
『伍』 深靜脈血栓的預防保健
靜脈血栓栓塞症(VTE)是一種嚴重的威脅生命的疾病。臨床包括深靜脈血栓和肺血栓栓塞症。肺血栓栓塞症系指來自靜脈系統或右心的血栓阻塞肺動脈或其分支所致的疾病,即通常所稱肺栓塞。二者是同一疾病病程的兩個不同階段。在美國等西方國家,VTE的發病率在心血管疾病中居第3位。有數據顯示,10%的醫院死亡是由VTE導致的。在歐州,每年有超過50萬人死於VTE,這個數量超過了AIDS、前列腺癌、乳腺癌和高速公路意外事故導致死亡人數的總和。
在第19屆長城國際心臟病學會議上, 胡大一教授稱,VTE不僅在西方國家多見,而且在中國及亞洲國家也很常見。相當數量的VTE高危患者由於沒有採取恰當的預防措施,在出院後發展成為VTE,嚴重時發生猝死。
在第一次患VTE的患者中,50-75%存在明確的危險因素。VTE的危險因素包括:手術、創傷、卧床、腫瘤治療 (激素、化療或放療)、高齡、心臟或呼吸衰竭、腎病綜合征、肥胖、吸煙、靜脈曲張、遺傳性或獲得性血栓形成傾向等,這些危險因素通常合並存在。
事實上,VTE是可預防的。經過預防,其發病率會大大降低。常見的預防措施比如:在骨科,胸科大手術前常規給予小劑量抗凝葯物;大手術術後患者及時翻身拍背,按摩下肢,小手術患者應當及早下床活動,如遇到突發的單側肢體腫脹應當及時到醫院就診等等。事實上向群眾以及基層醫務人員普及血栓病的相關知識也是至關重要的。
『陸』 VTE風險評估與預防監測制度是哪一個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