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嬰幼兒護理專業學什麼
一年學:人解、組胚、生理學、生物化學,還有一些人文課程
第二年:病理、葯理、病理生理學、微生物與免疫學、護理學導論、護理學基礎、護士職業素養、護理倫理學等
第三年:進入專科學習啦~內科、外科、兒科、婦科~等(因為我現在還是大二,所以還不能回答那麼全面哦~)
第四年:臨床實習咯~學得更多了
護理專業是一種大學專業類型。護理本科學制四年,根據現代醫學模式的要求,培養具備人文社科、醫學、預防保健知識、護理管理、護理教學和護理科研的高級專門人才。
該專業學生主要學習相關的人文社會的科學知識和基礎醫學、預防保健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臨床護理技能的培訓,具有對服務對象實施整體護理系社區健康服務的基本能力。 畢業後可在護理領域內從事臨床護理、預防保健、護理管理、護理教學和護理科研。
全學程共253周,主幹學科為倫理學、心理學、護理學。主要課程有:人體解剖學、生理學、醫學倫理學、心理學、診斷學基礎、葯物治療學、護理學基礎、急重症護理學、內科護理學、外科護理學、婦兒科護理學、精神護理學、預防醫學、護理管理學等,必修課共開設36門,總學時數3727學時,其中兩課佔282學時,外語280學時,臨床實習48周。學生畢業授與護理學學士學位。就業方向為各級各類醫院、醫葯院校、康復機構、衛生行政部門。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就業領域從醫院擴展到社區、家庭等場所,就業前景十分廣闊。
㈡ 嬰幼兒護理包含哪些方面
合理喂養
嬰幼兒正處於生長發育旺盛時期,不但要供給足夠的熱量和各種營養素,還應注意各種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礦物質等)的合理搭配。如果營養不足,影響小兒的生長發育,抵抗力降低,易患各種疾病,得病後症狀較重,恢復也慢。但如果營養過量,不僅會影響小兒食慾,而且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和肥胖症。因此,需要合理喂養。
培養良好的飲食習慣
嬰幼兒的飲食應遵循定時定量的原則,不要無節制地進食,也不可過分抑制。除此之外,嬰幼兒更應培養良好進食習慣,飯前應收起玩具,然後坐好進食,不要邊吃邊玩,每次不要給過多的飯菜,寧可吃完再添。應保持小兒進餐時情緒愉快,避免過度興奮,也不要吃飯時責備孩子,否則都可能影響食慾。如發現小兒不肯好好進餐,應查找原因,切勿因進餐不好而補充零食。配製小兒食物盡量更換花式,防止養成偏食和挑食的習慣,成人也要做出榜樣,不在飯桌上挑剔飯菜。
注意清潔衛生
從小養成愛清潔、講衛生的好習慣,以減少感染的機會。應做到有個人生活用具,如臉盆、毛巾、腳巾、手帕、碗、杯等。嬰幼兒皮膚嬌嫩,易受汗水、奶水、大小便等刺激而發生糜爛,尤其在皮膚皺折處,如頸項、腋下、臀部等,因此要勤清洗,常洗澡。嬰幼兒頭皮有時有皮脂溢出,呈鱗狀污垢,可隔夜塗些煮過冷卻的植物油,第二晨用肥皂洗去。小兒能自己進食時,可培養飯前、便後洗手的習慣。衣褲和尿布等要勤換勤洗,晴天盡量利用陽光曝曬消毒。
保持口腔衛生
嬰兒口腔不必擦洗,可在進食後喂些開水,也可起清潔口腔的作用。2歲以後,在晨起和睡前用溫開水漱口。3歲後乳齒都長全,可開始訓練用小牙刷刷牙。4歲後應每日早晚刷牙。
正確穿衣
嬰幼兒服裝要求式樣簡單,穿脫方便,質地柔軟,容易洗滌,最好採用柔軟而吸水性強的棉布,顏色以淺色為宜,易發現污穢,毛線衣不要貼身穿以免刺激皮膚。服裝大小要適體,使小兒活動不受限制,小兒上衣最好用背後開襟或斜襟式的,要用帶子不要用鈕扣,但帶子不要繞胸緊系。褲子最好用背帶,盡量不用褲帶或松緊帶緊束胸部,以免妨礙呼吸運動和胸廓的發育。當小兒不用尿布時,要訓練穿滿襠褲,可以避免冬季受寒或女孩坐地玩時污染外陰而得尿路感染,還可以避免玩弄生殖器的壞習慣。
小兒尚不會走路時,鞋子要用軟底布鞋;等會走路後,鞋的質地要堅韌,鞋幫要稍高,鞋底要稍寬大些,並做成腳弓形分左右側。
穿衣應避免過多,可根據氣溫隨時增減。最好從小養成不怕冷的習慣,夜間被子也不宜過厚,過厚易使小兒睡眠不安和踢被受涼。
訓練良好睡眠習慣
最好從出生後就開始訓練良好的睡眠習慣,每次餵奶後將小兒放在床上,讓他自己入睡。不要養成抱、拍、搖等不良習慣。夜間最好和大人分被睡,能單獨睡更好。每日應規定睡眠時間,睡前不要使小兒太興奮,更不可用恐嚇小兒入睡。卧室空氣要流通,但避免對流風,新鮮空氣可以促使入睡,而且睡得較熟。睡前先把窗關上,待脫去衣服蓋好被子再開窗。起床前也需把窗關上,以免起床時受涼。冬天可開一氣窗或每日開窗幾次,以助空氣流通。小兒睡眠時間應根據年齡而異,年齡越小,睡眠時間越長,次數也越多。但個體差異較大,不必作硬性規定,可靈活掌握。
開展早期培育工作
為了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必須重視開展早期培育工作,可根據神經系統發育的規律,適當安排培育活動以促進動物和智能發育。如1~3個月小兒,應發展聽、注視和抬頭動作。3個月時,在睡前或起床時,取俯卧位抬頭1~2分鍾。此時如能發出笑聲,為語言開端,母親可在每次哺乳後加以逗引。4~6個月可取俯卧位訓練撐胸、抓取物品和翻身動作,並逗引發聲。7~9個月開始發展軀乾和腰部動作,如爬行、自己坐起來、獨自坐穩和攀扶東西站起等。並訓練模仿發聲。1歲左右主要發展下肢動作,如獨自站穩和學走路,並逐步理解成人簡單的語言和指點,學習叫人和說短名。6個月後,可訓練定時大小便,1歲半到2歲自己坐盆大小便和自己拿小匙吃東西。3~4歲即可訓練自己穿脫衣服、洗臉、刷牙等。在游戲中可結合啟發嬰幼兒的創造力與思考力的內容,以促進智力發育。
多做戶外活動
呼吸新鮮空氣,照射陽光,可促進小兒新陳代謝,增強體質和抵抗疾病的能力,並可減少呼吸道感染和佝僂病的發生。因此,從小就應養成戶外活動的習慣。在暖和季節出生的小兒,滿月後就可每日抱到室外去走走,到了冬天中午無風時,也可抱到室外去呼吸新鮮空氣和曬太陽,開始時5~10分鍾,以後逐漸延長到1~2小時。較大小兒,根據年齡和季節,可在室外進行各種活動。
注意安全保護
小兒生性好奇,又不太懂事,還不能保護自己,容易發生意外,應注意預防和保護。幼小嬰兒不要蒙被睡,以免熟睡後發生窒息。較大嬰兒喜歡抓東西往嘴裡送,應避免接觸有尖頭的小物件,如別針、釘子、碎玻璃、小石頭、鈕扣、硬幣等。小兒哭鬧時,不要喂吃糖塊、花生米和豆類。進食時切忌逗笑,以免食物嗆入氣管。待會爬行和走動後,小兒喜爬高、愛活動,容易發生跌傷事故,這時在小床邊、窗戶、陽台等處要設置欄桿。熱水瓶、熱粥、熱湯等要放在小兒碰不到的地方,以避免燙傷。電插座最好放高處。家中如備有存葯,不論外用或內服都需妥善收藏,以免小兒誤服。
及時進行預防接種
預防接種能提高小兒對某些傳染病的抵抗力,必須按時足量完成。
定期進行健康檢查
小兒滿月後即可到附近兒童保健門診定期進行測量和健康檢查,1歲內小兒1~3個月1次,1~3歲每3~6個月1次,4~6歲1年1次。以便及時了解小兒體格發育和智能發育的情況,較早發現生長發育中偏離正常情況和生活中的一些問題,以便早期接受保健指導,同時能早期發現疾病,做好預防,使小兒健康地成長。
㈢ 初中畢業3+2大專護理專業與嬰幼兒專業哪個更好
護理主要研究人體生理病理、基礎醫學、臨床護理、預防保健等方面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在各級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養老院等進行臨床護理、社區護理和康復保健等。例如:生活無法自理的病人的日常清潔和護理,新生兒和產婦的產後護理,老年人的保健和疾病預防,健康知識的宣傳普及等。
㈣ 新生兒護理基本知識
「新生兒期」主要是指胎兒從母親子宮內挽出到外界生活的適應期,由於這段時期新生兒的身體系統各個臟器功能的發育尚未成熟,臨床上一般將新生兒分為三類
足月兒:胎齡滿37周至不滿42足周的新生兒。
早產兒:胎齡滿28周至不滿37足周的新生兒。
過期產兒:胎齡滿42周以上的新生兒。
新生兒免疫功能低下,體溫調節功能較差,因而易感染,護理起來必須細心、科學、合理。專家們著重從以下幾個方面具體給予指導。
1.居室環境
新生兒對外界溫差的變化有些不適應,適宜的室內溫度應保持在25℃~28℃,盛夏要適當降溫,而冬天則需要保暖,但均應注意通風時最好有取暖器在身旁。
而室內的光線不能太暗或太亮,有些家長認為新生兒感光較弱,害怕刺激眼睛,常常喜歡掛上厚重的窗簾,其實這是不宜的,應讓寶寶在自然的室內光線里學會適應,而避免陽光直射眼部。
2.衣服和尿布
新生兒的內衣(包括尿布)應以柔軟且易於吸水的棉織品為主,最好不要用化纖或印染織品;衣服的顏色宜淺淡,便於發現污物,並防止染料對新生兒皮膚的刺激;衣服盡量寬松,不妨礙肢體活動且易穿易脫;由於新生兒頭部散熱較大,氣候寒冷或室溫較低時應該戴小帽子,同樣要柔軟舒適。
尿布用柔軟吸水性好的棉織品,做到勤洗勤換,通常白天要換4次以上,晚上應換2次以上,每次更換時均應清洗小屁股,並外塗適量護膚油劑;尿不濕則選擇質量較好且透氣性能好的,在家裡時盡量用尿片,出門或睡覺時則用「尿不濕;注意尿片或尿不濕包裹不宜太緊,以便四肢自由伸展。
3.睡眠和睡姿
睡姿影響呼吸,且新生兒頭顱比較軟,良好的睡姿有利於頭顱的發育。建議有個舒適、厚度為1~2公分的小枕頭,中間稍微下陷,兩頭微起。
最好的睡姿是仰卧或側卧,以避免壓迫胸肺部,建議在喂養後多採取側睡,以免溢奶或嗆咳造成窒息;在採取仰卧位時,應當經常變換體位;足月兒因活動力較強,出生頭幾天可以適當採取俯卧,以利呼吸道分泌物流出,防止嘔吐物倒流入氣管,但俯卧必須拿去枕頭,頭側向一面,此時要有家長在一旁監護。
新生兒通常每天要睡18~20個小時,但未滿月的寶寶不宜長時間睡眠,家長應該每隔2~3個小時弄醒一次,以方便喂養。
4.哺乳和喂養
新生兒喂養是門很大的學問。專家的觀點是出生後母乳喂養越早越好,一般為出生後半小時左右。如果媽媽暫時沒有分泌乳汁,也要盡量讓新生兒吮吸乳頭,以促進乳汁分泌,並增進母嬰的感情利於母體因分娩造成的產後傷口的癒合。
母乳喂養時應採取「豎抱位」即頭部略抬起,這是最理想、最符合自然規律的餵奶方式。在這種姿勢下新生兒和父母親相對而視,還可增加相互間的親密感;母乳餵奶前應先洗手並將乳頭清洗干凈,母親如有呼吸道疾病喂養時應戴口罩,如乳房上皮膚有破裂或炎症,應咨詢醫生後根據具體情況決定是否繼續哺乳。
哺乳的時候最好是一邊乳房吸空喂飽後下一次再換另一邊乳房,以防殘奶淤積在乳房內,如一邊乳房一次喂飽後仍有多餘的乳汁,則最好將其擠掉,以促進乳房的正常泌乳並避免乳汁淤積或繼發感染。
人工喂養盡量不要直接喂服新鮮奶,因為其中所含的蛋白質等營養成分不適合新生兒;混合喂養(母乳喂養和代乳品喂養相結合)時,應先以母乳喂養為主。
人工喂養時奶嘴洞大小應適中並注意溫度,奶嘴餵奶時盡量不要讓寶寶吸進空氣,以免吐奶,而喂完之後可輕拍寶寶背部,以免積氣。此外要對奶瓶、奶嘴嚴格煮沸消毒。
喂養不需太講究定時,一般情況下3小時左右喂一次,每次以吃飽吃好為原則:即寶寶吃奶後不哭不吵,且體重正常增長。
5.預防感染
護理新生兒時,要注意衛生,在每次護理前均應洗手,以防手上沾污的細菌帶到新生兒細嫩的皮膚上面發生感染,如護理人員患有傳染性疾病或帶菌者則不能接觸新生兒,以防新生兒受染。如新生兒發生傳染病時,必須嚴格隔離治療,接觸者隔離觀察。產母休息室在哺乳時間應禁止探視,以減少新生兒受感染的機會。
6.皮膚護理
出生不久的新生兒,在臍帶未脫落前,盡量不用盆浴,而採用乾洗法為新生兒擦身。臍帶脫落後,則可給予盆浴,宜用無刺激性的嬰兒專用香皂,浴後要用干軟的毛巾將身上的水吸於,並可在皮膚皺褶處塗少許香粉。每次換尿布後一定要用溫熱毛巾將臀部擦乾凈,有時因尿液刺激使臀部皮膚發紅,這時可塗少許無菌植物油。寒冷季節臀紅明顯時,還可用電吹風在紅臀局部吹烤,每日3~4次,每次5~10分鍾(電吹風不可離皮膚太近,以防燙傷)。
7.五官護理
應注意麵部及外耳道口、鼻孔等處的清潔,但勿挖外耳道及鼻腔。由於口腔粘膜細嫩、血管豐富,極易擦傷而引起感染,故不可經常用勁擦洗口腔,更不可用針、特別是不潔針去挑碾牙齦上的小白點——上皮小珠(俗稱「馬牙」或「板牙」),以防細菌由此處進人體內而引起敗血症。
㈤ 在護理新生兒時,有哪些基礎知識需要掌握
新生兒免疫力很差,父母應注意正確的護理方法和飼養方法。新生兒應該堅持母乳喂養,增強其抗疾病的能力,降低風險,提高免疫力。接下來,分享一些關於新生兒的知識,讓我們更多地了解如何照顧新生兒。新生兒培養了6個大知識點,新手寶馬寶達必須,急忙收集它
1,做母乳喂養
Newborne消化功能差,最好喂養新生兒,可以提供嬰兒身體所需的營養,降低患有各種疾病的新生兒的風險。研究表明,母乳喂養更健康,包括增強免疫力,增強智力,降低嬰兒死亡,減少兒童肥胖,減少過敏性疾病的機會等。在母乳喂養之前,母親應該清潔乳頭和烏利,並注意清潔嬰兒口腔。嬰兒吃牛奶後,我的母親可以喂寶寶喝一些溫水。
6,注意動作是柔軟的
媽媽應該注意運動的柔軟性,當我喂寶寶時,特別是當我改變寶寶時,我最好用毛巾擦拭寶寶的屁股,然後為寶寶選擇合適的衣服,試著選擇一個良好的棉花。衣服。因為嬰兒的皮膚相對細膩,不要穿化纖衣服,否則會導致皮膚摩擦。
㈥ 新生兒怎樣護理
1、居室環境 :新生兒的房間應清潔,室溫以22~24℃為宜,並保持適當的濕度。每天應開窗通風20~30分鍾。傢具和地面要每日濕察濕拖。室內還應陽光充足,以便觀察新生兒皮膚顏色,及時發現病理性黃疸。
2、應用物品 :新生兒所用物品,包括衣物、被褥、食具、洗涮用具等均應單獨存放和清洗。奶瓶、杯碗等應每日蒸煮消毒。
3、衣著 :衣服最好選用柔軟的棉絨製品,宜寬松,不應有扣子,邊緣平整,沒有線頭布絲等,以免纏繞嬰兒的手足指趾。系帶不可過緊,以防勒傷。如果是在箱櫃中儲藏過的衣被,用前要先取出吹曬,因為樟腦類防早劑可引起某些嬰兒發生溶血病。目前不少新生兒都使用一次性尿布,有些孩子皮膚較敏感,可能會引起尿布疹,此時,應換用舊析布做尿布。
4、喂養 :如果喂母乳,首先母親要注意個人衛生。每天換洗內衣,每次餵奶前應洗手和用溫水擦洗乳房和乳頭。母親如患有乳腺炎、乙型肝炎等較嚴重的急、慢性感染時,應停止哺乳,改為配方奶粉喂養。
5、皮膚護理 :新生兒皮膚非常薄嫩,要注意清潔衛生。臍帶脫落之前,不宜盆浴。可每天用溫毛巾擦凈面部、頸部和腋下。便後應清洗會陰和臀部,洗後塗少許植物油。臍帶脫落後可以洗澡,如條件允許,冬季每周洗一次,夏季應每日洗澡,應選用無刺激性的香皂和浴液,浴後用軟毛巾輕輕擦乾。夏季在皮膚皺褶處可塗少許嬰兒爽身粉,注意不要直接向頸部撒粉,防止被嬰兒吸入氣道。
6、五官護理: 注意外耳道及鼻孔的清潔,但不可隨意挖耳道及鼻孔。如有鼻滋閘堵塞鼻孔,可用消毒棉簽輕輕擦出。口腔粘膜非常薄嫩,禁忌擦洗口腔。有的新生兒牙齦上可見黃白色小顆粒,是由上皮細胞堆積而成,俗稱「馬牙」,屬正常生理現象,切勿挑破以防感染。另外,在兩側頰部各有一個隆起的脂肪墊,俗稱「螳螂嘴」,有利於吸吮乳汁,亦不可挑破。
7、預防感染 :應對探望新生兒加以限制,家中親屬如患有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性疾病時,更不應接觸新生兒,以避免引起交叉感染。
㈦ 幼兒照護和母嬰護理區別
育嬰師和母嬰護理的區別
育嬰師目前,我國分三個等級:高級(三級)、中級(四級)、初級(五級)。屬於國家職業名錄之一的生活服務類。
母嬰護理是,一種專項能力證書。沒有級別,相當於只有最低級五級。
工作范圍和范疇
育嬰師的培訓內容為:0~3歲嬰兒的科學育兒,在如何正確、科學的照顧0~3歲嬰兒有專業的能力。
母嬰護理的培訓內容:兼顧寶媽和寶寶的專項能力,一般照顧寶媽的內容佔八成,相對育嬰師培訓內容比較普通,基礎。但是優點是范圍廣,並且涉及到照顧寶媽。
政策待遇
在政策待遇上,育嬰師有較明顯優勢,首先是育嬰師是職業等級,比如持有三級育嬰師和教師證可以作為育嬰師講師合規授課,再比如某些省份把育嬰師作為緊缺職業人才,有一定的培訓補貼(例如上海2018年,培訓初級育嬰師,政府補貼80%的學費)。還有一些地區把職業等級作為入戶積分的參考項。(一般為三級)
母嬰護理相對政策待遇較少,一般培訓能享受一定補貼。但是並不作為職業等級使用。意思就是沒有職業等級,母嬰護理證只是作為你參與過母嬰護理培訓,具有作為月嫂職業的基礎能力的憑證。
㈧ 嬰兒護理要從哪些基礎事項入手
新生兒不宜睡枕頭(為防止吐奶上半身可略墊高一些,到3--4個月可墊1--2厘米高的枕頭用毛巾折幾次, 7--8個月可墊3厘米左右的枕頭)
新生兒生理變化莫緊張(如出生後24小時內大便為綠色有臭味,稠粘液狀的「胎便」,2--3天消失,有的皮膚出現粉紅斑塊,為局部充血,1--2天可消失。大多數新生兒在2個月內可能脫發,但3--4個月後又會長出新發)
不要給女嬰擠乳頭
新生兒「馬牙」不要用布擦或用針挑(損傷口腔粘易感染)
給新生兒嬰兒洗胎垢(天靈蓋)要輕柔。(不能用肥皂洗,可用消毒過的植物油或石蠟熱敷,過一夜用紗布輕輕擦掉,再用溫水洗凈)
小心嬰兒「紅屁股」(關鍵是勤換尿布,大小便後用溫水洗臀部,用紗布吸干後塗臀油),夏季可以帶寶寶到戶外「曬屁股」
嬰兒吸「空奶嘴」有害(過多的空氣會引起腹脹,腹痛和反胃,有礙正常消化)
不要用母乳給嬰兒擦臉(誤認為可使皮膚嫩白細膩豈不知很不衛生)
新生兒拍照片勿用閃光燈(強烈刺激會傷害視網膜)
周歲以後的小兒不要穿開襠褲。
小兒衣櫃不易放樟腦
奶中加米湯不科學(損失維生素A)
幼兒不宜吃果子露(糖精色素對健康不利)
不要單純給寶寶喝肉湯,也要給點肉吃(大部分營養仍在肉里)
幼兒不宜吃彩色食品(色素對機體有影響)
幼兒不要多吃菠菜(含草酸,影響鈣質吸收)
幼兒不宜多吃松花蛋(鉛對人體有害)
幼兒多吃冷飲有害無益(刺激胃腸粘膜)
幼兒囟門不能用力摸壓(前囟門一般在1歲至1歲半時閉合,後囟門最晚在2--4個月時閉合)
不宜讓外人親吻孩子(防治病菌傳染給孩子,為表達對孩子的親吻,可撫摸他的小手小腳)
切忌拋擲嬰兒(把嬰兒身體從空中高高拋起,誤認是鍛煉孩子的膽量,實際上是有害無益,因為嬰兒頭重 腳輕,全部骨骼和肌肉都不完善)
抱嬰兒時不要大幅度搖晃(會造成嬰兒振盪綜合症)
不要哄騙孩子(如孩子摔跤時,不要拍打周圍的人和物,這樣做都會給孩子造成錯誤概念,認為摔跤是別 人造成的)
捏鼻喂葯有危險(容易使葯物嗆進孩子氣管造成窒息)
孩子忌躺卧服葯(容易滯留食管里,刺激並損傷食管)
兒童要按時接種疫苗,但患病期間忌打防疫針(具體情況可打電話咨詢當地保健科)
打針後不要用手按摩(臟手會引起局部感染,如出現硬塊,可用熱毛巾敷一下,但要防止燙傷)
小兒吸入異物切勿遲疑(一旦發生,要毫不遲疑地摳出口內殘留物,同時立即送醫院)
洗滌尿布不要用洗衣粉(洗衣粉中所含ABS成份會刺激嬰兒皮膚)
新生兒哭鬧時不要餵食(以防吸入窒息,也不能過度哭叫,以免聲嘶或出現疝氣等)
新生兒肛門周圍發炎(大小便後溫水進行沖洗,用軟毛巾擦乾,保持會陰和肛門的清潔乾燥,用熱毛巾敷 一敷,小心燙傷)
防止嬰兒用手抓臉(戴上手套不是好辦法,紗布纏上寶寶的小手指上會引起意外,剪短指甲,積極治療嬰 兒濕疹為上策)
新生兒手腳不能捆挷,捆住手腳,阻礙自由活動會影響寶寶的自由發展
滿月嬰兒一定要剃頭,不科學(人的頭發生長情況,受體內腎上皮質激素的調節與滿月剃頭毫無關系。小 兒頭皮根部很薄且嬌嫩,一旦傷著細菌乘機而入後果嚴重)
給嬰兒量體溫(要使用腑下表,患兒剛喝完熱水或活動後不宜測試)
不能把熟奶放在保溫瓶內保存(隨瓶內溫度下降細菌在適宜溫度下會大量繁殖用不了3--4小時奶會變質, 吃了會引起腹瀉)
空氣浴
嬰兒可利用自然條件如空氣、陽光、水進行鍛煉。空氣浴是這三種鍛煉的第一步。 空氣浴的好處:能增強身體適應氣溫變化的能力,加強對寒冷的適應性。 空氣浴的時間:最好從夏季開始,逐漸過渡到秋冬季。先室內後室外。 空氣浴的溫度:對嬰幼兒,當氣溫降到14度時,對較弱兒童,氣溫降到12度時,不宜進行空氣浴。 進行空氣浴時要注意以下4點:
1、有的家長怕孩子著涼,不敢暴露皮膚,不敢脫衣服,這樣達不到鍛煉的目的;
2、夏天最好帶有邊的帽子,遮蓋頭部及眼睛,氣溫30度以上時,不在陽光下進行;
3、應與多種活動,如游戲、體操、跑步(孩子大點的時候)等結合起來;
4、要觀察小兒的反應,如皮膚發紫、臉色蒼白、發冷時應立即停止。
日光浴
日光浴的好處:增強體質,可預防佝僂病。人的皮膚中有一種叫7-脫氫膽固醇的物質,是經日光浴中紫 外線照射後變成維生素D主要來源。日光浴是在空氣浴後的第二步體格鍛煉方法。他對身體益處較空氣浴大,是預防佝僂病的主要措施。
日光浴的方法:1歲以上的小兒在氣溫24-30度的環境中進行,最初每次僅2-5分鍾,以後逐漸延長到30分鍾。
日光浴的時間:春季以上午10--11時為宜,夏季以上午8--9時為宜,冬季上午10--12時為宜。
日光浴時應注意以下4點:
1、不宜空腹或飯後一小時內進行
2、日光浴後應及時補充水分。
3、夏季日光浴注意預防曬傷
4、日光浴後,注意觀察皮膚是否灼傷、發紅、脫皮、皮疹、精神萎靡等現象,如有應停止鍛煉。
水浴
當小兒進行了空氣浴、日光浴的鍛煉後,最後開始水浴的鍛煉。水浴是利用身體表面和水的溫差來鍛煉身體,它比日光浴、空氣浴容易掌握強度,一年四季均可進行,同時可因人而異,因此是嬰兒比較好的一種鍛煉方式。
水的導熱性很大,因此能從體表帶走大量的熱量。一般健康兒童對低於20℃的水溫會產生冷的感覺,20~30℃有涼的感覺,32~40℃有溫的感覺,40℃以上是熱的感覺,水浴的原則是從溫水逐漸到冷水。1個月以內的嬰兒可進行溫水鍛煉,1個月以後可逐漸向水浴過渡。同時要注意水溫愈低,則與身體接觸的時間要愈短。水浴方法很多,有冷水浸浴、冷水擦浴、冷水沖淋等。對嬰兒來說冷水浸浴比較適宜,方式是用一較大的盆盛水,量以嬰兒半卧位於盆中時,鎖骨以下身體部位全浸入水中為宜。當室溫為20~25℃時,水溫35℃就行,每次浸泡時間不超過5分鍾。浸浴後,再以低1~2℃的水沖洗全身。水浴完畢,立即用大毛巾包裹好,擦乾水後,嬰兒皮膚以輕度發紅為佳。浸浴每天鍛煉1次,以後隨著孩子年齡增長,耐受性增強,可逐漸降低水溫至28~30℃。嬰兒除了冷水浸浴外,平時洗澡、洗臉、洗腳水溫也不要太高,以增強耐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