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心肺復甦法支持生命的基本措施是什麼
心肺復甦法支持生命的基本措施是通暢氣道、清理口腔異物,進行人工呼吸,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法。
㈡ 心肺復甦有哪些基本措施口對口人工呼吸的搶救方法及步驟是什麼
首先觀察傷者附近是否還存在著安全隱患,確保安全後進行」心臟按摩」和」人工呼吸」----二者統稱為心肺復甦.
先將傷者頭部向後方傾斜,抬起下頜,並捏住鼻子, 救援人員深呼吸將口中的氣體吹如傷者口中,直到傷者的胸部膨脹時,停止操作.
接下來是按摩心臟,用手摸索傷者左側肋骨(胸腔下部的那一根肋骨為止---心臟位置)
緊接著救援者的雙手交錯重疊,用手臂的力量按壓傷者心臟部位,按壓至3~5厘米的程度,然後放鬆壓力,但雙手位置不能離開原來的按壓位置,繼續按壓. <頻率為200次/分鍾>.
心臟按摩與人工呼吸的比例為 4:1
口對口人工呼吸法的搶救方法及步驟是
(1)病人取仰卧位,即胸腹朝天。
(2)救護人站在其頭部的一側,自己深吸一口氣,對著傷病人的口(兩嘴要對緊不要漏氣)將氣吹人,造成吸氣.為使空氣不從鼻孔漏出,此時可用一手將其鼻孔捏住,然後救護人嘴離開,將捏住的鼻孔放開,並用一手壓其胸部,以幫助呼氣.這樣反復進行,每分鍾進行14--16次。
如果病人口腔有嚴重外傷或牙關緊閉時,可對其鼻孔吹氣(必須堵住口)即為口對鼻吹氣。救護人吹氣力量的大小,依病人的具體情況而定。一般以吹進氣後,病人的胸廓稍微隆起為最合適。口對口之間,如果有紗布。則放一塊疊二層厚的紗布,或一塊一層的薄手帕,但注意,不要因此影響空氣出入。
㈢ 心肺復甦後的主要護理措施
首先要注意血壓、心電圖、心率、呼吸這些重要的生命體征變化,以確保生命的生命體征平穩.然後再注意�.再然後就是等恢復在這期間要注意褥瘡和血栓的形成,一定要多給病人按摩促進血液循環.總之這是一個較長較復雜的綜合疾病,也是非常麻煩的疾病. 個人建議僅供參考
心肺復甦成功後,還要作進一步的生活支持和延續生命支持,否則還有心跳呼吸再度停止而死亡的危險。
一,維持酸鹼平衡
二,循環系統的監測
三,呼吸系統的監測
四,腦缺氣的監測
五,腎功能的監測
六,密切觀察病人的症狀和體征
七,防止繼發感染
首先要注意血壓、心電圖、心率、呼吸這些重要的生命體征變化,以確保生命的生命體征平穩.然後再注意保護大腦、腎、肝等重要臟器的功能.再然後就是等恢復在這期間要注意褥瘡和血栓的形成。
㈣ 心肺復甦法基本措施
心肺復甦的關鍵不在於自主呼吸和心跳的恢復,主要還是中樞神經的功能的恢復只有中樞神經恢復正常了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完全復甦所以多稱為心肺腦復甦。
復甦工作分三步進行
1:初期保證 呼吸道的通常(比如清除呼吸道的痰等等)進行有效的人工呼吸(比如人工呼吸 機械通氣等等)建立有效的人工循環(就是心臟按壓)
2:後期是進一步的生命支持主要是藉助 器械 設備 爭取最佳療效的復甦階段 包括心電監測 電除顫 葯物治療 補液 等等
3:復甦後治療 經過前兩步病人的基本情況穩定了因為心臟的停搏 馬上會引起各器官的缺血缺氧所以防止缺血性腦損傷 器官的功能不全是這部的重點
㈤ 心肺復甦法支持生命的三項基本措施是什麼
1 心肺復甦法三項基本措施
心肺復甦法的三項基本措施是:1、通暢氣道;2、口對口(鼻)人工呼吸;3、胸外按壓(人工循環)。
2 通暢氣道
氣道通暢性通常以呼吸氣體的流量來反映,氣體流量與氣道管徑成正比,氣道管徑越大,流量越通暢;反之氣道痙攣、狹窄或堵塞,則氣道管徑變小,氣體流量減慢。
3 氣道檢查方法
氣道阻力測定有多種方法,不同方法測定的指標、結果及其意義各有不同。體積描記法是目前唯一可直接測量人體氣道阻力的方法,臨床應用最為廣泛,且已建立相應的測試標准。脈沖振盪法是基於強迫振盪技術的氣道阻力測定方法,近年臨床應用開展較為普及,本節重點介紹此兩種方法。
4 口對口(鼻)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是指用人為的方法,運用肺內壓與大氣壓之間壓力差的原理,使呼吸驟停者獲得被動式呼吸,獲得氧氣,排出二氧化碳,維持最基礎的生命。
人的心臟和大腦需要不斷地供給氧氣。所以在某些意外事故中,如觸電、溺水、腦血管和心血管意外,一旦發現心跳呼吸停止,首要的搶救措施就是迅速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臟按壓,以保持有效通氣和血液循環,保證重要臟器的氧氣供應。
㈥ 心肺復甦基本治療原則
1、環視周圍環境是否安全。動作:環視周圍,口述:「周圍環境安全」。
2、判斷意識:拍肩、分別向雙耳呼叫,證實病人意識喪失。
3、擺放體位:病人取仰卧位,置於地面或硬板上;靠近病人跪地,雙膝與肩同寬。
4、開放氣道:頭偏向一側,頭偏到45°—60°之間,清理口腔異物後,頭部復位後,解開病人衣物,壓額抬頦法開放氣道。
5、人工呼吸:用視、聽、感覺判斷病人有無呼吸,不少於5秒;如無呼吸,立即口對口吹氣2次,每次吹氣時間超過1秒,可以明顯看到胸部起伏即可。吹氣後觀察病人胸廓。
6、建立人工循環:檢查有無頸動脈搏動及循環跡象(觀察面部、胸部周圍循環跡象),不少於5秒;如無脈搏及循環跡象,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按壓。按壓時觀察病人面部反應。
7、胸外心臟按壓方法:
(1)扣手,兩手肘關節伸直(肩肘腕關節呈一直線);
(2)以身體重量垂直下壓,壓力均勻,不可使用瞬間力量;
(3)按壓部位胸骨中下1/3處;
(4)按壓頻率100次/分;
(5)按壓深度4—5厘米,每次按壓後胸廓完全彈回,保證松開與壓下的時間基本相等。
8、胸外按壓與人工呼吸比率:不論單人或雙人均為30
:2。
9、首輪做5個30
:2,歷時約171-179秒鍾,復檢呼吸、頸動脈搏動及循環跡象,不少於5秒;如沒有呼吸、脈搏及循環跡象,繼續心肺復甦。
10、口述:「操作完畢」。
11、注意事項
(1)、左側大腿外緣和患者肩平齊。
(2)、開始操作後向前一步跪下,膝關節緊貼患者右手臂外側。
(3)、做頭部動作時左肘必須著地支撐。
(4)、每次吹氣要緩慢,時間超過1秒。
(5)、每次吹氣後,按壓鼻孔的五指打開,放開鼻孔。
(6)、吹氣後眼睛看患者胸廓,按壓時眼睛看患者頭部。
(7)、按壓時以自己的髖部為力的支點。
(8)、注意口型、手型、身型,注意時限。
(9)、計時從拍病人雙肩開始,到報告「操作完畢」截止。
㈦ 心臟驟停與心臟性猝死如何進行復甦後的處理
1.維持有效循環心臟復跳後,常出現心律失常、低心排血量或休克,應設法查找原因,包括發病及復甦過程中出現的,諸如心肌缺氧、酸鹼失衡、電解質紊亂、血容量不足、呼吸功能不全等,並予以及時糾正。在此基礎上,可適當選用抗心律失常葯(如胺碘酮)、血管活性葯(如多巴胺、多巴酚丁胺或並用間羥胺等)和洋地黃類葯物等。有條件者可根據血流動力學檢測結果(如中心靜脈壓、肺動脈楔嵌壓及心排血量和周圍血管阻力測定等),指導用葯和調整滴速。必要時可考慮主動脈內氣囊反搏以輔助循環。同時可選用改善心肌代謝及營養的葯物。
2.維護呼吸功能心跳恢復後,必須千方百計地恢復自主呼吸。對此急於防止腦缺氧和腦水腫。可配合應用呼吸興奮葯,必要時可考慮使用人工呼吸機,並注意保持呼吸道通暢。自主呼吸恢復後,則不宜長期高濃度正壓供氧,以免產生呼吸性鹼中毒。
3.腦復甦在早期積極心肺復甦的基礎上,及早採取以頭部選擇性低溫為主的腦保護措施和腦保護葯,並結合其他綜合治療。
(1)降溫:盡早開始,以頭部放置冰帽為主,並可在體表大血管處置冰袋,且用冰毛巾擦洗全身。必要時配合人工冬眠療法,用異丙嗪、氯丙嗪各25mg靜脈滴注或肌內注射,使肛溫在32℃維持5~7d,直至出現聽覺為止。
(2)脫水:心臟復跳後立即靜脈注射20%甘露醇250ml和地塞米松10mg,也可與呋塞米和高滲葡萄糖交替應用,8h 1次,一般維持1周。此法同時可預防腎功能衰竭。
(3)改善腦循環:可使用高壓性腦灌流,應用多巴胺20mg加入5%葡萄糖液20ml靜脈注射,右旋糖酐-40 500ml靜脈滴注,使血壓升高數分鍾,以防止不再流通的現象,也可使用鈣拮抗葯防止腦微血管痙攣;亦可用山茛菪鹼及小劑量肝素,防止血管內凝血。
(4)其他:止痙,可應用巴比妥,苯妥英鈉及地西泮類葯物。使用腦細胞活化葯[如三磷腺苷(ATP)、輔酶I、細胞色素C等]以及活血通絡葯物,以保護腦細胞的作用。
4.糾正酸鹼失衡和電解質紊亂盡可能根據二氧化碳結合力、動脈血氣體分析和血清電解質的檢驗結果,予以及時補充和糾正。
5.防止腎功能衰竭。
6.其他積極治療原發病,預防和治療繼發感染。
㈧ 初期心肺復甦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心肺復甦是指對心跳呼吸驟停的患者所採取的一系列的緊急搶救措施。心跳驟停一旦發生,如不即刻及時地搶救復甦,4~6min後會造成患者腦和其他人體重要器官組織的不可逆的損害,因此心肺復甦(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必須在現場立即進行,為搶救生命贏得最寶貴的時間。
緊急救護的生命鏈
第一環:早期呼叫120急救電話。
第二環:早期徒手心肺復甦,是心肺復甦全過程中最基本的搶救,進行胸外按壓,使胸內壓引起大動脈壓力升高,維持器官的供血。
第三環:早期心臟電除顫,使恢復心律。
第四環:早期高級生命支持,由專業醫務人員進行高級生命支持。
第五環:綜合的復甦後治療。
判斷脈搏的位置
成人檢查頸動脈的位置:
單人雙人按壓比例
單人心外按壓和人工呼吸的比例為:30:2
雙人心外按壓和人工呼吸的比例為:15:2
㈨ 腦復甦的第四節 復甦後治療(後期復甦處理)
復甦後治療主要是對腦、心、腎、肺等主要器官的功能進行嚴密的監測和必要的處理。多器官功能衰竭和缺氧性腦損傷是復甦後治療的主要內容。
1、維持良好的呼吸功能 對肋骨骨折、氣胸、肺水腫進行處理,繼續進行機械通氣治療。進行必需的監測:無創血壓、ECG、動脈血氣分析、SpO2、PETCO2等。促進自主呼吸和呼吸功能盡快恢復。
2、確保循環功能穩定 這是一切復甦措施能否奏效的先決條件。監測:動脈壓、CVP、尿量,有條件時重症病人應放置Swan-Ganz導管,監測PCWP和CO,以指導臨床治療。針對心搏恢復後循環功能不穩的常見原因要做到:①維持有效循環血容量保持血壓正常或偏高;②防治心肌收縮無力和心律失常;③糾正酸鹼失衡和電解質紊亂;④糾正心肺復甦過程中的並發症。
3、防治腎功能衰竭 最有效的預防辦法是維持循環穩定,保證腎的灌注壓。盡量避免應用損害腎功能的葯物,糾正缺氧與酸中毒,使用腎血管擴張的葯物(如小劑量多巴胺)。監測:尿量、血/尿電解質、腎功能。
4、防治胃腸道應激性潰瘍及DIC發生。
5、腦復甦防治心跳停止後缺氧性腦損傷的工作稱為腦復甦。主要是防治腦組織腫脹和水腫,阻斷再灌注損傷進程,促進腦細胞功能恢復。
①低溫:應及早降溫,心臟復跳能測得血壓後就應開始。頭部為降溫重點,置冰帽,全身大血管經過的部位:頸側、腋窩、腹股溝、腘窩處置冰袋,實現全身降溫至32±1℃。應用丙嗪類葯、安定等葯可以防治寒戰反應。降溫達足以使肌張力鬆弛、呼吸血壓平穩為准,持續到恢復聽覺或神志開始恢復或好轉為止。復溫也應緩慢,溫度恢復1~2日後再停輔助葯。
②脫水:以滲透性利尿為主,快速利尿葯(如速尿)為輔,20%甘露醇最常選用,0.5~1.0g/kg靜滴,每天4~6次,必要時加用速尿20~40mg。脫水治療應持續5~7日。
③葯物治療:①巴比妥鹽:可用於腦復甦的輔助治療,控制和預防癲癇發作,降低腦代謝和顱內壓;②Ca2+離子超載而引起的一系列腦細胞損害。常用的有尼莫地平、異搏定等。③自由基清除劑:缺血再灌注時自由基大量釋放是引起腦細胞損傷的重要原因之一,目前針對這一環節的用葯也正在開展,但是否有效尚無定論。④其它:如興奮性神經遞質拮抗劑、激素、促進腦細胞代謝葯、前列腺素抑制劑等。
④高壓氧治療:用於完全性腦缺血的治療,已取得肯定效果。
㈩ 心肺復甦基礎生命支持包括哪些環節
(1)重建循環(C)
對於無反應且無呼吸或不能正常呼吸(僅僅只有喘息)的患者立即開始心肺復甦。有效的胸外按壓能維持心臟充盈和搏出,誘發心臟恢復心跳,並可能預防生命重要器官(如腦)因較長時間缺氧而導致的不可逆性改變。按壓頻率至少100次/分,按壓深度成人至少 5 cm,兒童約5 cm,嬰兒 4 cm,每次按壓後使胸廓完全回彈,盡量減少中斷,無論是一人還是兩人進行復甦,胸外按壓與呼吸的比例均為 30 : 2 (即做30次按壓吹兩口氣)。未經培訓或不願/無法實施口對口通氣的目擊者可進行單純胸外按壓。
(2)維持呼吸道通暢(A)
猝死患者舌後墜,咽喉部的分泌物、嘔吐物堵塞呼吸道是最常見的呼吸道梗阻原因。消除方法包括:用紙巾、紗布等清除呼吸道內的異物或分泌物,採用壓額提頦法打開氣道。
(3)人工呼吸(B)
不再強調用「看、聽、感覺」的方法評估心臟驟停者有無呼吸,觀察到患者胸廓無起伏則表示呼吸已停止。人工通氣方法包括口對口呼吸和口對面罩呼吸等,同時要避免過度通氣。
(4)電除顫(D)
大多數成年人突發心臟驟停的原因是心跳節律紊亂,出現心室顫動(簡稱室顫),可導致心肌活動不協調,不能有效泵血。而治療室顫的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電擊除顫。目前已有自動體外心臟除顫器(AED),急救志願者經過簡單培訓可以使用AED對患者進行除顫,無需醫生在場,以爭取早期除顫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