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什麼叫「政治基礎」
就是你的黨派,你的政績,你的關系網
『貳』 什麼是統治基礎不要意義,要定義~還要舉出中國古代政治中擴大統治基礎的例子,多個謝謝
國家政權能從中收的到稅,征的到兵的人群就是統治基礎
金國興起時,把渤海人也算進了女真人里,就是典型的擴大統治基礎
『叄』 發展兩岸關系政治基礎是什麼
發展兩岸關系政治基礎是:「九二共識」。
兩岸關系實現和平發展,關鍵在於兩岸雙方堅持體現兩岸同屬一中核心意涵的「九二共識」。「九二共識」經兩岸雙方明確授權認可、兩岸領導人共同確認。它表明大陸與台灣同屬一個中國,兩岸關系不是國與國關系,不是「一中一台」。
「九二共識」明確界定了兩岸關系的根本性質,是兩岸關系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實現兩岸關系和平發展,基礎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目的是為兩岸同胞謀福祉,途徑是深化互利雙贏的交流合作。13多億大陸同胞和2300萬台灣同胞都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
(3)擴大政治基礎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九二共識」對兩岸建立政治互信、開展對話協商、改善和發展兩岸關系,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如果兩岸雙方的共同政治基礎遭到破壞,兩岸互信將不復存在,兩岸關系就會重新回到動盪不安的老路上去。
我們始終把堅持「九二共識」作為同台灣當局和各政黨開展交往的基礎和條件,核心是認同大陸和台灣同屬一個中國。只要做到這一點,台灣任何政黨和團體同大陸交往都不會存在障礙。
兩岸關系和平發展,要兩岸同胞共同推動,靠兩岸同胞共同維護,由兩岸同胞共同分享。我們堅持為兩岸同胞謀福祉的理念不會變,為台灣同胞辦實事、辦好事的政策措施不會變。我們注重聽取台灣各界特別是基層民眾意見和建議,願意了解台灣同胞想法和需求。
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是兩岸同胞的共同追求。中國夢既是國家、民族的夢,也是包括兩岸同胞在內的每個中華兒女的夢,同我們每個人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緊密相連。在中華民族發展史上,兩岸同胞從來都是命運相連、榮辱與共的。兩岸同胞要攜手同心,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智慧和力量。
『肆』 大專政治基礎課有哪些
1 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
2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
現在改革後,專科就這兩科了
本科除了上述兩門外,還有:
3 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4 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
政治課是一個很不錯的課,在政治課上,你可以體會到上課的隨便
我當初上大學時,毛澤東思想概論課(當時政治科一共7科)應到300人,實到32人,以至於有的上自習的學生以為我們在上自習,老師不用麥克風,完全對付事。
編書的人都覺得他們自己在胡說八道,咱們有什麼必要較真呢。
『伍』 什麼叫擴大政治統治基礎
就是統治更多的人,而且是不同階層的人。
『陸』 什麼叫擴大政治基礎
統治者規模大了,基礎也要同步放大,否則如同空中樓閣。
統治的對象是萬民,統治的基礎是下級幹部。
許多年前,街道辦事處成了縣團級的政府機構,辦公場所豪華了,主官也可以出國考察之類。
寒酸的居委會卻仍是退休人員免費服務。。
如今,居委會年輕化知識化高薪化。。。上海各角落的居委會裝修如雨後春筍。
可見,投入的力度之大。。著實擴大了統治基礎。
『柒』 初中政治基礎知識包括哪些內容
1.我國社會主義公有制(經濟)的主要內容:全民所有制(國有經濟)、集體所有制(集體經濟)和混合所有制(混合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
2.我國現階段基本經濟制度的主要內容:公有制經濟[全民所有制(國有經濟)、集體所有制(集體經濟)和混合所有制(混合經濟)中的國有成分和集體成分]和非公有制(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和外資經濟)
3.經濟活動的參與者:生產者、銷售者和消費者
4.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文化建設)的主要內容: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科學文化建設
其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文化建設)的核心內容:思想道德建設
5.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文化建設)措施的內容:保障性措施和促進性措施
6.我國憲法的主要內容:規定國家和社會生活中各方面的最重要、最根本的問題。包括國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務、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國家機構及其組織與活動原則以及國家的標志等
7.公民人身權利的內容:生命健康權、肖像權、名譽權、榮譽權、姓名權、隱私權等
8.公民人身自由權利受法律保護的內容:公民不受非法逮捕和拘禁;公民的身體不受非法搜查;公民的人格尊嚴不受侵犯;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護
9.消費者依法享有合法權益的內容:消費者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和要求賠償的權利;消費者有權知悉商品和服務的真實情況,有權自主選擇商品和服務;消費者公平交易的權利,享有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得到尊重的權利
10.勞動者依法享有的合法權利的主要內容:享有平等就業的權利;享有與用人單位平等協商簽訂勞動合同的權利;享有獲得勞動報酬的權利;享有休息和休假的權利(每天工作不超過8小時,平均每周工作時間不超過40小時的工作制度)
11.我國稅收的種類(內容):增值稅、營業稅、消費稅、資源稅、企業所得稅和個人所得稅
12.公民政治自由權利的內容:公民有言論、出版、集會、結社、遊行、示威的自由
13.正當防衛的條件的內容:只有合法權益受到不法侵害時;必須是不法侵害行為正在進行時;只能對不法侵害者本人實施;正當防衛不能超過必要的限度
14.深化教育改革的內容: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調整和改革基礎教育的課程體系、結構、內容、以及教育質量的評價方式
15.違法行為的種類(內容):違憲行為、民事違法行為、行政違法行為、刑事違法行為。
16.生產關系的具體內容:生產資料歸歸誰所有;人們在生產中的地位和相互關系如何;產品(消費品)如何分配。
17.生產力要素的內容:勞動者;生產工具;勞動對象。
18.「一國兩制」的主要內容:在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國家的主體堅持社會主義制度;香港、澳門、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不可分割的部分,它們作為特別行政區實行高度自治,原有的資本主義制度長期不變。在國際上代表中國的,只能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19.「三個代表」的基本含義(內容):始終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始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前進的方向;始終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0.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含義(內容):第一,我國已經是社會主義社會;第二,我國的社會主義還處於初級階段。
21.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主要內容:就是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有文化的「四有」公民為目標,發展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民族的科學的大眾的社會主義文化。
22.偉大民族精神的主要內容: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
23.基本道德規范的主要內容: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24.社會公德的主要內容:文明禮貌、助人為樂、愛護公物、保護環境、遵紀守法
25.職業道德的主要內容:愛崗敬業、誠實守信、辦事公道、服務群眾、奉獻社會
26.家庭美德的主要內容:尊老愛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儉持家、鄰里團結
27.(繁榮)文化事業的主要內容:發展文學藝術、新聞出版、廣播影視等事業
28.綜合國力的重要內容:政治力、經濟力、科技力、國防力、文教力、外交力、資源力等
初中政治知識點總結
一、「主體」、「主要」、「主角」、「主導力量」類
1、我國「一國兩制」中的國家主體是堅持社會主義制度。
2、我國基本經濟制度的主體是公有制。我國分配製度的主體是按勞分配。
3、我國社會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4、先進生產力的主要標志是科學技術。
5、我們參與經濟生活的主要表現於日常生活的消費和理財。
6、我國經濟大舞台上的主角是公有制經濟。我國國民經濟的主導力量是國有經濟。
二、「基本」類
1、我國的基本國情是我國正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2、我國的基本國策有對外開放、計劃生育、保護環境。
3、最終實現祖國統一大業(解決台灣問題)的基本方針是「一個國家、兩種制度」。
4、我國人口現狀的基本特點是人口基數大、新增人口多、人口素質偏低。
5、黨領導人民治理國家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國。
6、我國的基本經濟制度是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7、公民基本道德規范是愛國守法、明禮誠信、團結友善、勤儉自強、敬業奉獻。
8、公民必須履行的基本義務是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和利益;維護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
9、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領導和團結全國各族人民,……P37
10、我國環境的基本狀況:從總體上看,我國生態環境惡化的趨勢已初步得到遏制,部分地區有所改善,但目前我國環境形勢依然相當嚴峻,不容樂觀。
11、我國資源的基本國情:自然資源總量大、種類多,但人均資源佔有量少、開發難度大;開發利用不盡合理、不夠科學,由此造成的浪費、損失十分嚴重。
12、「兩個基本點」是: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
13、我國堅持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基本經驗和必然要求是:中國共產黨要始終代表…P36
14、實行依法治國,建設社會主義法制國家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立法)、有法必依(守法)、執法必嚴、違法必究(執法)。
三、「基礎」類
1、發展兩岸關系和實現和平統一的基礎: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2、我國人民團結奮進的共同政治基礎:四項基本原則。
3、我國社會主義經濟制度的基礎:公有制。
4、文化建設的基礎工程:發展教育和科學。
5、發展科技和培養人才的基礎是教育。
6、人類賴以生存的物質基礎是自然資源。人類賴以生存的基礎是大自然。
7、人民民主專政國家政權的基礎是工農聯盟。
8、在物質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中,處於基礎地位的是物質文明的發展。
9、國家立法活動的基礎是憲法。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礎:憲法
四、「根本」類
1、國家的根本任務是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集中力量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
2、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在各方面形成與……充滿生機和活力。(P38)
3、全國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四項基本原則;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實現祖國的完全統一。
4、中國發展的根本基點是獨立自主、自力更生。
5、一個民族最根本的事業是教育。
6、實現經濟振興和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根本大計是發展科技、教育。
7、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8、我國的根本制度是社會主義制度。
9、依法治國的根本依據是憲法。國家的根本大法是憲法。一切組織和個人的根本活動准則是憲法。
10、國家生活中的根本問題有國家性質、根本制度、國家根本任務、基本經濟制度等。
11、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是共同富裕。
12、發展社會主義文化首要的和根本的要求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13、繁榮社會主義文化的根本保證是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
14、提升廣大人民的綜合素質和我們國家的綜合國力的根本是發展教育和科學事業。
15、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根本任務(發展先進文化的根本任務)是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培養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公民。
16、我國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根本原因:生產力水平還比較低。
17、解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徑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社會生產力。
18、從根本上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制度:必須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力。
五、「本質」、「實質」、「性質」類
1、我國改革的實質(性質):社會主義的自我完善和發展。
2、人口問題、資源問題、環境問題的本質:發展問題。
3、社會主義本質的一個東西是:共同富裕。
4、我國的國家性質:人民民主專政的社會主義國家。我國的社會性質:社會主義社會。
六、「最」類
1、兩岸統一的最佳方式:一國兩制。
2、我國最高國家權力機關、立法機關: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3、社會主義最大的優越性:共同富裕。
4、最富有責任心的人的共有情感:面對責任不言代價與回報。
5、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全體社會主義勞動者、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擁護社會主義的愛國者和擁護祖國統一的愛國者,為了祖國的統一和繁榮結成最廣泛的愛國統一戰線。
6、生產力中最活躍的因素:科學技術。
7、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培育民族精神最重要的是:要結合時代和社會發展要求,不斷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內容。
8、在國家法律體系中具有最高法律地位和效力或最具權威的是:憲法。
9、最能考驗公民責任意識的是:國家處在危難時刻。
七、「集中」、「集中體現」類:
1、社會責任感的集中體現:不言代價與回報地履行責任。
2、中國共產黨先進性的集中體現:「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3、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的經驗,集中到一點,就是要毫不動搖地堅持黨在初級階段的基本路線。
4、先進生產力的集中體現:科學技術。
5、中華民族精神在新的時代條件下的集中體現:大慶精神、「兩彈一星」精神、抗洪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抗擊非典精神、三峽移民精神等。
6、體現共同富裕原則的經濟成分:集體經濟。
7、艱苦奮斗集中表現為創業精神。
八、「決定」類
1、決定一個國家民族未來的事業是:教育。決定人們一生命運的事業是:教育。
2、實現現代化具有決定性意義的一條就是:把經濟建設轉移到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軌道上來。
3、綜合國力競爭的決定性因素是:科技創新能力。
4、我國實行的基本經濟制度的決定因素是:社會主義性質和初級階段國情。
5、我國實行的分配製度的決定因素是:基本經濟制度。
九、「制度」類
1、我國的根本制度是:社會主義制度。
2、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3、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區域自治制度。
4、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一項基本經濟制度是: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
5、我國的分配製度是:按勞分配為主體、多種分配方式並存。
6、我國的兩種制度指的是:社會主義制度和資本主義制度。
十、「核心」、「中心」類
1、社會主義道德的核心是:為人民服務。
2、基本路線的核心內容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
3、我國現代化建設各項工作的中心:經濟建設。一個中心指的是: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4、依法治國的核心是:依憲治國。中華民族精神的核心是:愛國主義。
5、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是: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
6、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是中國共產黨。
十一、「關鍵」類
1、控制人口增長的關鍵是:少生。
2、解決一切問題的關鍵是發展,即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大力發展生產者。
3、對於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增強我國的經濟實力、國防實力和民族凝聚力,具有關鍵性作用的是:國有經濟。
十二、「目的」、「目標」
1、基本路線確定的奮斗目標: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2、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在各方面形成與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相適應的比較成熟、比較定型的制度,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充滿生機與活力。
3、在實際工作中,要牢牢把握大局的目的是:發展。
4、我國實行計劃生育的根本目的是:控制人口數量、提高人口素質。
5、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奮斗目標:教材P114「六個更加」。
6、實現共同理想的必然趨勢和最終目的:實現最高理想(共產主義)。
十三、「原則」、「原因」類
1、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分配原則:勞動、資本、技術和管理等生產要素參與管理。
2、我國處理民族關系的基本原則:民族平等、團結和共同繁榮。
3、四項基本原則:堅持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
4、發展兩岸關系的原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5、社會主義的根本原則:共同富裕。
6、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的原則:集體主義。
7、中華文明歷經滄桑,飽受磨難,卻綿延不斷,歷久彌新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在中華民族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
十四、「前提」類
1、兩種制度的前提是:一個中國。2、改革和發展的前提:穩定。3、依法治國的前提:有法可依。
十五、「保證」、「保障」
1、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的政治保證:四項基本原則。
2、物質文明發展的政治保證和法律保障是:政治文明。
3、物質文明發展的精神(思想)保證和精神動力是:精神文明。
4、搞好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保證: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5、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事業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證: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的中國共產黨的正確領導。
十六、「重要」、「重點」類
1、搞好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保證: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2、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重要目標:社會主義精神文明。
3、發展先進文化的重要內容和中心環節:加強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
4、公有制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集體所有制。
5、中華民族生命肌體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民族精神。
6、依法治國的重要環節是:依法行政。
7、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非公有制經濟。
8、社會主義道德建設的重點:誠實守信。
9、獲得成功的重要途徑:增強自身實力
十七、帶有「一」的知識點:
1、一個中心:以經濟建設為中心
2、「一個國家」:中華人民共和國
Ⅰ、我在成長
一、認識自我
通過這一主題的學習,我們應該懂得不斷正確認識自我,悅納生理變化,了解青春期心理;學習調節情緒,增強調控自我、應對困難和挫折的能力,形成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學會客觀地評價自己,培養健全人格和良好個性品質。
1.客觀、正確地認識自己。
(1)正確認識自己,要做到用全面的、發展的眼光看待自己。
(2)認識自己,既要認識自己的外在形象,又要認識自己的內在素質。一個人的美應該是外在美與內在美的和諧統一,內在美對外在美起促進作用。
(3)認識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優點,也要看到自己的缺點。
2.正確認識青春期的生理與心理的發展變化。
(1)青春期是人一生中身體發育的關鍵期,我們要正確認識這些特殊生理現象,悅納自己的生理變化,促進生理與心理的協調發展。
(2)青春期心理充滿著矛盾。我們要通過各種方式,藉助各種力量調控心理矛盾。①向老師、家長、親友等尋求幫助。②自己也要學會當自己的心理醫生。保持心理健康,有助於我們身心協調發展,順利地度過青春期。
3.學會調節和控制情緒,保持樂觀心態。
(1)人的情緒是復雜多樣的,最基本的情緒有四大類:喜、怒、哀、懼。
(2)情緒猶如雙刃劍。一方面,情緒對人有積極影響;另一方面,情緒對人也有消極影響。
(3)調節情緒的方法:①注意轉移法、②合理發泄法、③理智控製法等,我們可以根據不同的情況和個人的特點靈活地加以運用。
4.正確對待挫折。
(1)挫折具有兩面性。①挫折一方面使人前進的步伐受到阻礙,從而產生憂愁、焦慮、不安、恐懼等消極心理;②另一方面又有利於人們磨煉意志,增長才乾和智慧。
(2)戰勝挫折的方法:①樹立正確的人生目標;②正確地認識挫折,冷靜分析造成挫折的原因,找到有效的對應方法;③激發探索創新的熱情,開拓進取;④學會自我疏導,善於自我排解;⑤請求幫助。
5.磨礪意志,學會堅強。
(1)意志堅強的作用:①能夠自覺抵制不良行為和思想的影響,作出正確的選擇,堅定正確的人生方向;②能夠以頑強的精神、百折不撓的毅力戰勝挫折和困難,實現自己的目標;③能夠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斷戰勝學習、工作中的惰性,從而成就大業。
(2)磨礪堅強意志的方法:①樹立明確的目標;②要從細微之處做起,從小事做起;③應善於管理自己;④要自覺地、主動地在艱苦的環境中鍛煉自己。
『捌』 什麼是統治基礎怎樣是擴大統治基礎
統治基礎就是佔主要地位的生產關系。
一個社會,可以有多種生產關系並存,但其中必有一種佔主要地位、起主要作用,它決定著這個社會的性質,這個生產關系就是統治基礎。
封建官制代替世襲制可以擴大統治基礎。
『玖』 政治權力的基礎有哪些
政治權力的基礎,概括地說,就是指政治權力主體獲取的維護權力的條件和前提.在一個特定的社會共同體中,通常存在許多政治活動主體,但只有其中的一個或幾個,才能在為政治權力主體,受氣政治權力,那麼,這其中的一個或某幾個是憑借什麼成為權力主體的呢?這正是政治權力基礎所要回答的問題. 馬克思主義對此作出了深刻的回答.馬克思主義認為,政治權力歸根結底來源於人們在社會經濟關系中的地位.經濟上占統治地位的階級,必然成為政治上的統治階級.所詞庫經濟上占統治地位,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1、佔有該社會全部或至少是最重要的(即有著國計民生的)生產資料;2、在生產勞動過程中,處於決斷、指揮地位;3、佔有大量的社會財富,即勞動產品.具備了這三個方面,就表明該階級在經濟上占統治地位,也就是說,決定了該階級在其所處社會經濟關系 中的優勢地位.有了這個地位,就有了支配社會生存和發展的能力.這種能力就是政治權力的根本來源,是政治權力主體賴以獲取或維護政治權力的最重要的條件和基礎. 馬克思主義認為,經濟權力是政治權力的總基礎,或說最根本的基礎,但是,馬克思主義並不認為它是政治權力的惟一基礎.馬克思主義認為,政治權力所能獲取或維護權力,除了經濟上的統治地位以外,還需要憑借其他的條件.它是多種條件綜合作用的結果.其他條件主要有以下幾點: 1、暴力.這里所說的暴力主要是指有組歌的暴力,即軍隊、警察、法庭.暴力是一種物理力量.具有極大的效力,而且是有直接的強制力.由於暴力的這種特性,也由於政治權力主體問題以暴力為憑借維護自己的政治權力,所以,新興的階級要想取得政治權力,也訓要組織自己的暴力組織,以物質的力量解決物質的力量.所以,暴力是政治有能力主體取得和維護政治權力的一個重要條件. 2、組織.這里所說的組織,主要是指社會中具有貢、貧賤不能移 成員,為了實現其利益而組成為政治結合體.這種政治結合體在政治活動中,其力量往往遠遠分散的個人的力量.可為這種政治結合體從組織上保證了其成員的意志的統一和行動的一致.這對政治斗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要獲取政治權力的群體或要維持政治權力的政治權力主體,為了實現自己的目的,總是要組織起來.以進行有組織的活動.這在實現民主制的社會中尤其如此.馬克思曾指出:「即使在最有利的政治產條件下,工人階級要取得任何重大的勝利,都有賴於培養和集中工人階級力量的那個組織的成熟程度」.組織程度是政治權力主體獲取和維護政治權力的又一重要條件. 3、政治理論.所謂政治理論,主要是指政治權力主體對政治活動進行主人、解釋和預見的思想體系.它力求把政治現象中本質的東西和總趨勢,加以分析概括,並據此確定政治活動的目標、原則和方向.政治理論問題為特定的階級、集團服務,反映一定階級或集團的先進單位和要求.但是,只有正確反映政治現象的本質和總趨勢的思想體系,才能對政治權力主體的行動起著正確的指導作用,也才能贏得群眾,從而實現其政治目標獲取或維護政治權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