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建築工程中基礎的分類有哪些
從基礎的材料及受力來劃分,可分為剛性基礎、柔性基礎。從基礎的構造型式,可分為條形基礎、獨立基礎、筏形基礎、箱形基礎、樁基礎等。下面介紹幾種常用基礎的構造特點。
1、條形基礎:
當建築物上部結構採用牆承時,基礎沿牆身設置,多做成長條形,這類基礎稱為條形基礎或帶形基礎。
2、獨立基礎:
當建築物上部結構採用框架結構或單層排架結構承重時,基礎常採用方形或矩形的獨立式基礎,這類基礎稱為獨立式基礎或柱式基礎。
3、筏板基礎:當建築物上部荷載大,而地基又較弱,這時採用簡單的條形基礎已不能適應地基變形的需要,通常將牆或柱下基礎連成一片,使建築物的荷載承受在一塊整板上成為筏板基礎。
4、箱形基礎:當板式基礎做得很深時,常將基礎改做成箱形基礎。箱形基礎是由鋼筋混凝土板、頂板和若干縱、橫隔牆組成的整體結構。
5、樁基礎:
樁基礎由基樁和連接於樁頂的承台共同組成。若樁身全部埋於土中,承台底面與土體接觸,則稱為低承台樁基。
高層建築中基礎工程的地位:
基礎是高樓正常使用和穩定與安全的根本。高層建築基礎工程需要保證建築物具足夠的穩定性,同時要求基礎和地基具有足夠的剛度使沉降和傾斜控制在允許的范圍內。因此高層建築基礎工程設計與施工的情況更復雜,難度更大,技術要求更高更嚴、責任更重。
由於它的高、重、大、深的特徵,一旦考慮不周或處理不當,將導致遠比一般多層房屋更為嚴重的不良後果。輕則產生難以糾正的過大沉降、傾斜和不均勻沉降,造成結構局部損壞或幾乎永久地影響使用功能和美觀;重則導致整個建築的傾覆或破壞,造成比一般多層房屋大許多倍的經濟損失。
例如,上海某賓館,地基為深厚軟土,採用振沖碎石樁加固地基,箱型基礎。由於這種加固方法在軟土中的設計理論尚不夠成熟,對施工質量與加固效果還缺乏完善的檢測手段,加之承包商施工管理不嚴,偷工減料,致使該建築物建成後產生不能允許的沉降與傾斜。
裙房局部擠壓損壞,不得不採取昂貴的地基加固措施。又如南美洲某大廈,設計時未查明地質情況,樁長不足,未達到堅硬土層,樁基承載力也不足,結果當結構施工到頂尚未裝修時便開始傾斜,幾天後,一夜之間整個大樓傾覆於地面。
Ⅱ 建築基礎類型有哪些
建築基礎類型有條形基礎,獨立柱基礎,孔樁基礎,筏板基礎,箱型基礎等。
Ⅲ 基礎有哪些類型, 在高層建築或則土質不好的情況下採用什麼基礎形式
基礎的類型:條形基礎、獨立基礎、井格式基礎、筏形基礎、樁基礎、箱形基礎。
在高層建築或則土質不好的情況下一般採用筏形基礎、箱型基礎、樁基礎這幾種基礎形式。
基礎構造形式的確定隨建築物上部結構形式、荷載大小及地基土質情況而定。在一般情況下,上部結構形式直接影響基礎的形式,當上部荷載增大,且地基承載能力有變化時,基礎形式也隨之變化。
(3)有哪些基礎類型擴展閱讀:
條形基礎
當建築物上部結構釆用磚牆或石牆承重時,基礎沿牆身設置,多做成長條形,這種基礎稱條形基礎或帶形基礎。所以,條形基礎往往是磚石牆的基礎形式。
獨立基礎
當建築物上部結構採用框架結構或單層排架及門架結構承重時,其基礎常採用方形或矩形的單獨基礎,這種基礎稱獨立基礎或柱式基礎。獨立基礎是柱下基礎的基本形式。當柱採用預制構件時,則基礎做成杯口形,然後將柱子插入、並嵌固在杯口內,故稱杯形基礎。
井格式基礎
當框架結構處在地基條件較差的情況時,為了提高建築物的整體性,以免各柱子之間產生不均勻沉降,常將柱下基礎沿縱、橫方向連接起來,做成十字交叉的井格基礎,故又稱十字帶形基礎。
筏形基礎
當建築物上部荷較大,而所在地的地基承載能力又比較弱,這時採用簡單的條形基礎或井格式基礎已不能適應地基變形的需要時,常將牆或柱下基礎連成一片,使整個建築物的荷載承受在一塊整板上,這種滿堂式的板式基礎稱筏式基礎。
樁基礎
當建築的上部荷載較大時,需要將其傳至深層較為堅硬的地基中去,會使用樁基礎。樁基的形式很多,在此不一一贅述。由若干樁來支承一個平台,然後由這個平台托住整個建築物,這叫做樁承台。樁基礎多數用於高層建築或土質不好的情況下。
箱形基礎
箱形基礎是由鋼筋混凝土的底板、頂板和若干縱橫牆組成的,形成空心箱體的整體結構,共同來承受上部結構的荷載。箱形基礎整體空間剛度大,對抵抗地基的不均勻沉降有利,一般適用於高層建築或在軟弱地基上建造的上部荷載較大的建築物。當基礎的中空部分尺度較大時,可用作地下室。
Ⅳ 地基的基礎種類有哪些
地基的按類型可分為如下兩類:
建築基礎按所用材料可分為:"磚基礎,毛石基礎,灰土基礎,混凝土基礎及鋼筋混凝土基礎"。
按外形分類:基礎按外形可分為"條形基礎,獨立基礎,筏形基礎,箱形基礎,樁基礎"。
Ⅳ 地基基礎有哪些類型各適用於什麼條件
基礎形式主要有:
1.岩石嵌固基礎
該基礎型式適用於覆蓋層較淺或無覆蓋層的強風化岩石地基,其特點是底板不配筋,基坑全部掏挖。上拔穩定,具有較強的抗拔承載能力。
需要時,可將主柱的坡度設置與塔腿主材坡度相同,以減小偏心彎矩,還可省去地腳螺栓。由於該基型充分利用了岩石本身的抗剪強度,混凝土和鋼筋的用量都較小,同時減少了基坑土石方量,澆制混凝土不需要模板,施工費用較低。
2.岩石錨桿基礎
該基型適用於中等風化以上的整體性好的硬質岩。該基礎型式是在岩石中直接鑽孔、插入錨桿,然後灌漿,使錨桿與岩石緊密粘結,充分利用了岩石的強度,從而大大降低了基礎混凝土和鋼材量。但岩石錨桿基礎需逐基鑒定岩石的完整性。
3.掏挖基礎
該基型分全掏挖和半掏挖兩種,適用無地下水的硬塑粘性土地基。在基坑施工可成型的情況下,開挖基坑時不擾動原狀土,避免大開挖後再填土。基礎承受上拔荷載時,原狀土的內摩擦角和凝聚力得以充分發揮作用。這種基礎型式也顯示了較高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根據以往工程的統計,由於各線路地質條件的不同等原因,採用全掏挖基礎比用階梯型基礎節約鋼材和混凝土分別為3~7%和8~20%。掏挖基礎有直柱式和斜插式兩種型式。斜插式掏挖基礎將主柱的坡度設置與塔腿主材坡度相同,減小了基礎水平力產生的偏心彎矩,還可省去地腳螺栓
4.階梯型基礎
該基礎是傳統的基礎型式,適用各類地質、各種塔型,其特點是大開挖,採用模板澆制,成型後再回填土,利用土體與混凝土重量抗拔,基礎底板剛性抗壓,不配鋼筋。由於階梯型基礎混凝土量較大,埋置較深,易塌方及有流砂地區難以達到設計深度,因此在此類地區應盡量少用。
5.大板基礎
大板基礎的主要設計特點是:底板大、埋深淺、底板較薄,靠底板雙向配筋承擔由鐵塔上拔、下壓和水平力引起的彎矩和剪力,主柱計算與階梯基礎相同。與階梯基礎相比,埋深淺,易開挖成形,混凝土量能適當降低,但鋼筋量增加較多。與灌注樁相比,在軟弱地基中應用較為廣泛。它施工方便,特別是對於軟、流塑粘性土、粉土及粉細砂等基坑不易成型的塔位。設計時,對底板的高厚比應進行一定的控制(懸臂長度:底板厚<3:1)不足時可在主柱下增加台階,以減少板的懸臂長度和底板厚度,為了減小混凝土量,主柱中心與底板中心設置偏心,抵消水平彎矩,達到減小底板及配筋的效果。大板基礎設計時應控制沉降及不均勻沉降,對轉角塔及負荷較大的直線塔進行地基沉降變形驗算,施工時應盡量少擾動地基土,清除開挖的全部浮土並做好墊層,必要時使用塊石灌漿。
6.斜插板式基礎
該基礎的主要特點是基礎主柱坡度與塔腿主材坡度一致,塔腿主材角鋼直接插入基礎混凝土中,使基礎水平力對基礎底板的影響降至最低。在正常條件下,基礎土體上拔穩定、下壓穩定和基礎強度計算可忽略水平力的影響。與大板基礎相比,由於偏心彎矩大大減小,下壓穩定控制的基礎底板尺寸可相應減小,從而降低了混凝土量和底板配筋量。由於省去了塔座板和地腳螺栓,其鋼材的綜合指標降低了25%左右。
斜插板式基礎在平原、河網地區使用較多,其最大優點就是節省基礎材料,施工較為方便。其缺點是施工精度要求高。對於高壓縮性軟弱土地區,其基礎底面地基處理一定要重視基礎墊層和基坑排水,並應嚴格按照有關規定執行。因為一旦發生擾動基底軟土或排水不及時,就可能引起基礎的不均勻沉降,再很難進行處理。
7.灌注樁基礎
對於地質條件為流塑、地基持力層較深且基礎作用力較大的耐張塔或直線塔,使用鑽孔灌注樁基礎是設計中廣泛採用的一種方法。它主要靠樁周與土的摩擦力和樁端承載力承擔基礎上拔力和下壓力,施工方便,安全可靠。缺點是施工費用較高。
8.聯合基礎
聯合基礎主要適用於基礎根開較小且基坑難以開挖、板式基礎上拔土體重疊的軟弱土塔位,其設計特點是埋深較淺,四個基礎整體澆制,靠基礎底板上面的縱、橫向加勁混凝土梁承擔由基礎上拔力、下壓力和水平力引起的彎矩,底板與縱、橫向加勁肋配筋,整體性好。缺點是基礎材料用量較大,施工較為煩瑣,設計不易成系列。
9.復合式沉井基礎
復合式沉井基礎是針對地下水位較高的軟土地基,尤其是容易產生「流砂」現象的軟土地基的一種新型的基礎型式。復合式沉井基礎是由上、下兩部分組成:上部分是方型台階基礎,下部是環形鋼筋砼沉井,沉井頂端露出鋼筋埋入台階基礎連成整體。基礎的埋深在4m左右,沉井筒直徑為2.5m左右,從基礎深寬比來看(一般為1.5左右),仍屬於淺基礎。
Ⅵ 按基礎的構造形式分類,基礎有哪些類型
按構造形式可分為條形基礎、獨立基礎、滿堂基礎和樁基礎。
1)條形基礎:當建築物採用磚牆承重時,牆下基礎常連續設置,形成通長的條形基礎。
2)獨立基礎:當建築物上部為框架結構或單獨柱子時,常採用獨立基礎;若柱子為預制時,則採用杯形基礎形式。
3)滿堂基礎:當上部結構傳下的荷載很大、地基承載力很低、獨立基礎不能滿足地基要求時,常將這個建築物的下部做成整塊鋼筋混凝土基礎,成為滿堂基礎。按構造又分為筏形基礎和箱形基礎兩種。
4)樁基礎:當建造比較大的工業與民用建築時,若地基的軟弱土層較厚,採用淺埋基礎不能滿足地基強度和變形要求,常採用樁基。
樁基的作用是將荷載通過樁傳給埋藏較深的堅硬土層,或通過樁周圍的摩擦力傳給地基。按照施工方法可分為鋼筋混凝土預制樁和灌注樁。
(6)有哪些基礎類型擴展閱讀
基礎承受著房屋的全部荷載,因此基礎應具有足夠的強度,才能穩定地把荷載傳給地基,同時基礎應滿足耐久性要求。如果基礎先於上部結構破壞,檢查和加固都十分困難,而且還會影響房屋建築的使壽命。
基礎的埋置深度由室外設計地面到基礎底面的距離,叫做基礎的埋置深度。基礎的埋深大於5m時,稱為深基礎。基礎的埋深不超過5m時,稱為淺基礎。
地基土凍脹時,會使基礎隆起,冰凍消失又會使基礎下陷,久而久之,基礎就會被破壞。基礎最好深埋在冰凍線以下200mm。濕陷性黃土性地基遇水會使基礎下沉,因此基礎應埋置深一些,避免被地表水浸濕。
無筋基礎的材料都具有較好的抗壓性能,但抗拉、抗剪強度都不高,為了使基礎內產生的拉應力和剪應力不超過相應的材料強度設計值,設計時需要加大基礎的高度,其基礎的寬高比必須符合規范要求。因此,這種基礎幾乎不發生撓曲變形,故習慣上把無筋基礎稱為剛性基礎。
Ⅶ 按基礎的構造形式分類,基礎有哪些類型
1、條形基礎
當建築物採用磚牆承重時,牆下基礎常連續設置,形成通長的條形基礎。其基礎長度遠遠大於寬度的一種基礎形式,形狀猶如連續帶形,因此也稱帶形基礎。
適用范圍:適用於多層民用建築和輕型廠房。
2、獨立基礎
一般是用來支承柱子的,按基礎截面形式又分為台階式(或階梯形)基礎,錐形基礎,杯形基礎。
適用范圍:當建築物上部結構采
3、樁基礎
通過承台把若干根樁的頂部聯結成整體,共同承受動靜荷載的一種深基礎。
適用范圍:當建造比較大的工業與民用建築時,若地基的軟弱土層較厚,採用淺埋基礎不能滿足地基強度和變形要求,常採用樁基。
用框架結構或單層排架結構承重時,在地質條件允許的條件下採用獨立基礎。當建築物上部為框架結構或單獨柱子時,常採用獨立基礎。(若柱子為預制時,則採用杯形基礎形式)
4、滿堂基礎
當上部結構傳下的荷載很大、地基承載力很低、獨立基礎不能滿足地基要求時,常將這個建築物的下部做成整塊鋼筋混凝土基礎,成為滿堂基礎。
(滿堂基礎按構造又分為筏形基礎和箱形基礎兩種。)
5、筏形基礎
由底板、梁等整體組成。筏形基礎形象於水中漂流的木筏。
筏形基礎又稱筏板基礎,分為平板式筏基和梁板式筏基,平板式筏基支持局部加厚筏板類型;梁板式筏基支持肋樑上平及下平兩種形式。一般說來地基承載力不均勻或者地基軟弱的時候用筏板型基礎。而且筏板型基礎埋深比較淺,甚至可以做不埋深式基礎。
適用范圍:一般用於高層框架、框剪、剪力牆結構,當採用條形基礎不能滿足地基承載力要求時,或當建築物要求基礎有足夠剛度以調節不均勻沉降。是目前採用比較廣泛的一種基礎形式。
5、箱形基礎
由底板、頂板、鋼筋混凝土縱橫隔牆構成的整體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
適用范圍:當筏形基礎埋深較大,並設有地下室時,為了增加基礎的剛度,將地下室的底板、頂板和牆澆製成整體箱形基礎。箱形的內部空間構成地下室,具有較大的強度和剛度,多用於高層建築。
(7)有哪些基礎類型擴展閱讀:
按使用材料
1、灰土基礎——是由石灰、土和水按比例配合,經分層夯實而成的基礎。
適用范圍:灰土基礎適合於5層和5層以下、地下水位較低的砌體結構房屋和牆體承重的工業廠房。
灰土基礎的厚度與建築層數有關。4層及4層以上的建築物,一般採用450mm;3層及以下的建築物,一般採用300mm,夯實後的灰土厚度每150mm稱「一步」灰土,300mm可稱為「兩步」灰土。
2、磚基礎——以磚為砌築材料,形成的建築物基礎。
適用范圍:是我國傳統的磚木結構砌築方法,現代常與混凝土結構配合修建住宅、校舍、辦公等低層建築。
3、毛石基礎——是用強度等級不低於MU30的毛石,不低於M5的砂漿砌築而形成。
適用范圍:毛石基礎的 抗凍性 較好,在寒冷潮濕地區可用於6層以下建築物基礎。
混凝土基礎——是以混凝土為主要承載體的基礎形式,分無筋的混凝土基礎和有筋的鋼筋混凝土基礎2種。
4、鋼筋混凝土基礎——同上。
基礎是指建築物地面以下的承重結構,如基坑、承台、框架柱、地梁等。是建築物的牆或柱子在地下的擴大部分,其作用是承受建築物上部結構傳下來的荷載,並把它們連同自重一起傳給地基。
Ⅷ 基礎有哪些類型和特點
一、按照受力特點和材料性能分為剛性基礎和柔性基礎
1、剛性基礎
受剛性角限制的基礎稱之為剛性基礎
剛性基礎所用的材料的抗壓強度較高,但抗拉和抗剪強度較低
常見的剛性基礎有磚基礎、灰土基礎、三合土基礎、毛石基礎、混凝土基礎、毛石混凝土
基礎等.
2、柔性基礎
在混凝土基礎底部配置受力鋼筋,利用鋼筋的受拉性,這樣基礎可以承受彎矩,不受
剛性角的限制.
二、按照構造可分為條形基礎、獨立基礎、片伐基礎和箱型基礎等
Ⅸ 1、基礎的類型有哪些
(一)剛性基礎
由於剛性材料的特點,這種基礎只適合於受壓而不適合承受彎矩、拉拉力和剪力,因此基礎剖面尺寸必須滿足剛性條件的要求。一般磚混結構房屋的基礎常採用剛性基礎。
1.磚基礎
用做基礎的磚,可採用頁岩燒結磚,其強度等級一般在MU10以上,砂漿強度等級一般不低於M5.基礎牆的下部要做成階梯形,以使上部的荷載能均勻地傳到地基上。階梯放大的部分一般叫做「大放腳」。磚基礎施工簡便,適應面廣。為了節省「大放腳」的材料,可在磚基礎下部做灰土墊層。
2.毛石基礎
一般採用未經雕琢成形的石塊,不小於M5砂漿砌築。毛石形狀不規則,一般應搭板滿槽砌築。毛石基礎厚度和台階高度均不小於100mm,當台階多於兩階時,每個台階伸出寬度不宜大於150mm.為便於砌築上部磚牆,可在毛石基礎的頂面澆鋪一層60mm厚、C10的混凝土找平層。毛石基礎的優點是可以就地取材,但整體性欠佳,故有震動的房屋很少採用。
3.毛石混凝土基礎
為了節約水泥用量,對於體積較大的混凝土基礎,可以在澆築混凝土時加入20%~30%的毛石,這種基礎叫毛石混凝土基礎。毛石的尺寸不宜超過300mm.當基礎埋深較大時,也可用毛石混凝土作成台階形,每階寬度不應小於400mm.如果地下水對普通水泥有侵蝕作用時,應採用礦渣水泥或火山灰水泥拌制混凝土。
(二)柔性基礎
柔性基礎一般指鋼筋混凝土基礎。這種基礎的做法需在基礎底板下均勻澆築一層素混凝土墊層,目的是保證基礎鋼筋和地基之間有足夠的距離,以免鋼筋銹蝕,而且還可以作為綁扎鋼筋的工作面。墊層一般採用C10素混凝土,厚度100mm,墊層常伸出基礎邊界100mm.鋼筋混凝土基礎由底板及基礎牆(柱)組成。
現澆底板是鋼筋混凝土的主要受力結構,其厚度和配筋數量均由計算確定。基礎底板的外形一般有錐形和階梯形兩種。錐形基礎可節約混凝土,但澆築時不如階梯形方便。鋼筋混凝土基礎應有一定的高度,以增加基礎承受基礎牆(柱)傳來上部荷載所形成的一種沖切力,並節省鋼筋用量。鋼筋混凝土柱下獨立基礎與柱子一起澆築,也可以作成杯口形,將預制柱插入。條形基礎的受力鋼筋僅在平行於槽寬方向放置;獨立基礎的受力鋼筋應在兩個方向垂直放置。
1、鋼筋砼筏板基礎:整體基礎受力均勻,一定程度上能抵抗地基不均勻沉降而給上部建築造成的拉裂現象等;
2、杯型基礎:對於地質條件不好的局部區域而又換填費用過大的地方才用此基礎,可節約一定的造價;
3、條基及獨立柱基:條基一般用在地質情況好的地方,上部結構的重量比較低小的情況下;獨基也不宜用在會出現不均勻沉降的地方;
4、箱形基礎:局部受力點非常大或者有動荷載的地方;
5、樁基礎:受力和傳力效果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