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從事校勘應具備哪些基礎知識
擴展閱讀
什麼教育游戲最好 2024-11-15 09:43:10

從事校勘應具備哪些基礎知識

發布時間: 2022-04-12 23:29:07

A. 學習中國文獻學要具備哪些知識

中國古典文獻學是中國古代文學、古代漢語等專業學生的必修課程,是其他後續專業課的基礎。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對文獻的形態、文獻的整理方法、文獻的鑒別、各種文獻的特點與用途等有一個比較深入的了解。利用文獻的鑒別、文獻的分類與編目、文獻的檢索等,對文獻進行整理與使用,為解決實際問題打好基礎。
本課程的地位和作用
《中國古典文獻學》是研究古代文獻材料的理論和應用的基礎課程。古今中外文獻浩如煙海、無法窮讀,如何才能用較短的時間、有限的精力讀自己最需要的書,網羅最必要的文獻資料,文獻學無疑是得其門而入、事半功倍的一把鑰匙。因此,《中國古典文獻學》是高等學校漢語言文學專業的一門重要課程。作為專業基礎課程,它既具有基礎性,又具有應用性。
基礎性是指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文獻學是為後續專業課程打基礎,是為學生今後獨立閱讀文獻資料打基礎。漢語言文學類學生學習文獻學重在學以致用,它是研究和發展本專業的重要工具,同時注重培養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學習目的與要求
通過本課程的學習,對文獻有一個全面的認識,了解文獻的載體、文獻形成與流布的主要形式、文獻的收藏與散佚、文獻的版本、校勘、文獻目錄、文獻的輯佚與辨偽,了解什麼是類書和叢書,掌握重要文史工具書的使用。為學好這門課,學習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要抓重點,即應牢固掌握文獻的基本使用方法。
(二)要有良好的學習方法,要盡可能運用實物教學的方法,讓學生對古代文獻有一個感性的認識,從而加深理解。
(三)要理論聯系實際,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進行實際的文獻收集與查閱。
本課程的學習方法
為了學好本課程,首先要具有正確的學習目的和態度,應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事業而學習。在學習中要刻苦鑽研、踏踏實實、虛心求教、持之以恆。在學習時要抓住古代文獻形式多樣、與古代生產力水平、文化水平緊密相連的特點;要理解文獻的散佚、錯訛等問題產生的歷史原因,從而在實際閱讀中自覺地形成辨偽意識;要注意各部分內容之間的聯系,前後是如何呼應的;要重在理解,能提出問題,積極思考,不要死記;要注意各種方法的交叉使用,不要孤立地看問題;通過練習可以鞏固和加深對所學理論的理解,並培養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除了學習規定的教材外,應參閱相關的參考書。如有條件,可通過翻閱年代較早的文獻版本及文史工具書,訓練實際應用能力,培養嚴謹的治學作風。
PS:親,我回答的好嗎!!!

B. 大學的歷史史學概論怎麼復習,我看不懂那些內容

史學概論復習資料
【名詞解釋】
1.歷史解釋:即歷史的主體(歷史學家)通過歷史的中介(主要是歷史資料,如文獻資料、實物資料)對歷史的客體(如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過程、歷史規律等)作出相應歷史觀的解釋。
2.歷史遺產:即人類活動過程中所創造的各種財富的綜合,大致包括兩類:一類是「物質文化」,諸如各種生產工具、設備、生活用具、居住房屋、衣飾裝束、交通工具等;一類是「精神文化」,諸如科學文化知識、理想和情操、道德和禮儀、習俗和風尚、生活方式、情趣、愛好等。
3.歷史學:是一門關於人類社會以往運動發展過程的學問。一般說來,它包括歷史過程的記錄、歷史經驗的總結、歷史規律的探討和歷史發展趨勢的預見。
4.史學本體論:也即是對客觀歷史本質的反思。歷史認識論和方法論則是對歷史學作為一門學科在對客觀歷史的認識和研究方法上的理論思考。也有學者把史學本體論稱為歷史理論,認識論和方法論稱為歷史學理論或史學理論。歷史認識論:歷史認識論是關於歷史認識的理論,它與歷史本體論、歷史方法論或史學方法論共同構成了歷史哲學。具體說來,它是關於歷史認識主體認識其客體的過程、特徵、方法等等的理論,它主要涉及歷史認識主體和歷史認識客體各自的特點,二者之間的關系,涉及歷史認識過程的特點、歷史認識正誤的原因及其檢驗方法,還涉及歷史認識如何對實踐乃至對現實發展進程的影響。嚴格說來,歷史本體論是關於歷史本體即客觀歷史進程的理論認識,也即歷史理論,而史學方法論則涉及手段問題,因而歷史認識論成為歷史哲學的主要組成部分。
5.計量史學方法:歷史學的計量方法,是指把數學方法特別是數理統計方法運用於歷史研究的一套方法,即運用電子計算機技術對歷史資料進行數據處理,進行史料分析從而得到結論的一種方法。從17世紀到19世紀,統計學方法的發展和統計資料的日益完備,已使歷史研究引入了計算,逐漸形成了歷史統計學,主要研究經濟史和人口史,但由於計算手法的初級,研究的性質、對象與傳統史學大同小異,所以還算不上嚴格意義上的計量史學。進入20世紀之後,新史學家們對歷史的定性研究感到日益不滿足,他們認為某種歷史現象僅靠描述和定性往往是錯誤的,具有較大的主觀隨意性,而通過定量研究有可能對特定主題產生較精確的、有說服力的認識。計量方法遠未能成為取代其他方法的唯一科學的手段,並不能完全排除主觀因素。特別是其成果的枯燥,使其日益遠離普通讀者,失去了史學的社會功能,這些都是計量史學亟需解決的大問題。
6.史家四長:指的是要想做為一個史家必須具備的四種資格:即:史德、史識、史識。史德是對過去毫不偏私,善惡褒貶,務求公正。史學:是指要具備史學知識。史識是講歷史學家的觀察力。史才是講作史的技術。
7.「五德始終」歷史循環論:一種認為人類社會的發展過程周而復始地經歷同樣階段的理論。如中國戰國末鄒衍提出的「五德終始說」,認為歷史變化和王朝更替,是土德、木德、金德、火德、水德的相繼更替,周而復始循環的結果。主張人類社會的變化是簡單的重復循環過程的歷史理論。
8.歷史系統方法: 用系統論方法研究歷史,它要求把歷史作為一個整體系統觀念出發,認識歷史運動的整體過程,並進而從歷史過程發展所表現的整體與部分(歷史要素)結構、層次、環境的關系中,揭示歷史的本質和規律,這就是歷史系統方法的根本特點和要求。
9.三統三正:西漢董仲舒提出的歷史循環論,並對鄒衍的「五德終始說」稍加變通後提出的理論,以不同正朔為標志的改製法則。「三統」是指黑統白統赤統,中國西漢時期董仲舒提出的黑、白、赤三統循環的神秘主義歷史觀。「三正」是指夏正商正周正,三正是春秋戰國時代不同地區所使用的不同的歷法制度。這種改制只是為了表明新的皇帝重新受天命統治人民,其實質卻沒有絲毫改變,這是一種唯心主義的歷史觀。

【史學概論簡答題】
1. 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
1) 社會歷史發展是有規律可循的。歷史運動的規律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客觀過程,它可以通過人們有目的的、自覺的活動才能實現,因此歷史必須重視研究人的活動和人本身的價值,重視人在歷史過程中的地位。
2) 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社會意識,社會意識對社會存在起積極或消極的作用。因此,必須深入到人們的社會存在中去研究人們的思想、觀點和立場,從社會存在中去尋找產生的原因和答案。
3) 社會性質、社會政治變革的終極原因存在於生產方式之中,必須用社會經濟結構去說明社會的政治結構,用社會經濟的變化去解釋社會文化、哲學、宗教、科技、政治、軍事、倫理等的變化,去說明社會歷史的運動。
4) 階級和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特有的現象,與歷史上特有的生產方式、經濟關系相聯系。階級分析方法是觀察和研究階級社會中歷史現象的基本線索和基本方法。正確運用階級分析方法是研究歷史的基本要求之一。
5) 由於人民群眾是社會生產的主要承擔者,是最基本的生產力,因此,人民群眾是歷史的主人和創造者,研究歷史應該以人民群眾為中心。同時要正確評價個別歷史人物,特別是偉大歷史人物在歷史上所起的作用,正確處理好二者的關系。
2. 史料鑒別的主要方法
1) 校勘:有對校法、本校法、他校法和理校法。
2) 辨偽:「核之《七略》,以觀其源」、「核之群志,以觀其緒」、「核之並世之言,以觀其稱」、「核之異世之言,以觀其述」、「核之文,以觀其體」、「核之事,以觀其時」、「核之撰者,以觀其托」、「核之傳者,以觀其人」。
3) 考證:本證法、旁證法、理政法、人證、反證、孤證。
3. 現代系統論的基本思想有哪些?
認為整個世界是以系統的形式存在著的有機整體;系統是結構與功能的統一體;系統論認為自然界是由不同層次的等級結構組成的;認為自然界的任何客體都是動態的開放系統;機體具有應變外界刺激的自動調節能力。

怎樣正確運用整體系統分析方法?
(一) 整體分析:這是系統分析方法的核心,它要求在考察歷史運動時,應當首先把歷史看做一個整體過程。歷史上的事件、人物、制度、思想等都不過是整體過程的一個部分,因而只有從歷史的整體觀念出發,才能更深刻理解局部以及整體與局部的內在關系。
(二) 層次分析:歷史系統內部由若干層次構成的,研究歷史要逐層次的探討,包括考察不同層次的特點及層次之間的聯系和關系,以揭示歷史整體的全過程和全貌。
(三) 結構分析:結構反映了系統內部各要素之間,以及要素和整體之間的聯系的關系。因此考察歷史過程時,應該劃清楚它的結構,結構的內容和成分,然後才能研究這些結構在歷史系統整體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 環境分析方法:即歷史過程的整體系統與環境之間關系的分析,「環境」與「平衡」是系統論中兩個相聯系的基本概念。系統論認為一個開放性系統能保持自身的存在和發展,就在於系統本身與環境處於「平衡」狀態,當「平衡」破壞,系統要麼回到當初產生的原始平衡狀態中去,甚至滅亡,要麼改變系統本身不適應環境的要求,通過調節機制以達到對環境新的「平衡」。
(五) 動態分析:即用發展變化的觀點去觀察歷史問題,在視野上應當樹立開放觀。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就要用動態分析方法。
4. 怎樣理解歷史認識的三極能動統一?
歷史認識的三極分別是歷史主體、歷史中介和歷史客體。這三級是能動統一的。歷史主體是學習和研究歷史的人,主要是指歷史學家。歷史中介是指歷史資料。歷史客體是指歷史人物、歷史事件等。從歷史主體與歷史中介的關系來看,挖掘豐富的歷史資料決定歷史學家的歷史認識程度;歷史學家不主動、積極地利用歷史資料也不可能去認識歷史事實。從歷史中介與歷史客體來看,沒有歷史資料就無法認識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沒有歷史人物、歷史事件也就沒有歷史資料。從歷史主體與歷史客體來看,歷史事實要靠歷史學家去發現、去認識;沒有歷史學家就沒有歷史主體的出現,也就不能發現、認識歷史客體。
5. 簡述史學與哲學的關系
哲學從世界觀的高度指導和高度影響史學的發展,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歷史研究的科學指南;歷史學的研究成果為哲學的發展提供材料和論據,是哲學的重要基礎,從而推動哲學向前發展。
(一) 哲學對歷史學的指導作用
1) 從理論上說,哲學為一般科學研究提供最基本的理論、觀點和方法。
2) 從中外歷史實踐看,每一時代的哲學思潮都給史學以深刻的影響,每一次重大的哲學形態的變革都會引起一場史學革命。古代希臘哲學學派林立,決定了古希臘形形色色的歷史學派;歐洲中世紀史學,神學居統治地位;中國的西方資產階級進化論和馬克思主義哲學。
(二) 史學是哲學的重要基礎
史學的成就充實和豐富著哲學的內容,為哲學提供史實的依據和素材,從而推動哲學的發展。
(三) 馬克思主義哲學對史學的指導作用
可以指導在歷史學習和研究中發現舊史學歪曲史實,任意評判歷史的謬誤;能幫助史學工作者提高理論思維的能力,以便認識歷史的本質,揭示歷史發展的規律;能有效地指導史學改革,更新史學觀念,開創歷史研究的新局面。
(四) 如何對待馬克思主義哲學
1) 歷史研究必須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依據
2) 馬克思主義哲學是歷史研究的指南,而不是一種現成的公式,不能隨意用來套用,更不能任意閹割使用。
6. 為什麼歷史研究離不開史料?
1) 史料是歷史研究的基礎和前提
2) 史料是否充備和正確,也是確定歷史學家選擇研究方向的重要依據
3) 史料可以使各種現象互相補充、相互論證,對正確描述歷史事實、取得科學的結論和闡述觀點有極大的幫助。
如何搜集和整理史料?
搜集史料的方法有:利用工具書;通過平時讀書,閱讀報紙、刊物等積累資料;注意從考古發掘中積累新資料;通過調查和采訪搜集資料,特別是口碑資料。
整理史料的方法有:按性質分門別類的整理;按時間先後順序整理。
7. 重構歷史過程的方法有哪些?
按時間觀念重構歷史;按空間觀念重構歷史;按內容和性質來重構歷史。
8. 簡述當代西方計量史學的優缺點
優點:
1) 利用電子計算機,可以使傳統史學無法處理的大量史料得以合理的處理和適當利用
2) 可以使原來不夠確定的歷史問題,得到可靠數據的證明
3) 可以補充資料的欠缺,可以幫助進行歷史預測
4) 開拓了新的學科,擴大了新的研究領域
5) 可以促進史學研究的現代化
缺點:
1) 不利於歷史知識的普及
2) 適用范圍和研究對象受到極大限制
3) 不可避免地要融入歷史學家的主觀因素,從而使客觀數據失去效用。
9. 簡述史學與文學的關系
(一) 史學與文學有聯系也有區別
1) 區別:史實務求真實,文學可以虛擬誇張,這是二者的基本區別。
2) 聯系:史學和文學都是客觀的社會現實生活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史學與文學在思維形式和語言的運用上也有某種一致性。
(二) 歷史研究必須藉助文學
1) 文學在一定程度上能為史學提供研究歷史的材料和觀點
2) 利用文學作品來證史和補史
3) 文學的發展對史學產生巨大的影響
進步的文學思潮和優良的文風能促進史學的發展;落後的文學思潮和不良文風則對史學產生消極影響。
4) 只有去偽存真,齊虛留實的文學材料才能為歷史研究所用。
10. 史學論文選題的方式和依據是什麼?
方式:選老師布置的題目;自己選題。
依據:
1) 結合目前的學術動向
2) 把握學術界近期內的研究動向和研究熱點
3) 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來確定
4) 根據社會、群體的需要來選題
5) 選題的個人經驗:從老師講課或聽學術講座中發現問題;多看論文、從論文中受到啟發,從而發現問題;選題盡量地把題目選小一點;使用新方法、新角度去分析問題。
11. 歷史比較研究的類型有哪些?
橫向比較:主要從空間角度出發,進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不同國家的歷史比較研究。
縱向比較:主要是從時間觀念出發,進行不同時期、不同歷史階段、不同發展層次的歷史現象進行比較。
宏觀比較:就是指站在歷史整體的角度,對不同的歷史現象進行貫通的或者高度概括性的比較研究,對歷史系統的認識,歷史本質的揭示,歷史規律的發現主要靠宏觀比較研究才能獲得。
微觀比較:指不論從時間觀念或是從空間觀念出發,都是站在歷史的特定角度,對各種不同的、特殊的歷史現象進行具體的比較研究。
12. 史學概論的內容是由哪幾個板塊構成?其主要內容有哪些?
史學概論的內容由歷史學的本體論、方法論和認識論這三部分構成。史學本體論是關於歷史現象(歷史過程中出現的個人、人群、事件和過程)存在的本源和性質的觀點或理論,其核心就是人們通常所說的社會歷史觀。主要研究歷史學的對象、結構和功能;歷史學與其他學科的關系;史學思想的發展與歷史觀的演變、歷史學從潛科學發展成為科學的歷程;歷史唯物主義及其在歷史研究中的反思和運用。
史學方法論是對各種歷史研究方法的規則、步驟和指導原則的性質、特點和適用范圍等所做的理論闡釋。主要內容包括史料的收集、整理與鑒別;重構歷史過程;新史學方法。
史學認識論是人們對於歷史學的本體論和方法論的認識的反思。主要研究歷史的可知性和歷史學的科學性、歷史認識的過程與思維方式的特徵、歷史認識的檢驗和歷史真理的求索。
13. 簡述歷史學的社會價值和功能
(一) 歷史認識對現實社會具有重大的指導和影響作用
(二) 歷史的具體功用
1) 指導人們社會實踐的功能
2) 認識歷史發展規律、預見未來
3) 陶冶人們的品格情操和啟迪人們的智慧
4) 增強參與意識,提高執政水平,積極參加社會決策

【補充】:
1.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
① 關於人類社會基本矛盾的學說;
② 關於人類社會運動過程的原理;
③ 關於歷史主義的原則。
2.歷史創造者的命題:
①反對「普通老百姓」,帝王將相也有功,反對階級觀;
②歷史的偶然性與必然性原理解釋……(納粹黨)。
3.民族關系:
①反對只是單純的注重到經濟合作;
②應注意到民族關系的不平等;同化,戰爭……
③強調其實武力戰爭和同化也並不一定是壞事。

C. 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過程有哪些

教育科學研究的基本過程:

1、選題;

2、論證開題;

3、設計方案;

4、實施研究;

5、運用各種方法研究並獲取資料;

6、收集研究資料;

7、分析整理資料;

8、得出結論,進行驗證與檢驗;

9、形成成果並進行成果表述;

10、寫出結題報告。



(3)從事校勘應具備哪些基礎知識擴展閱讀

教育科學研究要遵循的基本原則:

(1)客觀性原則;

(2)系統性原則;

(3)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原則;

(4)教育性(倫理性)原則。

D. 胡文輝:關鍵不在於學院還是業余,而是你做得好不好

胡文輝

畢業於中山大學中文系,現供職於《羊城晚報》,業余研究學術。著有《中國早期方術與文獻叢考》、《最是文人》、《陳寅恪詩箋釋》、《現代學林點將錄》、《洛城論學集》等。

胡文輝的「正經」職業,其實是報社編輯。1989年,從中山大學肄業後,他進入《羊城晚報》,干記者、編輯,直到今天。從事學術研究,最初對胡文輝而言,更多的是一種興趣,一種發現並解決新問題的樂趣。

在學院之外做學術,在中國不乏其人,但能做到像胡文輝這樣系統,並不多見。胡文輝有自己的學術策略,他從文獻學入手,解決了「野生」狀態下學術規范培育的問題;之後又將觸角延伸到近現代知識分子研究,逐漸開拓出一塊屬於自己的學術研究領域。

身處學院的研究者,以學術為生,是因為大學繁瑣的考核程序,很多時候也是身不由己。對比起來,胡文輝的「野生」學術狀態,似乎顯得要純粹許多。這也使得他的學術研究要隨性許多,不會有太大的使命感,也不會有做「硬磚頭」的強迫症。實際上,在學術之餘,胡文輝還花了大量時間寫各類閑談文章和打油詩,這都屬於他「有名」的興趣之一。

學東西主要靠自己摸索

別人或許是讀碩士,讀博士,老師把他帶進門,我則是靠自己慢慢摸索。

南都:到中山大學上學,你當初就想念中文這個專業嗎?

胡文輝:中文系是自己報的。高中時,我就對文學比較感興趣。喜歡古典詩詞、對聯,也喜歡看小說。進大學後開始喜歡新詩,參加過中大的詩社,大約到大二、大三就開始對歷史文化類的東西有了興趣。畢業時,因為英文沒過關,最後沒拿到畢業證,畢業後本來還有一次補考機會,也不願意去了。(最近聽說,教育部從來沒有要求大學生要過英文四六級,只是各地大學的土政策,那我算不算無辜被剝奪了畢業證呢?)

南都:曾聽中大黃天驥老師說,你在大學時就屬於那種很不聽話的學生。

胡文輝:我是經常不去上課的。中文系的好處,就是課程好對付,只要考試前溫習一下,考試就能過。當然有時要補考,有一次我好像累積有六七門不及格,系裡通知了家裡,父母全來了。

平時學東西主要靠自己摸索,在圖書館自己找書看。有些老師不錯,但恐怕談不上對我有多少影響。對我後來有影響的,恐怕是陳煒湛先生的古文字課了,記得我交的作業自己都覺得有點扯,但陳先生倒是挺鼓勵我的。

南都:如何摸索?

胡文輝:別人或許是讀碩士,讀博士,老師把他帶進門,我則是靠自己慢慢摸索。整個過程學下來,到現在,我覺得興趣最重要。

我最早的興趣主要集中在上古,尤其是神話學方面,包括人類學、民族學的方法。(記得當時選修過人類學系的民族學史課程。後來在《點將錄》里也比較重視這方面的人物,換了別人,我想根本不會選入他們。)人類學方法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可以用現在邊疆民族的材料來解釋上古的歷史文化,但它在材料的年代方面不是很嚴謹。所以,大學畢業後,我慢慢轉向了「古史辯」的路子。「古史辯」的特點,就是你首先得確定史料的年代,確定前後的源流,這樣才能開始相關的研究。

南都:像你這樣靠自己摸索做學問,早期有沒有一個學術規范化的過程?

胡文輝:文獻學,還有古文字學、語言學,都是非常成熟的學科,已經做了一百多年,而且跟中國的傳統學術也能接續,所以它的積累非常深,根本不需要特別強調規范問題。你研究上古,自然就不能不規范。相對來說,近現代方面,或西方的東西,當時的規范就不那麼嚴密了,所以後來才要強調規范。但這個問題對於上古領域本來就不成為問題。

現在回頭再看,我寫的真正符合所謂學術規范(學院派規范)的文章,反而是在早期,主要集中在《中國早期方術與文獻叢考》這本書中,之後這類文章就沒怎麼寫了。

南都:對於文獻學,要自學,難度應該挺大吧?現在很多學這個專業的研究生,可能三年下來,都是在細讀某一本經典。

胡文輝:難不難,主要看個人吧。但我始終認為,現在這個時代,除了有些自然科學需要做實驗,從知識流通的方式來說,其他任何東西都可以自學,尤其是文史哲。具體到讀書的方法,每個人可能都不一樣,有的人可能長期只細讀一本,但我肯定不會這樣。我覺得不管多麼重要的書,再經典,對於個人來說始終還是工具,你得把它視為工具,不能太過迷信。

南都:你最開始研究上古,具體如何進行呢?

胡文輝:研究上古,當然需要對文獻有基本的掌握。我對《山海經》、《周易》讀得最熟,其他的基本文獻當然也是要看的。先秦的典籍畢竟不多,大體應當都涉獵過。上古研究的特點,就是所有東西都是攪在一起的,沒有一個整體的知識背景是不行的,你各方面都得知道門徑,文獻、目錄、校勘是基本的,其他各方面的學科知識都得了解,比如人類學、民俗學、文學,還有科學史,尤其是天文學之類,知識交叉得非常厲害,不可能靠單一的路子就能解決問題的。

我比較重視社會學的思路。很多現象不單單是中國才有,若有一點比較的視野,思路就會不一樣。過去研究思想問題,多數人都太習慣思想史的方法,比如,劉小楓有個觀點,認為共產主義之所以在中國興起,是因為它的意識形態跟儒學有相似的地方。但如果你跳出中國,去看俄國,你怎麼解釋俄羅斯的共產主義呢,難道他們也有一個相當於儒學的東西嗎?學界有不少觀點都是這樣,你一旦跳出來看,你可能發現它們非常荒謬。

南都:這樣做的話,應該需要很寬的閱讀范圍,能兼顧嗎?

胡文輝:當時有個好處,就是書沒那麼多,現在書實在太多了,如果我是現在剛畢業或者剛讀研究生的人,那我恐怕也不知道該怎麼辦。當然我那時的視野也沒有現在開闊,還可以做到各個領域的東西都摸一摸。現在要讀的書越來越多,越來越細,很多書根本沒法細看,很多時候只是翻翻我最需要參考的個別地方。現在是你想不做一個專業的人比較難。

當然我也不是一開始就鋪那麼大的攤子。比較早的時候,上古以後的東西我就很少看,像柳詒徵的《中國文化史》,我甚至只買上冊。我的經驗,是跟著問題走,直到現在也是。某段時間,對某個問題有了興趣,這個問題可能會超出了自己原來的知識范圍、學科範圍,那我就會去補課,盡可能把知識的盲點和漏洞補上。

學院之外的學術研究者

工作以後,我對研究的興趣始終還在,而且也自負。

南都:你從中大肄業之後,對於自己日後會在學院之外做學術,有明確的意識嗎?

胡文輝:當時我想去廣州市一個研究所,但硬體不夠,沒能去成,靠著走後門分配到《羊城晚報》。雖然條件比不上學校,但相對來說還是一個文化單位。當時高校的收入也不好,所以也並不急著進去,到了後來,發現漸漸高校也開始有利可圖,想進也難了。

工作以後,我對研究的興趣始終還在,而且也自負,不會考慮難不難、堅持不堅持的問題,有興趣就自己做。我在大三時寫過一篇使用西南彝族材料的文章,雖然方法不對,但有位研究彝族的老先生比較重視,發表在他主持的一本內部刊物上;另外,我的畢業論文《〈封神演義〉的闡教和截教考》,通過《封神演義》來研究明代的道教,指導老師是吳國欽先生,雖然他給我的分數不算很高,卻把文章推薦到廣州的《學術研究》,當時劉斯翰先生就接受了。能在期刊上發表文章,當時對我的鼓勵還是很大的。

南都:那段時間你的研究是不是主要集中在上古文獻方面,最後匯總成了《中國早期方術與文獻叢考》?

胡文輝:那隻是表面。那些文章都屬於比較新的材料,而且問題比較小,多數屬於考據問題,一來寫起來牽涉沒那麼多,相對容易寫,同時別人也比較容易接受。當時有很多所謂的學術權威,是因為做翻譯西學的工作,他引進了某個西方理論,在當時就有了話語權。像我這種背景,不可能提出一套理論讓人家接受你。先做考證的東西,可以說是我的一個策略。作為一個毫無背景的年輕人,如果一開始你就寫一些思想性的文章,別人是很難接受你的,但考證的東西就好一些。

除了《封神》那篇,我第一篇自己投稿的文章,是投到劉夢溪先生主編的《中國文化》。當時《文史》和《中華文史論叢》算是影響最大的兩個文獻專業雜志,但壁壘森嚴,方法也比較傳統,一般投稿很難接受(我應當投過稿)。《中國文化》當時是新雜志,作風比較開放,像我這樣的身份也被接受了。文章談的是《論語》中的一個解釋問題,觀點算是有點出格的,但畢竟是考證,所以別人接受起來也就比較容易。

南都:當時希望自己得到學術界的承認,是不是還有某種不自信?

胡文輝:年輕時希望得到學界承認,這種心理是很正常的,我想每個人都會這樣吧。學術上的自信當然也是慢慢積累出來的。看書多了,自己了解越多,最重要的是發現的問題越多,就會逐漸覺得以前的名家也有很多問題。我在1990年代,除了專欄文章,在學術上主要就是《早期方術》里的東西。這本書對我是一個基礎,它達到了學術上的要求和規范(我暗地覺得,有了這本書就足夠做個教授了)。如果沒有這本書和《陳寅恪詩箋釋》,我恐怕就不會寫《點將錄》了,你要有了一個基礎,有真正的學術體驗,才適合寫《點將錄》這樣的書。

《點將錄》里談到現在很多做學術史的人,看起來好像很權威、很知名,但實際卻從未研究過古典的東西,他們研究的都是近現代的東西。這是個很大的問題,你只看過那些學者的論文,但你自己並沒有真正做過那些學者研究的東西,沒有做過考證,那怎麼評論別人的考證?你得自己有這個經驗才好。當然,不可能有人每個領域都研究過,但我研究過上古,有考據學的經驗,有了這個經驗再去評論人家就容易多了。事實上,傳統文史是相通的,只要你真正進入過某個領域,你有了這樣的經驗,其他領域也可以觸類旁通。

研究陳寅恪的緣由

最初只是發現了個別問題,後來發現問題稍多,正好三聯版的詩集出來了,就仔細校讀了一遍,才發現值得通盤地做。

南都:《早期方術》出版之後,你並沒有繼續研究上古。2008年,你出版了《陳寅恪詩箋釋》,相當於做起了現代知識分子研究。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轉變?

胡文輝:這個同我發現的問題有關。如果我覺得有新的見解時,就寫幾篇,後來沒有更多的新材料,或者也沒發現更多的新問題,那就暫時放下了。對學院專家而言,不管有沒有新問題,他都有可能會長期集中在那個領域,即便沒有太多的新觀點,也還是能寫出論文來。但我不需要這樣做,有新的東西,我才會寫,我興趣比較多,這里沒有新東西,其他地方總會有的。

1990年代,其實也是做考據的同時,我就比較關注對現代當代的知識分子研究,尤其是謝泳先生的研究。更重要的,陳寅恪的詩本身有很多值得挖掘的東西。我選擇題目,不會不做那些淺顯、簡單的問題,在陳寅恪的詩中,有很多東西一般人是看不出來的,甚至余英時先生,他也只做了晚年的一部分,留下了很多空白。我最初只是發現了個別問題,後來發現問題稍多,正好三聯版的詩集出來了,就仔細校讀了一遍,才發現值得通盤地做。

南都:《陳寅恪詩箋釋》應該算是你用力最大的一本書了吧,它的篇幅這么大。

胡文輝:篇幅大,並不能簡單等同於大部頭,關鍵還是要看它作為問題有多大,還要看你解決了多少問題。實際上,陳寅恪也有很多詩是沒什麼好箋釋的,沒有太多內涵,但我還是需要全部做出來。

這本書,最大的特點就是聯系了很多東西。首先它解決了很多陳寅恪詩本身的問題。另外我也聯系了很多同時代人的材料。這樣它的意義就不單是為了說明陳寅恪,也是為了說明同一代人,他們共通的心靈世界。因為裡面很多話題很多事件,不但他一個人面對的,而是他們那一代人都面對的。當然,他的詩也有限制,很多事情他也不見得都寫成了詩。所以,在某種程度上,這項工作可以說是挖掘了現代知識分子精神史的一些片段。總的來說,不能說這個工作是太大的題目,在大的范圍看,這仍然只是小題目。

南都:學術對你而言就是某種愛好,寫像《陳寅恪詩箋釋》這樣的書,對你也不會有太多實際利益。你現在回頭看,自己做了這么多年,該如何來描述你的初衷?

胡文輝:我認識一些研究古文字的老先生,因為領域窄,問題太冷門,不可能有多少人看他們的文章。我覺得他們才是真正能坐冷板凳,真正不求實際利益的。我研究陳寅恪,總結現代學術史,可以說沾了很多學術「紅人」的光。像陳寅恪詩這本書雖然比較繁瑣,真正看的人不是很多,但因為陳寅恪那麼熱,有興趣的人很多,所以多少還是會知道這本書。所以,相對那些老先生來說,我已經幸運很多了,不管自己有意無意,至少題目還是比較熱門的。

南都:你很多學術性質的文章,發表在報紙上的比較多。畢竟報紙是大眾讀物,加上編輯約稿,這些會不會都影響到你對題目的選擇呢?

胡文輝:從根本上來說,影響不大。但還是會有壓力,畢竟作者和編輯之間,可以說是互相關照,他們也是關照我。如果我是在學院里,可能寫隨筆類的文章會少一些,會多寫像論文的東西。不過現在這樣也不要緊,如果是有新發現的題目,遲早也會寫出來,只是不必這么急,我會先把適合在報紙上發表的話題寫出來。《洛城論學集》里很多文章就屬於這種性質的,那些問題相對來說適合大眾一點,報紙上也適合一點。

實際上,很多學院派也喜歡在報紙上發文章,特別像《南方都市報》、《東方早報》,它們能夠容納一些比較專業的文章,雖然實際上讀者不多,但可以使整張報紙顯得更豐富,也更有層次。報紙的容量大,可以通過其他內容平衡這些專業的東西。相對來說,出版社出書,是出一個人的書,反而更容易屈服於市場壓力。

評點學術史

我當然也有我的局限,只是我敢說,換了別人來說,局限會比我更大,偏見會比我更多。

南都:《現代學林點將錄》似乎就是這樣一本書?

胡文輝:《點將錄》最初就是編輯的想法,是王來雨的提議。加上我對點將錄這種體裁也比較感興趣。不少人覺得它很生硬,但如果你對近代舊體詩比較熟悉的話,會知道汪辟疆、錢仲聯都寫過點將錄,在那個領域是一種影響很大的評點方式。所以,對我而言,用它來評點學術史是再正常不過了。這就像是玩網路游戲的人,可能會用網路游戲人物來套現實里的人物,別人也許覺得莫名其妙,但玩游戲的人就會覺得很正常。

無論如此,這都只是一種形式,這其實並不重要,它更大的作用是一種自我限定。一本學術史,究竟寫多少人合適?你寫兩百人也行,也五十個人也行,我覺得按點將錄這種限定,一百來人,比較適合,也更好處理一些。應該說,我是比較適合這種體裁,裡面既包括了一些八卦的內容,同時也有一首舊體詩,換作別人,大約不會像我這樣做,也可以說做不到。如果沒有這種包裝,可能出來就沒有這么有趣了。

南都:你用點將錄這種方式大張旗鼓地點評學術史,有沒有受到過主流學界的批評?

胡文輝:我覺得沒有真正像樣的批評。當然不主流的批評有很多。究竟該選哪些人物,在網上有些爭論。畢竟每個人的視野都有局限,我當然也有我的局限,只是我敢說,換了別人來說,局限會比我更大,偏見會比我更多。比如,裡面涉及上古的人比較多,人類學的比較多,這跟我的知識背景有關。有些人我實在不熟悉,比如宿白,有網上的朋友覺得應當用宿白代替鄒衡。但我對現代考古學史還算是熟悉的,鄒做夏商周考古,對我而言,他的貢獻是無人能及的,在他跟宿白之間,對我來說選擇是不需要考慮。其次就是排行,我覺得跟人選一樣,每個人對這些學者的評價都不一樣,你不可能強求對每個人的評價都有一個客觀的標准,這根本不現實。你至少要對書里一半的領域和人物都有所了解,才好來批評我。

南都:你會把《點將錄》歸納到你的學術著作這一塊嗎?

胡文輝:屬於學術研究的邊緣吧,還不能算是真正的學術著作,裡面也基本沒有發現什麼具體的重要問題。不過我對這些人還是有自己的一個整體看法的。換作某些專業的人,他對某一領域某一人物,書讀得比我多比我細,那樣的人肯定很多,但他未必總結得就比我好,有時你還得能有一個整體的視野來判斷這個人的位置,不僅要考慮他做的專業,還要考慮整個學術史的背景。

我關注的領域是比較雜的。這些領域,我不見得能深入多少,可能只是知道一些皮毛的,但知道一些皮毛也是很重要的。各個領域的皮毛都知道一點,才有可能形成一個整體視野。至少各個領域哪些人比較重要,我大體心裡有數。當然,對裡面很多人,我也沒法寫得更詳細了,對有些人,寫出巨著也不難,但對有些人,我也只有那麼多東西可寫了。要寫長一點的評傳我肯定是不行的。

南都:你在《點將錄》里也談到不少對學院派的批評。

胡文輝:在《點將錄》中對研究學術史的人有幾句評判。我還寫過一篇名為《為業余漢學喝彩》的文章,也談到這個問題。學院派確實有它的長處,它比較規范,相對來說也比較可靠,平均水平比較高。但學院派也有他們的問題,研究問題時很難跳出原有的框架,而業余選手則不那麼受框架的束縛。對業余的人而言,搞不好的話,那就什麼東西都做不出來;但如果搞得好,有時不僅能在話題上,在方法上都可能突破原有的框架。

有些人可能會很強調學院與業余的差別,但我覺得關鍵的不是學院還是業余,關鍵的就是你做得好不好。學術界就相當於是一個認證體系。這個認證體系,是屬於大學和研究所的,你在體系之外做研究,在獲得承認方面來說,確實會吃虧。如果你是學院訓練出的,符合它的規范,即使你寫的東西少一點,也沒發現什麼有意思的東西,但你依舊能夠當教授。因為你是從這個體系出來的,人家畢竟更容易信任他。至於體系之外的人,情況肯定就困難多了。

南都:學術之外,你的正職是報紙編輯,如何安排讀書和做研究的時間?

胡文輝:每個人肯定都想自己的時間越多越好了,不管你是不是做學問。做學問的時間當然越多越好了。但不管在學校或者什麼地方現在都一樣,都有其他的事情,在學校里也要上課、帶研究生、博士,也要花很多時間的。可能現在沒有什麼地方能夠百分之百做學問的。

我近年寫作都是利用周末,時間比較長,一般睡到中午,從下午開始。一般幾千字的文章我一兩天內能解決,但長的話,還是得有點意志力才行,像寫《陳寅恪詩箋釋》,我都忘了是怎麼寫出來的,不是一兩天的事,現在讓我寫話,也有精力的問題。寫東西一定是要勉強自己,不會說很輕松的。

南都:現在讀書的習慣是怎麼樣的?

胡文輝:有些書,你對這本書所涉及的領域比較熟悉,有時候只是它增加了一點東西,你是很容易看得出來的。看得多了也就不難了。或者說有時候你的判斷不見得准,但是也沒那麼多時間去細讀。現在,我只看我最感興趣的、最需要參考的部分,有一個取捨問題。

E. 校勘記的常用術語

常用的校勘術語,主要有四類: 凡屬底本明顯誤字,據校本或本書改正者,可記作:某 原作某,據某本(或某書某卷某篇,或本書某卷某篇)改。如《甲乙經》卷一第一精舍志,註:志:原作'氣',據《靈樞·本神篇》《太素》卷六殘篇改。
凡疑底本誤文,但諸本皆同,缺乏校改證據者,可記作:某 諸本同,疑為某之誤(或作:疑有誤)。如《六因條辨·春溫辯論》人生一小天地註:生,諸本同,疑為'身'之誤。
凡屬原書作者引文有誤者,一般不改,只於校記中說明,可記作:某某 當是作者記誤。如《六因條辨·陰證八難》:《內經》所謂益火之源,以消陰翳也。註:《內經》所謂:按下文原系《素問·至真要大論》王冰注語,非《內經》原文,當是作者記誤。 凡屬底本明顯脫文,據校本增補者,可記作:某 原脫,據某本或某書某卷某篇補。如《針灸甲乙經校注》卷三第八風門,一名熱府註:一名,原脫,據《外台》卷三十九、《千金》卷二十九、《銅人》卷四及前後文例補。
凡疑底本有脫文,雖未據補但有傾向性意見者,可記作:某 此後某本或某書某卷某卷有某字,疑脫或當補。如《素問·陰陽離合論》:陽明根起於厲兌。註:厲兌,此後《靈樞·根結篇》、《太素·陰陽合》均有'結於顙大'四字,據此前太陽文例,疑脫。《素問·刺志論篇》氣虛身熱,此謂反也。新校正雲:按《甲乙經》雲:氣盛身寒,氣虛身熱,此謂反也。當補此四字。
凡校本多出的文字,尚難判斷是否為脫文時,可記作:某:此後某本或某書某卷某卷有某字。如《小兒葯證直訣·瘡疹候》:不可妄下及妄攻發。註:發:此下聚珍本有'此辛涼調之'五字。 凡屬明顯衍文,據校本刪者,可記作:某 此後原衍某字,據某本或某書某卷某篇刪。如《針灸甲乙經》卷一第一:肝,悲哀動中則傷魂。註:肝:此後原衍'氣'字,據《靈樞·本神篇》、《太素》卷六殘篇及余臟文例刪。
凡底本字多,而疑為衍文者,可記作:某 某本或某書某卷某篇無,疑衍。如《針灸甲乙經校注》卷二第一:人經不同,絡脈異所別也。註:別也,《太素》無。按此段文字有韻,所與上下'下'相協,皆上古音魚韻平聲,故'別也'二字疑衍。
凡底本字多,而難以判斷是否為衍文者,可記作:某 某本或某書某卷某篇無。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厥氣上行,滿脈去形。註:厥氣上行,滿脈去形:《甲乙經》卷六第七同。《太素》卷三殘篇無。 凡底本字倒,據別本或別書乙正者,可記作:某某 原作某某,據某本或某書某卷某篇乙正。如《甲乙經》卷一第一:節陰陽而調柔剛。註:柔剛,原作'剛柔',於韻不合。據《太素》卷六首篇及《靈樞經》乙正。
凡底本文句倒錯,據別本或別書改正者,可記作:某某 原在某某句下,據某本或某卷某篇移改。如《甲乙經》卷五第一下:八八,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註:天癸竭,精少,腎臟衰,形體皆極 此12字原在'肝氣衰,筋不能動'句下,據《素問紹識》丹波元堅之說移此。
凡底本與校本字句倒置,而疑為底本有誤者,可記作:某某 某本或某卷某篇作某某,疑倒。如《素問·奇病論》:亦正死明矣。註:亦正死明矣 《甲乙經》卷九第十一作'亦死證明矣'。疑'正死'二字互倒。 凡底本與校本的異文並存,但無法判斷異文孰是孰非者,可記作:某某 某本或某書某卷某篇作某某。如《太素·陰陽雜說》:肝至懸絕九日死。註:有本為十八日。
凡諸本不同,難定是非者,可記作:某某 未詳。如《太素·氣府》:督脈氣所發者二十六穴,項中央三,大椎以下至尻二十節間各一,骶下凡二十一節,脊柱法。註:《明堂》從兌端上項,下至瘖門,有十三穴,大椎以下,至骶骨長強,二十節,有十一脈,凡二十四穴,督脈氣所發。與此不同,未詳。
凡底本與校本的異文並存,可以提出傾向性意見者,可記作:某某,某本或某書某卷某篇作某某,義勝(或義長、於義較長)。如:《甲乙經》卷一第一:精氣並於脾則飢。註:飢:原校雲:'一作畏'。《醫學綱目》:'畏,當作思。'據上下文例,作'思'義勝。 凡影響文義理解的避違字,應出校說明。為避免校記過多,可在敘、跋或點校說明中指出,不必一出校。
凡作者引用具體史實或人名、地名、年代記載有誤,不改原文,出校記說明。

F. 古典文獻學對學習中國書畫鑒賞的意義

《摘抄》
[摘 要] 本文談了兩個問題,一是對中國古典文獻學學科內涵的認識。該學科是在目錄學、版本學、校勘學等傳統學科的基礎上,吸收現代文獻學理論與方法而形成的學科。其內涵包括以下層次:傳統的「小學」層面;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柢之書,即中國文化元典;歷史地理學和官職等;在此基礎上,才進入各個歷史階段、各種體裁的專門研究。二是研究中國古典文獻學、培養古典文獻學專業研究生的體會。首先要熱愛本專業,認識所從事專業的重要性。該學科是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學科,一定要通過古籍整理的實踐培養研究生。
關鍵詞]古典文獻學 學科內涵 研究生培養
我校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點是1998年5月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評審批準的。因為我參加了本學位點申報的全過程(1994、1996、1998共申報過三次,第一次主要由霍旭東教授負責,第二次、第三次主要由我負責),連續三年在本專業招收研究生,不僅對本學位點很有感情,而且也對古典文獻學學科專業進行了比較深入的思考。現在把這些不成熟的想法寫出來,與領導、同行、及相關專家共同討論。
一、對中國古典文獻學學科內涵的認識
中國古典文獻學是一門既古老、又年輕的學科。說它古老,是因為它涉及的內容是中國古代文化典籍,而對古代文化典籍的研究,太遙遠的不說,從孔老夫子序《書》、記《禮》、正《樂》、訂《詩》、解《易》、作《春秋》算起,少說也有兩千五六百年的歷史了。但是中國古代文獻學家大多偏重於實踐,不重視理論的探討,所以除了唐初劉知幾《史通》、清代章學誠《文史通義》《校讎通義》等少數幾部帶有理論探討性質的著作之外,最早的文獻學理論著作要算鄭鶴聲出版於1933年的《中國文獻學概要》(商務印書館)。但作為一門學科體系的確立,才是近二十年的事。所以它的內涵到底是什麼,各家的認識並不一致,這一點,我們從全國高校研究生招生目錄的古典文獻學專業方向設置方面可以大致了解。
正因為古典文獻學是有關中國古代文化典籍的研究與整理的學科,因此與古代文化各個分支的研究都有密切的關系,比如中國古代文學、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古代哲學、中國古代史學、考古學等學科的研究內涵都與中國古典文獻學有重合的部分。但是既然是一門獨立的學科,它一定有自己獨特的內涵。
我的理解,中國古典文獻學是在目錄學、版本學、校勘學等傳統學科的基礎上,吸收現代文獻學理論與方法而形成的學科,它為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古代文學以及其它涉古學科提供有關典籍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文獻處理方法。所以它更測重「橫」的規律的探討,而不是像古代文學那樣更重視「史」的規律的研究。 就其內涵的層次而言,至少包括以下層次:第一是傳統的「小學」層面,即目錄、版本、校勘,文字、音韻、訓詁,這是古典文獻學的基礎。第二層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根柢之書,即中國文化元典,像《尚書》《周易》《詩經》《左傳》《老子》《論語》《莊子》《孟子》《荀子》《楚辭》等。第三是歷史地理學和官職等,呂思勉曾說,歷史地理學和官職之學是研究中國學問的兩把鑰匙。在此基礎上,才進入各個歷史階段、各種體裁的專門研究。第四層是古典文學研究的基礎學科,包括:古典文學基本資料的整理,如文學作品總集、歷代作家別集的校點、箋注、輯佚、新編;作家、作品基本史料的整理研究,如撰寫作家傳記、文學活動編年、作品系年、以及寫作本事、流派演變的記述與考證等;基本工具書的編纂,如古代文學家辭典、文學書錄、詩詞曲語詞辭典、戲曲小說俗語辭典、文學典籍專書辭典、斷代文學語言辭典等。這些研究是各類專題研究賴以進行的基本條件,具有相對的長期穩定的特點。
中國古典文獻的內容如此之多,而且都是專門之學,一個人當然不可能樣樣精通。即使那些通人碩儒也是學有專攻的。但是在個人專門從事的學科方向上,力求「辨彰學術,考鏡源流」,能夠處於較前沿的境地。所以,作為濃縮了中國古典文獻學各層次知識的《古典文獻學》這門課,應當是碩士研究生的理論必修課。學習這門課的目的,就是要關注、跟蹤相關學科的進展情況。這樣,在自己的研究過程中,涉及到某一方面的問題,可以知道到哪裡去尋找最重要、最權威的資料。
二、研究中國古典文獻學、培養古典文獻學專業研究生的體會
首先要熱愛本專業、了解學習本專業的意義。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形勢下,專業和經濟效益關系十分密切。申請科研立項,申請經費資助,申報科研獎勵,幾乎每一項填表工作都有「能否創造經濟效益」的問題。對研究學習古典文獻學專業的人來說,遇到這類表格,往往十分尷尬,不知不覺當中,對自己所從事的專業的意義產生了懷疑,減少了學習的信心。所以,應當給同學講清楚,對於一個民族來說,傳統是它的根。傳統典籍,則是傳統文化的載體。因而傳統文化的研究是一項尋求民族之根、築造民族靈魂的偉大工作,它是社會主義新文化大廈的基礎。中華民族,歷經數千年而其文明傳承沒有間斷,民族文字、民族典籍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甚至是決定性的作用。試想,如果我們用的不是方塊表義漢字,而是拼音文字,那麼,我們面對粵語寫的小說、吳語寫的詩歌、閩南語寫的散文等,恐怕只有經過九曲重譯才能略知其大意一二。在這種情況下,有人說我們都是炎黃子孫,我們都是一個民族,那是無法理解的。 中國古典文獻學是實踐性很強的學科,所謂實踐性強,主要指的在大量閱讀原典基礎上的整理實踐。理論再多,那怕講的頭頭是道,不親自拿著古籍字酌句斟,午夜篝燈,殘宵不倦,最終只能是紙上談兵。所以,碩士研究生期間,在老師的指導下,認真仔細地校勘一些古籍,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使研究生沉潛到典籍的最低處,了解它生成的最細微因素,就如同從事生物研究者對其研究對象進行細胞解剖一樣。
當然,中國古典文獻學並不排斥理論,實際上,沒有理論,我們面對的古籍只能是一盤散沙。聚沙成塔是理論的偉大魔力。當前的中國古典文獻學界,理論的建樹處於低谷。古典文獻學的學習和研究應當努力擺脫對一切現成理論的依傍,盡量從材料中發現問題。研究者應當沉潛於史料的寶藏之中,並將其上升到理論高度,提煉出理論結晶。研究的靈感應當來自典籍本身,不是用實證去證實現成的理論,而是從大量的古籍整理實踐中提煉出自己的理論。

最後,我再說幾句學術規范問題。三年前,我曾寫過一篇短文,題目是《對傳統文化研究的若干思考》,發表在《西北師大報》第152期上。其中講到我對學術規范的的理解:「所謂學術規范,是指在該研究領域中,任何人必須遵守長期研究所形成的習慣,即老老實實,不得嘩眾取寵,不自誇自大,也不隨意貶低別人。尊重別人的研究成果,使用若受到啟發,必須說明出處。總之,學術研究自身具有崇高的道德內涵,因此它當然研究者有與之相適應的精神狀態和學術良心。」現在看來,對剛剛進入學術領域的研究生講清學術規范,讓他們在從事學術研究的初期即嚴格遵守學術規則,顯得尤為重要。因為一段時間以來,學術界關於學術腐敗、學術規范、學風建設等問題的討論,引起了學者們甚至全社會的關注和積極參預與。這一方面反映了中國學術的發展逐漸走向成熟,另一方面也確實暴露出中國學術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腐敗問題,比如抄襲、剽竊、拼湊、製造學術泡沫等,嚴重損害了學術事業崇高、神聖的形象和聲譽。
我的理解,中國古典文獻學是在目錄學、版本學、校勘學等傳統學科的基礎上,吸收現代文獻學理論與方法而形成的學科,它為漢語言文字學、中國古代文學以及其它涉古學科提供有關典籍的基本理論知識和文獻處理方法。所以它更測重「橫」的規律的探討,而不是像古代文學那樣更重視「史」的規律的研究。

綜合傳統文獻學與現代文獻學的性質與內容,
概而言之,中國古典文獻學是綜合運用版本、校勘、目錄、注釋、考證、辨偽、輯佚、編纂、檢索等方面的理論與方法,科學地分析、整理、研究中國古代文獻,進而探討古代文獻的產生、分布、交流和利用的規律,並總結對古代文獻進行分析、整理、研究工作的規律與方法的學科。 分而析之,中國古典文獻學大致包括以下分支,即:古典文獻形態學、古籍版本學、古籍校勘學、古籍目錄學、古籍注釋學、古籍考證學、古籍辨偽學、古籍輯佚學、古籍編纂學、古籍檢索學。

G. 從事校勘應該具備哪些基礎知識比如文史知識,天文知識這類的。古典文獻學內容。

統計

H. 從事校勘需要具備哪些基礎知識

校勘

中國古籍整理的一種方法。校是查校古書中文字的異同,勘是勘正古書流傳過程中出現的錯誤。中國古籍大部分是刊刻本,小部分是手抄本,故難免產生文字上的訛誤、缺漏 、增添、顛倒等情況。校勘有4種方式:① 對校。用同一種書較早的本子與其他本子對讀,遇有不同處,即注出來,其主旨在校異同,不校是非。②本校。以同一部書前後互證,指明其後文字或記載的異同,並進一步判斷其正誤。③他校 。以其他有關的書籍對照本書。④理校。凡無其他本子可以依據,或數本互異,無所適從,就憑校者的學識,據理判明其正誤。

校勘,指利用同一書籍的不同版本和有關資料,通過比較核對和分析推理,發現並糾正古籍在流傳過程中發生的錯誤。校,原指古代囚具,即刑枷。《說文》雲:"校,木囚也。"如《易經·噬嗑》:"何(荷)校滅耳。"即奴隸肩負刑枷遮掩兩耳。刑枷有約束犯人之義,從而引申為考核。如《漢書·食貨志上》:"京師之錢累百巨萬,貫朽而不可校。"考核文字也稱為校。如駱賓王《帝京篇》:"校文天祿閣。"

勘,有復核審定的意思。《說文新附》:"勘,校也。"《玉篇》:"勘,覆定也?quot;可見,勘與校是近義詞。也有人認為,勘字古亦作"刊"。《玉篇》:"刊,削也,定也,除也。"古人寫字於竹簡,如有錯誤,則用刀削除改正,然後成為定本,故"刊"有削除復定之義。應劭《風俗通義》雲:"劉向為孝成皇帝典校書籍二十餘年,皆先竹書,為易刊定。"後世習於"刊"為刊削之義,故將"刊"與"勘"分開,刊指刻書言,勘指定書言。

校勘一詞合用,首見於齊梁(南北朝)時期,如《沈休文集》雲:"宜選史傳學士諳究流品者,為左民郎、左民尚書,專典校勘。"此指廣義校勘,包括今之目錄、版本、校勘等內容。至唐宋時期,校勘一詞應用漸多,詞義則多轉為狹義,如宋·歐陽修《文忠集·春秋繁露》雲?quot;予在館中校勘群書,見有八十餘篇,然多錯亂重復。" 主要指校正文字而言。

校勘,古又稱校讎或讎校。讎(chóu 仇),《說文》:"猶〓(yīng英)也。""〓,以言對也。"《正字通》:"言相讎對也。"《韻會》:"猶校也。謂兩本相復校,如仇讎也。"由此可知,讎,本義為以言對答,以後逐漸引申,遂與校字義近,而用於校核文字。

I. 校勘的校勘方法

陳垣總結的校法四例,即校勘常用的四種方法。
(1)對校法。即以同書之祖本或別本對校,遇不同處,則注於其旁。劉向《別錄》所謂「一人持本,一人讀書,若冤家相對」者,即是此法。這是最基本的,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優點是還祖本以本來面目,缺點是比較死板,其主旨是只校異同,不校是非,只要與祖本相異,即照祖本改正。
對校法的底本選擇,最佳者為祖本。祖本即是原稿的寫定本。歷來各本都是從它直接或間接傳抄刊刻出來的。原稿不存,其次是初刻本。這就是校勘珍貴宋元舊刊的原則。底本確定後,再考查所用對枝本與祖本的淵源遞增關系,校記異同作區別對待。與祖本同源之對枝傘主要作參答,與根本不同源之本的異同為校記重點,這樣才能使校記簡潔。
(2)本校法。即以本書前後行文互校互證,以決擇其異同,校正訛誤。此法適於孤本自校。但如古籍不出一手或史源不同,則不能本校。先秦古籍大多非一時一人之所作,則不能本書前後自校。《6tZ》先秦部分多用舊文,西漢部分多用檔案,且又為父子相共之作,就不能用本校法統一異同。前人用本校法取得顯著成績的宋吳經的《新唐書糾謬》和清汪輝祖的《元史本證》。其所糾謬可視為史學研究,但不能據此去改動原錯:因校勘是恢復祖本原貌,而不是替原作者改錯。
(3)他校法。即以他書校本書。凡本書內容有采自前人者,可以前人之書校之,有為後人所引用者,可以後人之書校之,其史料有為同時之書所並載者,可以同時之書校之。此法用力較勞,范圍較廣,非有較深閱歷者,難以運用。
在他校中尤需注意,古人引書不嚴謹,常有刪節和改動,又類書、古許皆經過轉手,摘引亦多不嚴謹。除非大誤或有版本根據,一般不宜以他書校改本錯,可以備列異同寫入校勘記以供參考。
(4)理校法。即在無祖本或他本可據,或數本互異,無所適從之時,以道理定是非的校勘法。這種方法最難,也最容易出錯誤。陳垣說:「最高妙者此法、最危險者亦此法。」
校勘之事,看似雕蟲小技,彷彿人人可為,實則確非易事,它要求從事校勘之人,應具有全面的文化史知識和深厚的文獻學功底,才能做好。

J. 校勘記的撰寫原則

校勘記是記錄校勘內容與成果的文字,古人又名異文、考異或辨證、辨誤。其撰寫目的,一則說明校改的依據和理由,增加校本的可信性;二則備列異同,供讀者分析選擇。撰寫校勘記,是校勘工作中的重要一步。校勘的成果能否很好地反映出來,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校勘記的撰寫水平。
校勘的目的和體裁不同,出校的數量與校勘記的撰寫方法亦各不相同。但總的說來,應遵循以下原則:①凡改動底本上的任何一個字,包括誤字、脫文、衍文、倒文等,均一律出校記;②雖不改動原文,但若校出的異文有參考價值,如其義兩通,或多歧可存異者,亦應出校記說明。③凡作者引書或引事有誤,雖不可改動原文,但要出校記說明其誤。④凡作者避本朝名諱或家諱者,一律不改,但對影響文義理解者應出校記說明。⑤各本之間的異體字、通假字、古今字、俗寫字,一般不出校。⑥根據校書的目的和讀者群的不同,一般普及性著作的出校應精少簡明,研究性著作的出校應廣博深透。
校勘記的撰寫,並非是簡單地分條過錄的工作。首先必須做到出校精要。這就需要對校勘所得進行分析歸納,對異文疑誤有所刪汰,從而確定哪些異文疑誤必須注出,對異文的質量和疑誤的價值進行恰當的估量,存精去蕪,得要而出,以免羅列無遺,煩瑣無用。異文都是有版本出處的,或出他本,或出他書。習慣上估量異文的質量,大多看版本是否為古本善本,是否為名家校本。其次必須對校記的行文進行加工。校記在行文上,宜用精練准確,簡明扼要。所以,在撰寫校記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①提校之文不宜過長。一般只提記需要校勘的字詞或文句。如《中醫古籍整理點校本編輯體例、抄寫規格和標點注意事項》雲:校勘、訓詁提示的字句,均不加引號。校勘記只提示與校勘有關的字數,不必提示文句。提示字句之下或後空一格,寫注文或校記。提示語句過長者,中間可用刪節號》。 ②據校者應標記其名稱,版本或書名較長者宜採用簡稱,篇卷名稱過長者宜用卷次或篇次稱引。如《甲乙甲乙經》卷之一五臟大小六府應候第五,可記作:《甲乙》卷一第五。③行文時要注意文字精練,用詞准確。多採用淺近的文言撰寫,用語力求規范,盡量使用校勘術語。
完整的校記,在內容上應包括校、證、斷三個部分。所謂校,是指運用多種校勘方法通過比勘得到的異文或疑誤;所謂證,是指校者對異文、疑誤進行的分析論證;所謂斷,是指校者對是非正誤的判斷。如《針灸甲乙經校注》卷二第一:雷公問曰:禁脈之言,凡刺之理,經脈為始,願聞其道。注雲:禁脈,原作禁脈,《靈樞》同。正抄本及《太素》均作禁服。《類經》卷七第一註:'脈,當作服。即本經禁服篇。'《靈樞發微》:'按禁脈當作禁服。本經第四十八禁服篇雲:凡刺之理,經脈為始,營其所行,知其度量,內刺五臟,外刺六府。則此篇數語,乃出於禁服篇也。'按據以上諸者,當以作禁服為是。禁服,亦古醫書也。《靈樞》引非一處,故據改。此段校文,包括了校、證、斷三個部分。但在實際撰寫的過程中,校記的內容可因校書的目的和讀者對象的不同而異,不必三者悉具。一般說來,面向普通讀者的校記宜簡要,考證宜少;面向研究者的校記宜詳明,考證宜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