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如果說A是B的基礎,那麼B是A的什麼 還有B是A的衍生/誕生/派生/產生/催生/發展,哪個合適
B是A的更高版本。(比如手機系統版本的發展)
B是A的上層建築。(傳銷之類的金字塔型)
B是A的細化類目。(比如專業細化的分類)
衍生/誕生/派生/產生/催生/發展 要看B和A 具體是什麼,用法不一樣。中文就是這么博大。
❷ 請教一道關於充分條件和必要條件的題,「A是B的基礎」,請問這句話誰是誰的什麼條件為什麼
A是B的必要不充分條件。像樓房樣,有了一樓(A),可以沒有二樓(B);但有了二樓肯定有一樓。做這類題把它實質化就容易理解咯。
我認為這樣可以得紅旗了....
❸ 誰是誰的基礎,邏輯箭頭怎麼推
A是B的基礎(「是」前面的內容,直接放在箭頭後)。
c、翻譯推理知識點: ①如果A,就B;前句推後句 只有B,才A;後句推前句 A→B(肯前必肯後,否後必否前)。
❹ 邏輯推理中,要想A必須B,是A推B還是B推AA的原因是B。 B是A的基礎。A的基礎是B這個又怎麼推
要想At推B,B是A的基礎、A源於B這種,是不是就是B是A的必要條件,沒有B就沒有A,非B→非A。一個命題和他的逆否命題是等價的,也就意味著A→B,這樣一下子就全理解了。
演繹推理(Dective Reasoning)是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方法。與「歸納法」相對。推論前提與結論之間的聯系是必然的,是一種確實性推理。
運用此法研究問題,首先要正確掌握作為指導思想或依據的一般原理、原則;其次要全面了解所要研究的課題、問題的實際情況和特殊性;然後才能推導出一般原理用於特定事物的結論。
演繹推理的形式有三段論、假言推理和選言推理等。在教育工作中, 依據一定的科學原理設計和進行教育與教學實驗等,均離不開此法。
其中,結論中的主項叫做小項,用「S」表示,如上例中的「人民教師」;結論中的謂項叫做大項,用「P」表示,如上例中的「應該受到尊重」;兩個前提中共有的項叫做中項,用「M」表示,如上例中的「知識分子」。在三段論中,含有大項的前提叫大前提,如上例中的「知識分子都是應該受到尊重的」;含有小項的前提叫小前提,如上例中的「人民教師是知識分子」。
❺ A是B的基礎是否是說一定是先有A後有B為什麼
不破不立,就是不破除舊的,就不能建立新的。
❻ A是B的基礎 是A->B還是B->A
A是B的基礎是說要想滿足B就一定要有滿足A這個前提.但只滿足A不一定就滿足B,可能還要同時滿足C.可如果滿足了B,就說明可以滿足B的條件(如A、C)都一定滿足了.所以B=>A
❼ 為什麼A更重要
◇「A重於B」的理由,可以粗分成兩大類:第一類,A與B都很重要,應該並重,我們不會完全否定B,但是因為某種理由,仍應判定A更重要。第二類,我們另找一個C來衡量A與B,不但不求兩者並重,甚至可能會完全否定B。◇以下分成「兩者並重,A更重要」和「為了C,A更重要」兩大類,「兩者並重,A更重要」又分成四種理由,每種理由再細分成若干標准,每種標准都先「說明」內涵,再「評析」實戰應用上的問題,最後「舉例」。「舉例」都取自「企業用人應以才為先/企業用人應以德為先」,以下簡稱為「才重於德/德重於才」。◇「說明」中,同一個意思,每每不避重復,採用相近的說法反復表達,因為意思雖然一樣,但說法稍變,我們的思路就可能轉到新方向,本來覺得扞格不通,立即柳暗花明◇「舉例」中,有時舉「才重於德」,有時舉「德重於才」◇其他還有些常見的標准,例如「更需要A」、「A更急迫」、「失去A代價更高」等,已涵括在文中的標准,故不贅述。◆兩者並重,A更重要,理由一:互動◇A與B都很重要,但是我們要先掌握到A,才比較能兼顧到B,或是引導B不會變質成禍害,反之則不然,所以在「知」的層次上,我們必須評價A更重要。而在「行」的層次上,由於A在兩者交互關系中的影響比較有意義,所以應該配置較多資源。◇「互動」的說明可能有以下四種:1. 目的(1) 說明:A是B的目的,追求B就是為了A,A是B價值的根源,是A賦予了B重要性,所以要認同B,一定要先認同A,不認同A,就沒有道理要認同B。換句話說,A是B在價值上的基礎。(2) 評析:有兩點需要注意:第一,「目的」太單純了!幾句話就講完了,會顯得很單調,申論很難講到很豐富。不過如果質詢掌握好,有可能正面壓倒對手。第二,對手很容易提出獨立於B的C,積極論述A的重要性來自C,通常這個C很難理所當然地歸納進A,我們如果硬要說A包括C,往往陷入互相嘴硬的丑態。(3) 舉例:「才重於德」:職業道德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我們認為,有職業道德,才更能確保職業技能能順利發揮,職業道德只是輔助職業技能正常運作的工具罷了,所以追本溯源,主從之間輕重有別,真正重要的應該是職業技能,而非職業道德。2. 基礎(1) 說明:有A未必有B,但是沒A一定沒B,或有害於B。A是B的核心成因,A是B存在的必要基礎,缺乏A,就不會有B,或妨害到B。換句話說,A是B在事實上的基礎。(2) 評析:「基礎」就是所謂「全有全無」的兩種樣態之一,一直以來口碑和票房都不是很好。對手常見的響應有兩種:第一,對手反證「B是A的基礎」,場上就變成「雞生蛋、蛋生雞」,開始循環沒完沒了。第二,對手坦然承認,把話接走,曰:「A之所以重要,是因為我們怕沒B,所以B的存亡才是重點」,開始證「目的」。「基礎」跟「目的」對咬時,就等於在爭論「事實上的基礎」和「價值上的基礎」誰更重要。這兩種情況都非常吃力,很容易各說各話。(3) 舉例:「才重於德」:職業道德的核心精神,就是要善盡職責,然而如果缺乏了職業技能,就註定不能順利完成份內的工作,而工作不能完成,職業道德等於盪然無存,可見職業技能是落實職業道德的基礎。因此,如果希望員工才德兼備,理應更重視職業技能。3. 幫助(1) 說明:有A就會有B,A單方面地有助於B,A對B的某些成因有幫助,A提供恰當的條件、環境來產生B。但是B無助於A,甚至是有害於A,B減損A的某些成因,B排擠掉A需要的資源,B危害到產生A的條件、環境。(2) 評析:有兩點需要注意:第一,對手承認「B有害於A」,把話接走,曰:「正因為B足以危害到A,影響非常大,所以我們更該重視B」,開始證「主導」,這時得細心說明,避免戰場被拉走。第二,大家採用這種打法時,經常只證明「A有助於B」就收工,忽略了還要證明「B無助於A」或「B有害於A」,宜多留意。(3) 舉例:「德重於才」:職業道德高的員工,會懂得自動自發努力進修,不斷充實知識、技能,好善盡職責。但是職業技能高的員工,卻不會因此而有誘因去增進職業道德,有時候反而恃才傲物,拉低了職業道德。總之,職業道德有助於職業技能的訓練,職業技能卻無助於職業道德的培養,有時甚至有害,因此,如果希望員工才德兼備,理應更重視職業道德。4. 主導(1) 說明:A主導B,A決定了B發展的方向,A限縮了B適用的范圍,A建構了B運作的模式,A制約了B,A矯正或避免了B的流弊,甚至是A可以打擊B、扼殺B。或者說,A的有無或狀態,會嚴重影響到B的發展,然而B對A卻不具有相同作用。(2) 評析:對手的響應常見的有四種:第一,反證「A有害於B」或「沒有A,無害於B」。第二,反證「B有助於A」或「B有害於A」。這兩種響應都切中主題,鹿死誰手,端看基本功巧妙運用。第三,試圖接話,論述B很脆弱,將戰場誘導到「匱乏」去。第四,宣稱「主導」是「全有全無」,不值得討論。面對這兩種響應,宜謹慎釐清,否則焦點很容易模糊。(3) 舉例:「德重於才」:技能無好壞,用途有善惡。職業道德決定了職業技能的用途,也就決定了職業技能能否造福社會。有職業道德的員工,會循規蹈矩、安分守己、盡忠職守,沒有職業道德的員工,卻會胡作非為、監守自盜、中飽私囊,不只威脅公司的營運、客戶的權益,更危害了社會的安寧。缺乏了道德的制約,專家不但是訓練有素的狗,更是擇人而噬的瘋狗!因此我方要告訴大家:技能誠可貴,道德價更高!◆兩者並重,A更重要,理由二:匱乏◇A與B都很重要,但是當我們要追求兼顧時,A比較容易出問題,導致無法兼顧,所以在「知」的層次上,我們必須評價A更重要,因為A比較匱乏,A比較容易求過於供,我們比較容易失去A,我們比較難擁有A,擁有A的成本比較高,我們比較難掌握A。而在「行」的層次上,我們雖然想兼顧A與B,但由於比較缺乏A,A比較難獲取,所以我們必須配置較多資源來獲取A,要花更多時間心力來關注A。◇「匱乏」的說明可能有以下兩種:1. 獲取困難(1) 說明:提供A的方法、管道很少,或辨識A的方法很少,或門坎都很高,需要的條件很苛刻,獲取A的代價很大,我們無法簡便地獲取A。或者說,由於方法少、管道少,會導致我們太依賴少數特定管道,如果方法因故失靈或管道封閉,就缺乏替代方案,換句話說,A斷絕供應的風險比較高。又或者說,如果A具有排他性,是一種必須零和分配的資源,那就需要跟其他人競爭。可惜我們條件太差,在競爭中處於弱勢,所以A本來不匱乏,但對我們而言卻很匱乏。(2) 評析:「獲取困難」的論點,簡直是隨便生隨便有,好用的不得了。只要稍微設計一下情境和角色,任何價值都可以被描述成很難獲得。需要補充的是,價值性辯題中的A,通常不是一種有限的資源,無所謂零和分配與競爭,只有很少數的政策性辯題,利益才會落在有限的資源上。 (3) 舉例:「德重於才」:員工有才無德、有德無才,都不稱職,都不應錄用。然而,員工是否具備職業技能,很容易從專業證照和學經歷來判斷。可是人心隔肚皮,他是否具備職業道德,往往要等到禍起蕭牆、東窗事發,我們才後悔所託非人。換句話說,無能者很難濫竽充數,無德者卻很容易偽裝,披著羊皮,看不出來是狼!既然「無能易擋,無德難防」,難道不該更重視德嗎?2. 容易變化(1) 說明:A的時效性高,比較容易消逝,質量會自動衰退,很難維持相同的質量或狀態,有效期限非常短暫,能把握的時機非常少,掌握A比較急迫。或者說,我們對A理想的標准,比較容易浮動變化,所以A很容易就落後於理想狀態。或者說,如果現在放棄A、擱置A、錯過A,之後就無法重新取得,或取得的成本會高昂許多。或者說,A必須要持續累積,不允許中斷,一旦半途而廢,中斷一下就前功盡棄,必須重新累積。(2) 評析:有兩點需要注意:第一,在某些辯題中,會無法區分「獲取困難」與「容易變化」,刻意切割開來會很奇怪。例如:「正義」,正義似乎只有「伸張」,只有「獲取」,無所謂「變化」。第二,如果辯題有明確限定討論范圍,而且跟年齡或人生階段有關的,例如:「對高中生而言」,那「容易變化」會比較有發展的空間。因為有很多價值,在人生特定階段中,並不急迫,可以等待其他時機再發展。(3) 舉例:「才重於德」:我們對職業道德的要求,僵固不變,所以員工的職業道德,只需要一直維持現在應有的水平,十年後仍然會合乎道德。可是職業技能卻是瞬息萬變,如果技能故步自封,不能精益求精,以現代技術汰換之神速,不進則退,很快就被職場所淘汰了!因此,職業技能的落伍,更容易讓員工喪失競爭力,更值得我們重視。◆兩者並重,A更重要,理由三:掌握◇A與B都很重要,但是我們比較能掌握A,所以在「知」的層次上,我們必須評價A更重要。因為人都想掌握自己的幸福,掌握對自己重要的事物,所以如果我們將較難掌握的事物,看得較重要,就表示重要的事物難以捉摸,沒有個著落,其實我們沒什麼把握來追求人生的幸福,焦慮不安將隨之而生。反之,如果我們將較能掌握的事物,看得較重要,就表示我們比較能掌握重要的事物,比較能穩健地追求人生幸福。兩相比較,為求心裡舒坦踏實,我們應該判定較能掌握的A更重要。而在「行」的層次上,我們資源有限,應該務實一點,優先投入比較能掌握的A,才比較能確保資源用得有效益,而不是投入無法掌握的B,無從保障使用資源的成效,甚至變成浪費。◇「掌握」在「知」的層次上,並不好陳述。需要利用個案的特性,多加包裝。◇「掌握」的說明可能有以下兩種:1. 便於獲取(1) 說明:獲取或辨識A的手段比較多,或成本比較低,斷絕供應的風險低,可以穩定供應,我們可以簡便、有效率地獲取A。又或者說,如果A具有排他性,是一種必須零和分配的資源,那就需要跟其他人競爭。幸好我們條件很好,在競爭中處於強勢,所以對我們而言,A不虞匱乏。(2) 評析:有兩點需要注意:第一,「便於獲取」會自然而然跟「獲取困難」對咬,如果是以「行」的層次來應戰,那訣竅就是不要打高空,處處強調資源有限的現實考慮,把爭點從「難/易」轉到「沒提供建議/有提供建議」,講得越具體、鮮明、詳細,「便於獲取」的威力會越大。第二,其實很少價值可以簡便取得,所以「便於獲取」能發動的機會並不多,不宜硬講。(3) 舉例:「才重於德」:員工是否具備職業技能,很容易從專業證照和學經歷來判斷,員工職業技能不足,也有比較多的途徑來進修,或透過外在設備來彌補技能之不足。然而員工的職業道德難以培訓,而且經常只能主觀來認定,未必比瞎猜更可靠,所以如果企業有道德潔癖,太執著於清除掉道德上的疑慮,恐怕會延誤用人的時機,甚至是無人可用。因此,企業用人時,應更重視才,用職業技能作為選用員工的核心標准。2. 不易變化(1) 說明:A比較不容易消逝,質量不會自動衰退,比較容易維持相同的質量或狀態,可以保固比較久,有效期限比較長,能把握的時機比較多,掌握A後,比較不用再操心。或者說,我們對A理想的標准,比較不會浮動變化,所以A不會突然落後於理想狀態。(2) 評析:有兩點需要注意:第一,有時A似乎沒有「獲取」與「變化」之別,不宜硬講。第二,「不易變化」會自然而然跟「容易變化」對咬,如果是以「行」的層次來應戰,那訣竅跟「便於獲取」雷同。(3) 舉例:「德重於才」:要具備怎樣的職業技能才算稱職,標准瞬息萬變,十年前熱門的技能,如今可能不值一文,現在當紅的知識,可能眨眼之間就淘汰。反觀職業道德的標准,亘古不變,就算稍有變化,幅度也不可能跟技能相提並論。換句話說,職業道德才是一個員工的核心競爭力,當你具備職業道德,可以在業界永不過時;但是當你具備某項技能或知識時,根本不足為恃,無法長遠保障你能脫穎而出。因此,無論員工或企業,都應更重視職業道德。◆兩者並重,A更重要,理由四:重分配◇A與B都很重要,但是因為某些理由,我們現在在「行」的層次上,應該分配更多資源給A。所以倒推回來,我們在「知」的層次上,可以順便承認A更重要。或者說,我們之所以在「知」的層次上,評價A更重要,純粹是為了進一步推論出在「行」的層次上,應該分配給A更多資源。◇「兼顧」、「匱乏」和「掌握」,是側重「知」,我們可以選擇「知而不行」或「知行合一」,但是不能「行而不知」。「重分配」則不同,「重分配」特別側重「行」的層次,可以選擇「行而不知」或「知行合一」,但是不能「知而不行」。◇「重分配」的說明可能有以下兩種:1. 保障弱勢(1) 說明:A和B都很重要,都需要投入資源,但是A的受惠者或代理人,客觀上無知無能,或主觀上無意為A爭取資源,導致A分配到的資源太少。客觀上,A的受惠者可能本身是弱勢族群,根本沒什麼資源,或無法構成壓力團體,無法鼓動輿論爭取資源。主觀上,B迎合人性,A卻很難吸引人,不能誘發人們自然而然來追求。或者,A是一種公共財,A的效益不具排他性,眾人可以雨露均沾、一體受惠,所以A的受惠者都想不勞而獲、坐享其成,不願意投入資源來追求A,也就是經濟學所謂「free rider」的問題。又或是主客觀因素互相影響,由於客觀上缺乏知識、信息、經驗,來了解A的效益,所以主觀上興趣缺乏、難以認同。總之,各種主客觀因素,造就了現在資源分配的慣性,對A非常不利,我們應該大聲疾呼,矯正這種偏頗的慣性,挽救A在輿論和資源分配上的弱勢。(2) 評析:基本上,A既然是一個價值,就一定有可取之處,總會有些支持者,所以要說成是弱勢,並不容易,宜注意三點:第一,強調要追求A,在實務上有很多心理障礙,例如好逸惡勞、欺軟怕硬、因循苟且、短視近利,處處抵觸人性,這樣A才會顯得知易行難,無人落實,成為實踐上的弱勢。第二,A的價值應當抵觸到某些關系人的利益,這些關系人會盡力抵制A。如果受惠者的弱勢很難呈現,那就改從抵制者的角度來觀察,營造A並不受歡迎的局面,受惠者的弱勢就可以間接得證。第三,措辭和語氣,緩和一點,柔軟一點,以退為進,會比較得體。(3) 舉例:「德重於才」:今天的辯題,其實對我方非常不利。為什麼?因為我們職業技能不足的時候,工作會很吃力,業務會屢戰屢敗,許多挫折接踵而來,讓你非常焦慮,所以任何人聽到對方強調職業技能的重要,他心裡不會有一絲抗拒,非常信服。可是我方很吃虧,我方倡導職業道德的時候,大家只覺得老生常談、了無新意,而且坦白說,職業道德有什麼了不起?不過就是催促我們認真工作的名目嘛!上班的時候,如果壓力太大,我瀏覽一下交友網站消遣消遣,有何不可?今天工作不太忙,回復一下私人信件,哪裡不妥?至於遲到早退,多拿公司幾樣文具,那更不算什麼了,老闆幹嘛斤斤計較?所有的工作倫理,其實都在拘束我們打混摸魚的自由;所有職業道德的要求,其實都在妨害我們謀取自己最大利益的可能。只要我們心裡有一點私心,有一點惰性,很自然會對職業道德產生反感,這是人之常情。而我們捫心自問,我們每一個人,其實都有私心,都有惰性,而且根深蒂固。所以我們為了自己好,會主動去重視職業技能;可是同樣為自己好,我們卻會看輕職業道德,職業道德在我們內心深處,一直被冷落。所以我方今天就是要扭轉大家的慣性,無論職業技能有多好,那都不需要宣揚,現在最該提倡的,就是要重建職業道德的重要!2. 邊際效益(1) 說明:A和B都很重要,都需要投入資源,但是現在應該分配更多資源給A,理由有兩種:第一,因為追求A的效率遠高於追求B。追求A,方法比較確實,事半功倍,追求B卻苦無良法,事倍功半,所以應該分配給A。這一種理由,其實就是前述「便於獲取」的「行」的層次。現在要講的「邊際效益」是第二種理由:追求A和追求B的效率,大致相當,或無法看出明顯的差距,但是現在B擁有的資源多,A的資源少,如果繼續分配資源給B,邊際效益會不如給A,所以應該分配給A。(2) 評析:有三點需要注意:第一,通常「保障弱勢」和「邊際效益」會有因果關系,因為A弱勢,所以資源投入才少,不過操作上,「保障弱勢」強調的是受惠者或抵制者,關切的主題是「人」,「保障弱勢」強調的是資源投入的規模,關切的主題其實是「物」,兩者不大相同。第二,「保障弱勢」和「邊際效益」,都是在陳述投入A的資源比較少,投入A的資源比較少,會讓我們預期或擔心A可能會「匱乏」,因此,「重分配」很容易跟「匱乏」的論述相輔相成,大家可以多花心思聯系起來,說法可能更豐富。第三,政策性辯論經常算錢算賬,尤其是租稅類的辯題,動不動就要討論:錢放在誰手裡作什麼事會比較好?這時「邊際效益」容易派上用場。可是價值性辯題很少討論有形的金錢,所以如果要談資源投入的邊際效益,比較可能談到的資源是無形的心力與時間。(3) 舉例:「德重於才」:職業技能和職業道德,都值得社會花費時間和心力來養成,可是我們注意到一項危機,就是各種職業的養成教育,在技能方面都著力很深,對道德卻很不講究。例如:醫師、律師、會計師,對才能和品德的要求都很高,也都需要大學多年的專業訓練,才有機會正式執業。然而我們細數訓練的內容,盡是知識的灌輸與技術的磨練,對於道德的修養、工作倫理的確立,往往付之闕如。而在職進修的內容,也多反映了這種厚此薄彼的傾向。因此,在社會資源分配傾斜的今天,我們並不擔心員工的技能學得不多,只怕我們的道德教得太少,我們應當更重視職業道德,調整職業養成的資源分配,投入更多資源給道德。◆為了C,A更重要◇A與B姑且不論,先承認段正淳就是你爹確立C很重要,C是衡量A與B孰輕孰重的標准,A與B的重要性,全由C來賦予,誰更重要,端看跟C的關系。◇C的重要,可能也是用上述的「互動」、「匱乏」、「掌握」或「重分配」來說明,或是直接訴諸直觀,或是訴諸場上的共識。◇以下「舉例」不一一明說C指什麼,大家應當可以自己判斷。◇「C與認同」的說明可能有以下四種:1. A是C的目的(1) 說明:A是C的唯一目的,或是目的之一,然而,B並不是C的唯一目的,也不是目的之一。追求C就是為了A,A是C價值的根源,是A賦予了C重要性,所以要認同C,一定要先認同A,不認同A,就沒有道理要認同C。換句話說,A是C在價值上的基礎。(2) 評析:有兩點需要注意:第一,要小心變成循環論證。C之所以重要,絕不能說是因為「C是A的目的」,否則你一方面說「C是A與B的目的」,一方面又說「A是C的目的」,就是鬼打牆。我們的意思其實是:首先,C因為某種原因很重要,而且某種原因指的不是「C是A的目的」。其次,我們來探討C與A或B的關系,我方發現:其實C追根究只是為了A,所以如果你覺得C很重要,就得同意A很重要。第二,很難設定出一個偏袒A的C,比較簡便可行的做法是:從現況制度或現存事物中,挑一個專門用來保障A的項目作為C,然後片面宣揚C的價值。(3) 舉例:「德重於才」:在資本主義盛行的今天,企業對整體社會的福祉,具有莫大的影響力,因此各國政府都會立法來規范企業。而且我們只要觀察一下法律,就可以發現:企業如果僱用缺德的人做缺德事,政府不僅會明令禁止,還會動用刑罰來加以威嚇。但企業如果要僱用無能的人來做無能的事,政府往往不予干預,而是放任市場競爭來淘汰。由此可見,法律之所以要規范企業,正是為了確保企業的道德無虞,以免員工利用職務之便,為非作歹,這不就證明了德重於才嗎?2. A是C的基礎(1) 說明:有A未必有C,但是沒A一定沒C,或有害於C,然而,沒B未必沒C,或無害於C。A是C的核心成因,A是C存在的必要基礎,缺乏A,就不會有C,或妨害到B。換句話說,A是C在事實上的基礎。或者說,「A是C的基礎」其實就是「A消極地獲取C」。(2) 評析:「A是C的基礎」、「A對C有幫助」和「A主導C」最大且共通的問題,就是我們很難設定出一個C,是只跟A有前述的某種關系,卻跟B沒有這層關系。或者說,A或B與C的關系,很難感受到疏密之別。這難處,多半隻能靠查數據解決,如果缺乏硬的數據或神奇的靈感,那還是直接放棄的好。近年來大家常常採用「A是C的基礎」,開篇時振振有詞,打到一半才赫然發現A與B都是C的必要條件,論點互相抵消,無奈之餘,只好出之以廉價的恫嚇,曰:「沒有A的話,就算有B還不是沒有C!」、「沒有A的話,B還有什麼意義!」最後同歸於盡兩敗俱傷。這就是所謂「全有全無」的兩種樣態之一,真的很遜,不要試。(3) 舉例:「才重於德」:企業之所以要用人,一定是有特定的業務需要處理,才會開出職缺來徵人,而業務要順利完成,最基本的條件就是員工具有相對應的才能,如果員工是不學無術、濫竽充數之徒,那工作的耽擱與失敗,也就可想而知。當然,大家這時候會想:要完成業務,那員工的職業道德難道不是基本條件嗎?其實不是,因為職業道德某種程度可以被金錢誘因所取代。也就是說,只要員工想賺錢養家餬口,不想搞丟飯碗,就算他不知職業道德為何物,他也願意安分守己,不敢造次。因此,要想順利完成業務,職業技能是基本前提,職業道德卻未必是,企業用人難道不該更重視才嗎?3. A對C有幫助(1) 說明:有A就會有C,A有助於C,A對C的某些成因有幫助,A提供恰當的條件、環境來產生C。然而,有B未必有C,B無助於C,甚至是有害於C,B減損C的某些成因,B排擠掉C需要的資源,B危害到產生C的條件、環境。或者說,「A對C有幫助」其實就是「A積極地獲取C」。(2) 評析:「A對C有幫助」的難處與解決之道,與「A是C的基礎」雷同,跟政策性辯論中,比較解決力強弱的局面也雷同。(3) 舉例:「才重於德」:現今商場競爭激烈,技術汰換的速率,跟上個世代完全不可同日而語,每家企業為了追求獲利,無不極力推出新穎的服務與產品,來爭取消費者的青睞。由此可見,現在企業的首要之務,就是拚命創新,在一片紅海中開辟出獨占的藍海,此時,我們的職業技能是否高人一等,顯然就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反觀職業道德,本身就是守舊的教條,最多隻能消極地規范一些禁忌,卻無法指導企業走上創新的康莊大道。總之,現今企業的生存之道,就是創新,為了創新,應當更重視員工的職業技能,才能「茍日新、又日新、日日新」!4. A主導C(1) 說明:A主導C,A決定了C發展的方向,A限縮了C適用的范圍,A建構了C運作的模式,A制約了C,A矯正或避免了C的流弊,甚至是A可以打擊C、扼殺C。或者說,A的有無或狀態,會嚴重影響到C的發展,然而B對C卻不具有相同作用。(2) 評析:「A主導C」的難處與解決之道,與「A是C的基礎」雷同,跟政策性辯論中,比較解決力強弱的局面也雷同。(3) 舉例:「德重於才」:企業要在市場上生存茁壯,不只是要考慮到短期的獲利,更要為長期經營打算,不只要斤斤計較有形的金錢收益,更要審慎建立無形的品牌形象。而企業品德的高低,正直接決定了企業形象的優劣,員工品德的良莠,又代表了企業的品德。至於職業技能,雖然也是企業形象的其中一環,但各種調查都顯示,技能已經不是消費者看待企業的首要條件。
❽ a以b為基礎
個人覺得,上面的很多段字都是在說明b到a,即b是A的充分條件
❾ 請問下兩個邏輯關系,「a是b的基礎」和「a是b的前提」這兩個關系誰推誰
「a是b的基礎」:b->a
a是b的前提」:a->b
❿ 「A的基礎是B.」 請問,A是B的充分條件
沒有A,就沒有B,A是B的必要條件,有A,不一定就B,A不是B的充分條件,所以A是B的必要條件,不是充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