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如何學習中醫臨床基礎知識
擴展閱讀
跳繩基礎訓練有哪些 2024-12-26 04:38:28
經典五星青酒多少錢 2024-12-26 04:38:27

如何學習中醫臨床基礎知識

發布時間: 2022-04-12 00:06:43

Ⅰ 如何學一些中醫基礎知識

如果只是想學一些簡單的中醫知識,那就看四小經典:李時珍編寫的《瀕湖脈學》,本書共一卷,以歌訣形式詳細論述了27種脈象,易學易用。後人託名李杲編寫的《雷公葯性賦》,共三卷,以賦的形式介紹了葯的寒熱溫平四性、百餘種常用葯的主治功效。清朝汪昂編寫的《湯頭歌訣》,全書以歌訣的形式共收常用方劑三百餘首,切合臨床實用。清陳念祖編《醫學三字經》,全書共4卷,第一節為醫學源流,第二至第二十一節內科雜病的症治;第二十二節論傷寒瘟疫;末有兩節論婦、兒科,全書內容豐富,簡明通俗,其見解亦時有精當獨到之處。除此之外,尚有清林之翰編的《四診抉微》、汪宏編輯的《望診尊經》、周學霆《三指禪》、劉恆瑞《察舍辯證新法》,近人曹炳章《辨舌指南》,這些書都是關於中醫診斷的,或望聞問切四法皆論,或單述一種,但都頗切實用。

Ⅱ 零基礎想學中醫你認為應該從哪開始

培養對中醫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自學中醫的第一步是培養興趣。培養學習中醫的興趣有兩個途徑:第一,聽中醫的傳說故事,在故事中感受中醫的神奇;第二,掌握一些常用中醫保健技法,切身體會中醫的治病效果。

研究中醫經典著作。中醫產生了濃厚興趣,接下來就可以學習專業的基礎知識了。建議從經典的中醫著作開始,比如中醫四大經典、四小經典等中醫書籍,這些著作可以幫助大家深入了解中醫,掌握中醫防病治病的思維方式。

中醫四大經典:《黃帝內經》、《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

中醫四小經典:《醫學三字經》《瀕湖脈學》《葯性歌括》《湯頭歌訣》

注重臨床。中醫是治病的,因此,明醫一定是會治病的。只有經歷過臨床磨礪,才算是真正的中醫。因此說,要把學習中醫理論與臨床實踐結合起來。中醫不能光是會寫書,更要能治病。每個中醫人都應該首先是臨床醫生,然後才是學者教授。在日常生活中要學會「察言觀色」,把書中知識運用到實踐中。

中醫最重臨床實效,經驗需從臨床中獲得。所以說,中醫是學以致用的,是最接地氣的學問。古代大醫沒有不是臨床高手的,也沒有不是站在前賢肩膀上的。

選擇師承方式學習中醫。對於零基礎的中醫新手來說,最好的學習方式當然是選擇跟師學習。中醫師承源遠流長,經過實踐證明,中醫師承是中醫文化教育的魂脈,是培養中醫人才不可或缺的一種形式。

Ⅲ 如何學好中醫基礎理論

聯系實際,結合臨床加深理解

結合生活實際,融深奧醫理地淺顯生活常識之中.中醫基礎理論重於思辨、抽象、實踐性強,但弱於直觀、具體、可操作性差。因此,在學習中,注意結合自己既往的文化知識及生活常識進行理解,常常受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聯系夏天長期在河水中浸泡的石頭或其他物體的表面所生苔蘚形狀為例,來理解滑膩之性狀,說明舌苔滑膩與水濕的關系,並由此理解濕性粘膩的致病特點。結合既往臨床實踐,融抽象理論於常見病證之中。如人體皮膚受涼之後,可見惡寒、無汗,鼻塞流涕,胸悶咳嗽等感冒症狀,中醫給以宣肺解表葯物治療後,感冒痊癒。以此說明肺主宣發、開竅於鼻、在體合皮的醫學道理。

結合養生保健知識,融醫學理論於預防保健之中。結合現代醫學理論,加深對中醫理論科學性認識。2.歸納異同,總結規律,幫助記憶。

歌訣記憶法:將一些難以掌握的內容編成歌訣,進行憶憶。

歸納記憶法:對於相關或相似章節的內容,注意從整體把握,找出其共同規律,以幫助學生進行記憶。

比較記憶法:對於有些容易混淆的內容,則注意鑒別,找出其異同。圖表記憶法:將內容繁雜、形式相近的知識進行歸納,繪成圖表,既簡單明了,又有助於記憶。總而言之,在學習班 要注意緊扣教學大綱,注意聯系生活及臨床實際,做到將深奧的醫學理論融入淺顯的實例之中;並及時總結歸納,幫助記憶。如此,便能達到在較短的時間內,既能深刻理解,又能牢固掌握的目的。

Ⅳ 如何學習中醫(中醫入門)

中醫學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被一些工作繁忙的白領和過著安逸退休生活的老年人所喜愛。也有許多人喜歡看一些關於中醫的書籍,同時一些相關的中醫養生節目也同時應運而生。對於有時間有精力來學習中醫的人,這些書籍和節目會給他們帶來多大的裨益呢?因為本人很少關注這些節目,閱讀這些書籍,所以也沒有多大的發言權。但對於即將步入之門的中醫系學弟學妹還有試圖系統了解中醫的人們,我還是有一些個人意見和建議的。有人說讀中醫就要讀經典,這是至理名言。但是未曾入門的人不可能讀得懂經典的,就好像一個不會走路的嬰兒,你不可能用訓練劉翔的方式去訓練他跑步。能夠將中醫經典中的一部融會貫通的人,必定是一位醫術高超的醫生。所以,初學的人讀經典,一本書讀二三十遍不知所雲都是有可能的。那麼初學中醫的人應該怎麼去學中醫呢? 首先任何技術都必須要有理論的基礎。中醫基礎理論對於一個學中醫的人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不知道陰陽五行、不了解六淫七情、不知道五臟六腑的生理特點、不明白經絡走向的人很難明白和理解中醫。《中醫基礎理論》教材當然是學習中醫基礎理論的權威著作,但不得不說,一般作為教材的書籍,可讀性都相對比較低。我向學弟學妹們推薦的是秦伯未先生的《中醫入門》,這本書的可讀性是比較高的,而且秦伯未先生綽號「秦內經」,對於中醫經典著作倒背如流,這本書是帶領大家步入中醫之門不可多得的一部著作。此外,方葯中先生的《中醫基礎理論通俗講話》同樣也十分具有可讀性。 中醫基礎明白之後,就要學習一下中醫的診斷學。中醫診斷是最為復雜最為難學的一個科目。因為中醫最吃功夫的就是辯證論治。學習這門學科,最為系統的就是《中醫診斷學》的教材了,其中編撰最好的是被稱為五版教材的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由鄧鐵濤先生組織編寫的《中醫診斷學》,但是同樣可讀性不高。焦樹德先生的《從病例談辨證論治》和方葯中先生的《辨證論治研究七講》可以彌補可讀性的問題,但是這兩部書,都需要讀者擁有一定的中醫學知識。 中葯的學習是中醫學習的一個重點,《本草備要》是一部不錯的著作,薄薄的一個本子。可讀性遠遠高於《中葯學》的教材。此外《葯性歌括四百味》《葯性賦》都是歌訣形式的中葯著作。如果是學習中醫的學弟學妹們,這兩本書背一背,對中葯的應用有很大的裨益。至於聞名天下的《本草綱目》可讀性很高,但是見過全本《本草綱目》的人基本上都望而卻步,人名衛生出版社最近出版了金陵版的《綱目》絕度有防身的效果,足足有十多斤重,絕度不是兩三年可以讀完的東西更不要說背下來了。我覺得《本草綱目》可以作為字典一類的工具書來應用,不適合當做學習書目來閱讀。 方劑的學習其實是一個漸入佳境的階段。中葯爛熟於心的話,對於中醫的處方會有一定的理解。方劑學歷代初學者推崇的是《湯頭歌訣》,這部書的作者和前面提到的《本草備要》的作者是同一個人——清代的汪昂。汪昂本身不是醫生,而是一個富人。他組織了當地一大批名醫為他編寫醫書,最後以汪昂的名字署名出版。雖然如此,他組織編寫的許多書都是中醫入門的很好著作。《湯頭歌訣》詩歌的形式編寫使讀者便於背誦,當代《方劑學》所附的方歌大多數是出自《湯頭歌訣》,還有一部分是根據湯頭歌訣改寫的。晚清名醫大多入門時都曾經背誦過汪昂的《湯頭歌訣》。 讀過上述書籍的話,基本上已經可以說一隻腳步入中醫之門了。對於並非學習中醫的人來說,懂了這些,再找中醫看病的時候,你至少可以分辨出醫生的優劣和處方的合理性了。如果是學習中醫的人呢?這些遠遠不夠,還沒完全入門呢。中醫院校的學生,讀過這些書就可以認真學習中醫的內、外、婦、兒了。學習這些科目時,有一本書是值得閱讀的,那就是《醫宗金鑒》。《醫宗金鑒》是乾隆朝由皇帝御批,由當時太醫院使(相當於院長)吳謙帶領太醫院編寫的一部教科書,供清代學醫的人學習。這本書基本代表了當時最高的醫學成就,除了晚晴系統出現的溫病學外,基本包括了中醫學除祝由科(醫學心理學)之外的所有學科,可以說是醫學的集大成之作。建國之前,許多醫生以《醫宗金鑒》為本學習中醫,並且成為名醫。此外,清末民初時河北張錫純著《醫學衷中參西錄》被譽為「中醫第一可法之書」,就是最可以效法的書籍,同樣值得一讀。 對過這些書之後一個中醫學徒就可以勉強出師了,即使不能葯到病除也應該不會出現誤人性命的問題。如果想葯到病除怎麼辦?系統學習《黃帝內經》這是中醫學的「祖經」,還要系統學習《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學》(這幾部書在《醫宗金鑒》《醫學衷中參西錄》中都有系統闡析),這些是中醫的經典著作。此外便是涉獵歷代醫家的著作,特別是「金元四大家」即劉完素、李東垣、張從正和朱丹溪的著作。如此學習的話,就向著名醫的道路邁進了。讀過這些書,還有一部分書是要讀的,那就是醫案。中醫不同於西醫,醫案是中醫著作的重要組成,其中《臨證指南醫案》可以說是醫案中的一朵奇葩。當今中醫學界得泰斗鄧鐵濤先生曾經說過這部醫案教育了數十代的中醫。可見《臨證指南醫案》的價值。 學基礎→學臨床→學經典→學各家→做臨床→學醫案,這是一條中醫應該走的路,而作為一個對於中醫有愛好的人,同樣需要學習基礎,而並非人雲亦雲,需知有些中醫保健書籍是對的,還有一些不過是騙騙稿費罷了。知道中醫基礎才可以去偽存真。

Ⅳ 想自學中醫,應該怎麼入門

想學好中醫,首先要在整體上對中醫學有清晰的認識。也就是首先要建立起正確的中醫世界觀,然後再有條理的逐步深入學習,慢慢積累,結合臨床,反復實踐,最終才會水到渠成。

中醫學是一門「靈活」的學問,最大的精髓乃是要學會靈活運用。正所謂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治病救人,用葯如用兵,更得需要隨機應變,辯證論治才行。世間沒有兩片一樣的樹葉,也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人。

學習中醫的過程,就是知識不斷積累的過程,同時也是不斷自我「修正」的過程。我個人更覺得,更像是人生的一次修行。一個人的修行是永無止境的,因為我們的心境是無限的,對中醫的悟性也是無限的。無論是參悟萬物之玄妙,還是只看透一花一葉,都是有意義的,都是幸福的。

注意事項:

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問題要多查閱資料,多向同仁前輩請教,謙虛並且恭維,有條件的要結合臨床,在實踐中學習,學習中實踐,反復積累與感悟,才能有所更大收獲。

中醫實際上,理論與實踐的關系,從來都是相輔相成,相互為用的。理論源於實踐,又可以反過來指導實踐;實踐升華成理論,又可以用來檢驗理論正確與否。離開了實踐的源泉與檢驗,理論必然會成為干癟空洞的理論;離開理論指導的實踐,也必定難成大器。

Ⅵ 想學中醫該怎麼開始入門學習

作為中醫人,當然想成就明醫。可是,我們應該如何學習中醫,才能有所成就呢?

(一)對名老中醫成才經驗的總結

有人通過文獻研究法對81位名老中醫的成才經驗進行總結,發現他們具有以下共同特點:(1)學醫動機上是篤信中醫且立志明確;(2)傳承模式主要為家傳師授,輔以科班;(3)讀書學習方面是熟讀經典,博覽群書;(4)臨床實踐上勤學持恆,善悟創新;(5)治學態度秉持虛心善問,博採眾長。

也有人對30位國醫大師進行統計文獻分析,發現他們具有以下共同之處:(1)從醫者品德修養高尚,終身熱愛中醫事業;(2)院校教育與師承教育的結合是國醫大師成才最直接、最有效的模式;(3)國醫大師在成長歷程中都熟讀、反復背誦、專心鑽研《傷寒論》《黃帝內經》《金匱要略》《神農本草經》等中醫經典;(4)開展中醫科研、培養創新思維、發展弘揚中醫是國醫大師成才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因素。

二則,多臨床,早臨床,反復臨床

現代中醫葯院校多採用西醫院校的培養模式,即先學習四年理論,最近一年再上臨床實習。我當年讀大學時就是這樣過來的。我自己體會,這種模式非常不合理。一方面,前面四年所學的知識,上了臨床幾乎忘光了;另一方面,理論不能切合臨床,學的非常枯澀乏味,缺乏興趣。事實上,中醫理論的內涵只有在臨床實踐中才能深刻領悟,所以如此教育模式是不符合中醫教育的客觀規律的。

那麼,應該如何做呢?我的主張是盡早臨床,邊學習,邊臨床,在學習中醫的第一年,甚至第一個月,就開始接觸臨床。這樣不僅能提高對中醫基本理論的掌握,而且可以准確地用理論指導實踐。

要想快速成長起來,中醫學子就一定要從臨床中去進取,理論與實踐一體會,這樣才能按照認識—實踐—再認識—再實踐的形式去進步。古代的師帶徒模式即是如此培養弟子的。我目前在選擇中醫工作室培養中醫弟子,我所採取的也是這種模式。

三則,正心

熱愛中醫是學好中醫的內在動力,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願意學習中醫,其中很重要的一點是,我們愛中醫,信中醫,對中醫有興趣。

學習中醫絕非簡單的過程,而是要歷時數年,其間需要付出許多精力和時間,可以說,學習的過程非常辛苦。這就要求學習中醫者要先正心。

正心包括幾個方面,其一,信中醫,對中醫理論有信心,對中醫治病有信心,對中醫的未來有信心;其二,愛中醫,對中醫有熱情,有興趣,這是堅持學習中醫,數年甚至數十年不動搖的關鍵;其三,有遠大理想,或為了傳承絕學,或為了治病救人,或為了實現人生抱負,總之,要有捨身進取的精神。

中醫屬於精英教育,中醫的未來非常美好。中醫學子在准備學習中醫之前,應該正確審視自己的興趣愛好,若在學習期間喪失熱忱應及時調換專業,以免增加學習負擔與心理壓力,更會妄耗許多時間。

小結:

綜上所述,“讀經典,傳師道,重臨床”,幾乎是所有國醫大師、名老中醫公認的中醫成才的經典路徑學歷起點。我們要想學好中醫,就要從這三個方面入手,扎扎實實地努力,一步一個腳印。堅持不懈,必然會有所成就。

再者,中醫人人可學,學歷低的人也不要氣餒。有人統計發現,學歷對中醫成才雖具有較大影響,但成才結果與學歷高低並無恆定的遞進聯系,學歷高低並非是決定因素。在我看來,只要高中畢業了,有了一定的文化功底,那麼,就可以學習中醫。只要自己能不懈努力,並且遵循正確的途徑,必然會有所成就的。

建議每位中醫學子都不妨讀一讀《名老中醫之路》。這是一本真正的中醫勵志之書,讀後必然會有發奮的動力。若某個時候學習中醫的動力不足了,建議不妨再讀此書。(董洪濤)

Ⅶ 我想自學中醫,怎麼學呢

首先明確你的目標是什麼?

  1. 如果你只想成為普通中醫愛好者,那看中醫大學教材和一些比較粗淺的中醫科普書籍即可。

  2. 如果你想給自己治療病症,那麼要認真學習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學,黃帝內經,以及其他的各家學說、各家醫論醫話等醫籍,同時熟讀和掌握中醫大學教材來補齊知識系統的短板。

  3. 如果你想從事中醫醫師工作,並以此為吃飯的營業,除了要完成第2條的內容外,必須想辦法去考中醫醫師資格證。

  4. 如果你想在中醫上有所建樹,成為中醫名家,造福世人,那就要在第3條的基礎上,加倍刻苦學習第2條的內容,數十年如一日,個人建議也要學一些西醫內科和西醫診斷學的內容。

我自己的經歷:半路學中醫很苦,沒有收入(收入低的可以忽略),成才周期很長。這一行成材率很低,學中醫的一百人里最多能有一人(堅持到底)成為優秀中醫。我本是理工科畢業,33歲走師承學中醫,今年考中醫助理醫師資格證,今年38周歲。我已學習五年中醫,估計還得五年才能拿到中醫執業醫師證書,到那時才能滿足溫飽。(四十歲以下的)中醫就業很難!自己創業也是難上加難。

這一行真的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才能學,否則四十歲之前找不到能解決溫飽的工作,很容易半途而廢。不要用(那些坑蒙拐騙的打著中醫旗號的人收入多少)來和我抬杠,我說的是保持本心的情況下的收入真的很低。保持本心,堅持學習,深耕經典,才能走的更遠。

Ⅷ 中醫怎麼學習

  • 修德為先。
    我認為,醫德大於醫術。德不修,徒論醫術,不過是個普通的醫生。如果醫德敗壞,則根本就是含靈巨賊,也談不上醫術如何了。
    修德之本,在於誠意正心。這是居敬持志的功夫,也是最必要的功夫。儒家在這方面達到了極致。古人雲:
    「君子尊德性而道問學,致廣大而盡精微,極高明而道中庸」。這是為人與治學的至境,是學醫的最終理想。學問的修得以至誠的德行為本,而德性的養成則以求知問學為途。學醫先「尊德性」,在這個信念的基礎上,然後始能
    「道問學」而通醫理。
    我強烈建議讀一下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這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對於為人和為醫教極有意義。我曾在當當網的書評中寫過這樣的話:「極品中的極品,中國人必讀。這是國學入門的書,也是可以讀一輩子的書。從初學者到飽學之士,皆需時時讀幾段這本書,可以提供無窮的儒家思想與智慧。
    沒有讀的,抓緊讀。作為中國人,不管是哪個行當的,都要一讀此書。而且,此書不難,慢慢地就入手了。」
    另外,學醫還可以讀讀佛教方面的書,錘煉心性,修養佛性。配合靜坐,可以體悟許多與佛與醫相關的東西出來。再者,王鳳儀老善人的嘉言錄極有利於養心養性,不可不讀。之後,你就知道怎樣學醫,怎樣行醫,怎樣做人了
    我曾經寫過一篇《醫德與醫術》的文章,專門講醫德這個問題,可以找來參考一下。
    強調一下,修德不是只管讀書和背書,讀書只是明了其中的道理,關鍵還得去做,去實踐。王鳳儀老善人講過:「道是行的,不行就沒有道。」認真體會一下這句話,把它永遠地刻在心裡去。

  • 首重經典。
    一般來說,學中醫有兩個途徑,一則自後世之書入手,漸而讀到經典;二則自經典入手,漸及後世諸家。前者易,後者難。前者容易上手,似可快速小成,但後者根基穩固,一旦掌握了醫學經典,則如手執利刃,而難病大病心中瞭然。因此,我主張自經典入手,既省時間和精力,又可掌握最正宗的醫術。
    經典者何?一般認為是《黃帝內經》(包括素問和靈樞)、《神農本草經》、《難經》和《傷寒雜病論》。這幾本書都是古文,不太容易讀懂。手邊可以備一本《古漢語常用字字典》,隨時翻閱,極有幫助。
    我認為可以先看《黃帝內經》,就當成故事來看。你看黃帝坐在那裡,與他的臣子岐伯一問一答,多麼逍遙自在。且這本書是壓韻的,其中大多數的句子都有韻腳,讀來朗朗上口,極富詩意。如果實在畏難,可以看後世的翻譯。市面上有不少這樣的書,都差不多,可以找來讀一讀,關鍵是讀懂書中的道理。這本書是中醫的最核心的基礎,是需要經常讀的書。我建議可以放在床頭,每天睡前讀一讀。如果能配合臨床,則更有妙味。堅持每天學一點,漸而可通。讀時可以不求甚解,但理解其意思即可。但遇到好的句子,不妨多多地背誦。
    讀《黃帝內經》的同時,可以參考清代黃元御的《四聖心源》。這是一本需要反復讀,反復琢磨,一直到背誦的書。我認為黃元御是後世真正理解了《黃帝內經》的極少數醫家之一,其妙悟岐黃,臨證如神。黃元御勤於筆耕,為我們留下了大量的醫學著作,實在是後世蒼生之福。同時還可參考張景岳的《類經》、李中梓的《內經知要》以及汪機的《讀素問鈔》。
    讀完《黃帝內經》,緊接著就讀《難經》,這本書是就《黃帝內經》的幾個問題進行問難。問題比較簡單,讀起來也不難,很薄,一兩個月就可以讀完。可以配合讀滑壽的《難經本義》。
    中葯是臨床醫生的手中利劍,必要精通。所以學了理論後,緊接著要學《神農本草經》。可以參考黃傑熙評釋的《本草三家合注》,唐容川的《本草問答》以及周岩的《本草思辯錄》,另外中醫大學教育的本科教材《中葯學》亦可一參,但當以《神農本草經》的觀點為本,勿受後世過多影響。
    繼而精研《傷寒雜病論》。這是醫聖張仲景的大作,也是後世最受推崇的一本書,歷來其注釋近千家。目前大學教材以宋本為主,我比較重視桂林古本傷寒論,因為其內容更為充實,且糾正了宋版的許多錯誤與矛盾之處。研讀《傷寒雜病論》,可參考人民衛生出版社的《傷寒論講義》
    (中醫規劃教材,梅國強主編)、曹穎甫的《經方實驗錄》 、舒馳遠的《新增傷寒集注》,以及黃元御和鄭欽安的書。
    如果堅持不懈,就可在三年至五年的時間里完成上面的任務,如此就奠定了一個深厚寬廣的中醫基礎,以後再起萬丈高樓不過是時日問題了。

  • 傳統文化。
    我們知道,中國傳統文化是中醫的根。其中太極、陰陽、五行、八卦等概念既是文化,也是中醫的基礎。所以,學醫要先學傳統文化。
    唐代葯王孫思邈說過,「凡欲為大醫,必須諳《素問》、《甲乙》、《黃帝經》、明堂流注、十二經脈、三部九候、五藏六腑、表裡孔穴、本草葯對、張仲景、王叔和、阮河南、范東陽、張苗、靳邵等諸部經方。又須妙解陰陽祿命、諸家相法,及灼龜五兆、《周易》六壬,並須精熟。如此乃得為大醫。若不爾者,如無目夜遊,動致顛殞。次須熟讀此方,尋思妙理,留意鑽研,始可與言於醫道者矣。又須涉獵群書,何者?若不讀五經,不知有仁義之道,不讀三史,不知有古今之事,不讀諸子,睹事則不能默而識之,不讀《內經》,則不知有慈悲喜舍之德,不讀《庄》、《老》,不能任真體運,則吉凶拘忌觸塗而生。至於五行休王,七耀天文,並須探賾。若能具而學之,則於醫道無所滯礙,盡善盡美矣。」(《備急千金要方》卷第一)這是把幾乎所有的古代文化給包括進去了。
    現代人要象葯王這樣博極群書,相信也很難做到,但《易經》要學,因為包含的學問極大極深,整個就是中醫的根基。弄通了易理,建立起來象與數的概念,玩味文王易圖以及十二消息卦,則《黃帝內經》的很多道理自然就貫通無礙了。可以參考李陽波的《運氣學導論》、唐容川的《醫易通說》、鄒學熹的《醫易滙通》以及南懷瑾的《易經雜說》。
    另一本是《道德經》,是道家的精華。幸好這本書也不厚,僅五千字,來來回回疏理幾遍,也就慢慢地通了。如此可以建立一氣流行的概念,則龐雜的中醫頓時有序簡單起來。就參考南懷瑾的《老子他說》即可。
    要精通中醫,這兩本書就必需讀,而且要精讀,反復讀。可以與前面的中醫經典一起讀,堅持不懈,一兩年也就讀透了。配合著還要讀一些歷史以及文學詩詞書,藉以陶冶情操,擴大知識面。中醫理論要想精,必需要有廣博的傳統文化基礎,即要有廣度,而後方可有厚度和高度。
    而且,學中醫要善於背誦。民國時秦伯未受業上海丁甘仁時,丁師要求背誦《古文觀止》,當時他很不理解,但臨證十數年後,才體會老師的用心之苦。現在的中學課本中有近百篇古人,這些都是兩千年來的文化精華,建議全部背誦。背古文,不僅僅是學文化,同時也提高人生修養。
    要建立深厚的傳統文化基礎,首先就是要多讀書。需知有讀醫書而不為醫者,沒有不讀書而為醫者。但讀書要思考,要自悟。讀書破萬卷,如果不思考,就等於白費。不知觀天查地以比象於人,亦不是學醫之道。為醫者讀書,就是要學以至用。如此讀書,則可打下深厚的國學基礎,臨床時自然能貫通醫理,左右逢源。
    另外,任選一個版本的中醫大學課本《醫古文》,反復研讀,這是讀古書的基礎。或者用王力的《古代漢語》(校訂重排本),亦是不錯的選擇。

  • 後世精華。
    唐宋之後,名醫輩出,醫書汗牛充棟,一個人精力有限,不可能讀得完,所以就要有所篩選。中醫門派眾多,觀點各異,越到後世越是明顯。可先從一家學起,先宗一家之言,次而及其他家。
    我認為可以先從黃元御學起,中國中醫葯出版社的《明清名醫全書大成黃元御醫學全書》不失為一個極好的版本。以黃元御的理論為基礎搭個醫學流派的骨架,將《四聖心源》融會貫通其中,如此見病知源,立方有據,可立於不敗之地。然後可以讀鄭欽安三書:《醫理真傳》、《醫法圓通》和《傷寒恆論》,建立一陽盈縮的觀點,奠定扶陽的基石。
    其它醫書,可讀可閱者亦很多。但如果為了臨床技術,我只就自己所讀過的,精選出一份書單,由讀者自己體會。
    盧崇漢《扶陽講記》
    明清名醫全書大成之《陳修園醫學全書》
    明清名醫全書大成之《徐靈胎醫學全書》
    范中林《范中林六經辨證醫案選》
    余聽鴻《余聽鴻醫案》
    吳佩衡《吳佩衡醫案》
    張錫純《醫學衷中參西錄》
    周慎齋《醫家秘奧》
    彭子益《圓運動的古中醫學》
    陳朝祖《中醫治法與方劑》
    李時珍《瀕湖脈學》
    黃煌《張仲景五十味葯證》
    左季雲《傷寒論類方法案匯參》
    喻嘉言《寓意草》
    皇甫謐《針灸甲乙經》
    趙京生《針灸經典理論闡釋》(第三版)
    李可《李可老中醫急危重證疑難病經驗專輯》
    喻嘉言《醫門法律》
    胡慎柔《慎柔五書》
    周楣聲《灸繩》
    鄒澍《本經疏證》
    柯韻伯《傷寒來蘇集》

Ⅸ 我想自學中醫,請問怎麼入手

首先界定什麼是科學?中國古代有沒有科學?

回答上述問題,首先弄清楚什麼是科學。科學研究的是物質結構、運動變化規律,要經過嚴格的實踐檢驗。盧瑟福最初提出原子結構的理論,不被世人認同。後經多次實驗,證實其正確性,從而為日後的原子彈發明提供了理論基礎。

刻診:脈細弱,舌淡無苔,其它正常。

診斷:心氣虛衰而致驚悸。

治則:補益心氣,寧心安神。

處方:養心湯加減。

療效:服葯一劑即感覺舒服,連服十劑,以後每周服二三劑。直至母親93歲壽終正寢,每月葯費二百元左右,五年裡生活自理,從不誇入醫院大門半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