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基礎差的學生怎麼樣才能快速提高成績
不妨給自己定一些時間限制。連續長時間的學習很容易使自己產生厭煩情緒,這時可以把功課分成若干個部分,把每一部分限定時間,例如一小時內完成這份練習、八點以前做完那份測試等等,這樣不僅有助於提高效率,還不會產生疲勞感。如果可能的話,逐步縮短所用的時間,不久你就會發現,以前一小時都完不成的作業,現在四十分鍾就完成了。 2、不要在學習的同時干其他事或想其他事。一心不能二用的道理誰都明白,可還是有許多同學在邊學習邊聽音樂。或許你會說聽音樂是放鬆神經的好辦法,那麼你盡可以專心的學習一小時後全身放鬆地聽一刻鍾音樂,這樣比帶著耳機做功課的效果好多了。 3、不要整個晚上都復習同一門功課。我以前也曾經常用一個晚上來看數學或物理,實踐證明,這樣做非但容易疲勞,而且效果也很差。後來我在每晚安排復習兩三門功課,情況要好多了。 除了十分重要的內容以外,課堂上不必記很詳細的筆記。如果課堂上忙於記筆記,聽課的效率一定不高,況且你也不能保證課後一定會去看筆記。課堂上所做的主要工作應當是把老師的講課消化吸收,適當做一些簡要的筆記即可。 經驗二:學習效率這東西,我也曾和很多人談起過。我們經常看到這樣的情況:某同學學習極其用功,在學校學,回家也學,不時還熬熬夜,題做得數不勝數,但成績卻總上不去其實面對這樣的情況,我也是十分著急的,本來,有付出就應該有回報,而且,付出的多就應該回報很多,這是天經地義的事。但實際的情況卻並非如此,這里邊就存在一個效率的問題。效率指什麼呢?好比學一樣東西,有人練十次就會了,而有人則需練一百次,這其中就存在一個效率的問題。 如何提高學習效率呢?我認為最重要的一條就是勞逸結合。學習效率的提高最需要的是清醒敏捷的頭腦,所以適當的休息,娛樂不僅僅是有好處的,更是必要的,是提高各項學習效率的基礎。那麼上課時的聽課效率如何提高呢?以我的經歷來看,課前要有一定的預習,這是必要的,不過我的預習比較粗略,無非是走馬觀花地看一下課本,這樣課本上講的內容、重點大致在心裡有個譜了,聽起課來就比較有針對性。預習時,我們不必搞得太細,如果過細一是浪費時間,二是上課時未免會有些鬆懈,有時反而忽略了最有用的東西。上課時認真聽課當然是必須的,但就象我以前一個老師講的,任何人也無法集中精力一節課,就是說,連續四十多分鍾集中精神不走神,是不太可能的,所以上課期間也有一個時間分配的問題,老師講有些很熟悉的東西時,可以適當地放鬆一下。另外,記筆記有時也會妨礙課堂聽課效率,有時一節課就忙著抄筆記了,這樣做,有時會忽略一些很重要的東西,但這並不等於說可以不抄筆記,不抄筆記是不行的,人人都會遺忘,有了筆記,復習時才有基礎,有時老師講得很多,在黑板上記得也很多,但並不需要全記,書上有的東西當然不要記,要記一些書上沒有的定理定律,典型例題與典型解法,這些才是真正有價值去記的東西。否則見啥記啥,勢必影響課上聽課的效率,得不償失。 作題的效率如何提高呢?最重要的是選"好題",千萬不能見題就作,不分青紅皂白,那樣的話往往會事倍功半。題都是圍繞著知識點進行的,而且很多題是相當類似的,首先選擇想要得到強化的知識點,然後圍繞這個知識點來選擇題目,題並不需要多,類似的題只要一個就足夠,選好題後就可以認真地去做了。作題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還取決於作題之後的過程,對於做錯的題,應當認真思考錯誤的原因,是知識點掌握不清還是因為馬虎大意,分析過之後再做一遍以加深印象,這樣作題效率就會高得多。 評:夏宇同學對於聽課和做題的建議,實際上反應了提高學習效率的一個重要方法--"把勁兒使在刀刃上",即合理分配時間,聽課、記筆記應抓住重點,做習題應抓住典型,這就是學習中的"事半功倍"。 第一點,要自信。很多的科學研究都證明,人的潛力是很大的,但大多數人並沒有有效地開發這種潛力,這其中,人的自信力是很重要的一個方面。無論何時何地,你做任何事情,有了這種自信力,你就有了一種必勝的信念,而且能使你很快就擺脫失敗的陰影。相反,一個人如果失掉了自信,那他就會一事無成,而且很容易陷入永遠的自卑之中。 提高學習效率的另一個重要的手段是學會用心。學習的過程,應當是用腦思考的過程,無論是用眼睛看,用口讀,或者用手抄寫,都是作為輔助用腦的手段,真正的關鍵還在於用腦子去想。舉一個很淺顯的例子,比如說記單詞,如果你只是隨意的瀏覽或漫無目的地抄寫,也許要很多遍才能記住,而且不容易記牢,而如果你能充分發揮自己的想像力,運用聯想的方法去記憶,往往可以記得很快,而且不容易遺忘。現在很多書上介紹的英語單詞快速記憶的方法,也都是強調用腦筋聯想的作用。可見,如果能做7到集中精力,發揮腦的潛力,一定可以大大提高學習的效果。 另一個影響到學習效率的重要因素是人的情緒。我想,每個人都曾經有過這樣的體會,如果某一天,自己的精神飽滿而且情緒高漲,那樣在學習一樣東西時就會感到很輕松,學的也很快,其實這正是我們的學習效率高的時候。因此,保持自我情緒的良好是十分重要的。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應當有較為開朗的心境,不要過多地去想那些不順心的事,而且我們要以一種熱情向上的樂觀生活態度去對待周圍的人和事,因為這樣無論對別人還是對自己都是很有好處的。這樣,我們就能在自己的周圍營造一個十分輕松的氛圍,學習起來也就感到格外的有精神。 一、每天保證8小時睡眠。 晚上不要熬夜,定時就寢。中午堅持午睡。充足的睡眠、飽滿的精神是提高效率的基本要求。 二、學習時要全神貫注。 玩的時候痛快玩,學的時候認真學。一天到晚伏案苦讀,不是良策。學習到一定程度就得休息、補充能量。學習之餘,一定要注意休息。但學習時,一定要全身心地投入,手腦並用。我學習的時侯常有陶淵明的"雖處鬧市,而無車馬喧囂"的境界,只有我的手和腦與課本交流。 三、堅持體育鍛煉。 四、學習要主動。 只有積極主動地學習,才能感受到其中的樂趣,才能對學習越發有興趣。有了興趣,效率就會在不知不覺中得到提高。有的同學基礎不好,學習過程中老是有不懂的問題,又羞於向人請教,結果是鬱郁寡歡,心不在焉,從何談起提高學習效率。這時,唯一的方法是,向人請教,不懂的地方一定要弄懂,一點一滴地積累,才能進步。如此,才能逐步地提高效率。 五、保持愉快的心情,和同學融洽相處。 每天有個好心情,做事干凈利落,學習積極投入,效率自然高。另一方面,把個人和集體結合起來,和同學保持互助關系,團結進取,也能提高學習效率。 六、注意整理。 學習過程中,把各科課本、作業和資料有規律地放在一起。待用時,一看便知在哪。而有的學生查閱某本書時,東找西翻,不見蹤影。時間就在忙碌而焦急的尋找中逝去。我認為,沒有條理的學生不會學得很好。 評:學習效率的提高,很大程度上決定於學習之外的其他因素,這是因為人的體質、心境、狀態等諸多因素與學習效率密切相關。 【總結】學習必須講究方法,而改進學習方法的本質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習效率。 學習效率的高低,是一個學生綜合學習能力的體現。在學生時代,學習效率的高低主要對學習成績產生影響。當一個人進入社會之後,還要在工作中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和技能,這時候,一個人學習效率的高低則會影響他(或她)的工作成績,繼而影響他的事業和前途。可見,在中學階段就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擁有較高的學習效率,對人一生的發展都大有益處。 可以這樣認為,學習效率很高的人,必定是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言外之意,學習成績好未必學習效率高)。因此,對大部分學生而言,提高學習效率就是提高學習成績的直接途徑。 提高學習效率並非一朝一夕之事,需要長期的探索和積累。前人的經驗是可以借鑒的,但必須充分結合自己的特點。影響學習效率的因素,有學習之內的,但更多的因素在學習之外。首先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合理利用時間,另外還要注意"專心、用心、恆心"等基本素質的培養.對於自身的優勢、缺陷等更要有深刻的認識。總之,"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❷ 淺談如何提高課堂的有效性
充分了解學生
研究學生、了解學生是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前提之一。因此,要使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應當對學生做出更為深入和具體的分析,為教師本人備課及實施所用。好的教學設計,教學內容的層次感,研討的核心問題和關鍵點等都基於對學生的了解。好的構思和創意都有很強的針對性,都需要對學生有真切的了解。對學生了解的越清楚,教學中就更能心中有底,通過及時反饋調節教學的重點與進程,就能適時進行質疑、把問題引向深入,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同時,每位數學教師都要充分認識到:學生是有著巨大發展潛能和個別差異的個體,他們都有取得發展,贏得尊重的權利,教師必須在人格和交往上尊重每一個學生,在學習和生活中關愛每一個學生,做到因材施教,因人施教。那麼,每個智力正常的學生就都能得到健康發展並獲得成功。2.
認真鑽研教材,把握教材
數學教材不再是學生數學學習的目標以理解或掌握教材上呈現的內容作為學生學習數學的最重要任務;數學教材應當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的基本出發點讓學生在教材所搭建的數學活動平台上展開數學學習。採用由淺入深、逐級遞進、螺旋上升的方式逐步滲透重要的數學思想方法,給學生充分探索和交流的機會,強化學生在數學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突出探索式學習方式:即在知識的學習過程中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思考與交流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經歷觀察、實驗、猜測、推理、交流、反思等活動.
另外,教師還要意識到:
教材只是教師教學的一個憑借,往往呈現一些生活、學習現象和事實,不利於學生探索與創新,需要教師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教材進行合理的加工、改造,重組出具有遷移性、思考性、再生力的數學活動,因此我們要樹立「用教材去教,而不是教教材」的觀念,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3.
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數學課程標准》指出:「數學教學,要緊密聯系學生的生活環境,從學生的經驗和已有知識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情境」。新教材最大的特點和優點之一就是許多知識的引入和問題的提出、解決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展開的。德國一位學者有過一個精闢的比喻:將15克鹽放在你的面前,你無論如何也難以下咽。但將15克鹽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湯中,你早就在享用佳餚時,將15克鹽全部吸收了。教學情境之於知識,猶如湯之於鹽。鹽需溶入湯中,才能被吸收;知識需要溶入情境之中,才能顯示出活力和美感。因此,
教學中教師要盡可能地從生活或具體情境中引入數學新知,讓學生在有效的情境中產生學習和探索的興趣,
興趣是學習的最好老師,它在學習活動中起著定向和動力的作用,是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強求知慾的重要因素。中學生的探索精神和創新意識是在對數學特點、內容發生興趣時而引發的。課的引入是學生能否產生學習興趣,渴求新知,增強教學效果的關鍵。在教學中,教師要善於了解學生的學習特點,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教學內容,挖掘教材活動性和創新性因素,努力創設各種生動形象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參與到學習中去。中學生學習數學的情境大致有兩種:第一種是現實生活情境;第二種是問題矛盾情境。教師通過創設情境,設置認知沖突,以情激趣,以趣導思。讓學生的注意指向新知,並產生學習新知的動機,積極投入到探索新知的活動中。數學課的引入不但要起到溫故知新的作用,還要有利於激發學生參與意識。要選准新知識生長點,提供誘因,促進知識的遷移,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慾和主動探索的興趣。4.
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特點選擇適當的教學方法。
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現,教學中存在著一些好的教學方法,但教無定法,在教學中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和不同的學生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只有靈活機動地選擇最適合學生的教學方法,才能最好、最優地提高數學教學的有效性。(1)根據不同內容選擇不同的方法。代數知識、幾何知識、統計知識等不同的教學內容具有不同的特點,在教學中我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選擇不同的方法。例如在教學幾何知識時我採取從直觀到抽象的方法逐漸培養學生的空間想像能力;在教學統計知識時採用讓每個孩子經歷統計過程的方法,讓他們體會數學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非常廣泛。(2)根據學生實際選擇適合的方法。在教學中要立足於學生是「教學之本」。教師選用教學方法時應把學生作為教學的出發點,學生的年齡特徵、學習基礎、個性差異都是教師要考慮的因素。初中階段學生已能進行抽象邏輯思維,但對於一些空間觀念很強的題目仍要用實物展現或者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以加深他們的理解。再如同一年級的不同班級由於學習基礎不在同一水平線上,教學方法也不能一樣:自學能力強的班級可以採用自學法、嘗試法;基礎相對較低的班級則可以採用實際操作、設疑法等。並且同一個班級中針對不同個性的學生也要運用不同方法。如好動、愛說的學生適宜用討論法;不善於表達,喜靜的學生就適宜用發現法、自學法。只有關注學生,「備」學生,才能找到有
❸ 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每個老師每節課的時間相同,但為什麼優秀教師教出來的學生學習能力強,學習成績優,學習習慣好,同時又學得輕松愉快,這就涉及到教學有效性的問題。 「有效」是教學的本質特性,也是當前課程改革的核心思想,更是教育內涵發展的必然要求。教學的有效性是教學的生命,有效的課堂教學應是教師永恆的追求。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將關注教學流程各個基本環節,即備課、上課、作業、輔導、考試等。這幾個基本環節互為基礎,相互作用,只有善於發現其內在的聯系,才能不斷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備好課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基本點 在備課上多花一份精力,在教學中就會多產生一份效果。備好課是上好課的前提,只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深入挖掘教材,真正做到「備學生、備教材」,才能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里,引導學生有效學習,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完成教學任務。備課是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的一個首要抓手,是實現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基本點。 1.強化目標意識,整體把握教材 學科課程標準是指導我們教學的綱領性文件,教師必須牢記課標的課程理念,融入自己的思考;熟悉任教學科的課程總目標,對階段目標有較為清晰的認識;對課標中的教學建議要有足夠的了解,特別是一些具體的建議更要有深入思考;對課標中的評價意見要有針對性地結合自己的教學實際有價值地完善,形成一套適合本班學生的評價方法和評價方式。 作為一名任課教師,必須明確本學科在整個高中階段學生所要達到的知識、能力、學習習慣、學習品質等方面的目標,以保證自己對本學科有全面、深入的把握;教師必須熟知所用教材的編排特點、知識重點和難點,並參考其他版本教材,對教材進行全面整合與分析,以保證教學內容的合理安排,確保教學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教師必須准確確定一篇課文、一個知識點的教學目標,特別是針對每一課時教學目標的預設,顯得尤為重要。這種預設必須是適合學生,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潛能的,在預設目標的基礎上還要有生成目標的形成,而這些預設目標能否落實和最終形成是備課的關鍵所在。 2.加強集體備課,營造教研氛圍 集體備課是備課組活動中的一個主要內容。它能促進教師之間的競爭與合作,提高合作效益。集體備課決不僅僅是一份教案、一個課件、一張試卷、一次作業的共享,而是要引導教師在研究問題上下功夫、在研究專題上下功夫。通過集體備課切實解決實際問題、學科專業問題、甚至是課題研究問題。 集體備課活動前,每個教師對教材要進行充分熟悉和思考,每次活動確立主備者。活動中主備者要分析教材,結合教學目標、教學設計進行說課。每位教師因為有了預先的思考,能很快融入交流、討論,保證備課活動的實效。新課程背景下,集體備課要求做到「實效、創新、合作」。 3.關注備課前期,完善備課後期 教材有它的連貫性,為此,教師在備課前期要通覽教材,對整個高中階段本學科教材內容有所了解,使前後知識融會貫通。對整套教材全面熟悉知曉,會成為教師的一筆豐厚的教學資源,使教師在備課時,具有更高的立足點。 後期完善備課是一些優秀老師、名師大家的經驗之舉,很值得借鑒。後期完善包括對教學設計的修改完善、教學經驗的總結反思、教學設計的重新定位、甚至是學生情況的再思考等等。只要發現相關信息就及時地補充到原備課中,讓自己的備課不斷豐富,不斷深入。這樣的後期完善,是對備課的一種提升,它讓備課有效而且高效,課堂教學也會因為備課的有效、高效而變得輕鬆起來。 二、上好課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點 課堂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主陣地,是學生獲取知識的主渠道,教師認真上好每一堂課是提升整個教學過程有效性的關鍵。 1.確立有效教學觀念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必須以確立教師有效教學觀念為導向。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獲得發展。讓學生在學業上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具體表現在:學生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教師的教學觀念直接影響著教學內容的選擇、教學方法的應用、教學形式的採納。 2.優化課堂教學結構 優化課堂結構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課堂結構的優化與否,是課堂教學效率高低的關鍵。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學生的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與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者在課堂教學中要得到協調發展。教師要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教學過程要面向全體學生,努力發掘每個學生的潛能,讓他們主動參與、經歷、深入到學習的全過程中去。 (1)營造具有人文氣息的情感氛圍,有效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蘇霍姆林斯基說「只有當情感的血液在知識這個活的機體中歡騰流過的時候,知識才能融及人的精神世界。」情感是學生心理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認知活動必定伴隨著情感的活動,在課堂上愉快的情感體驗可使學生感知敏銳,記憶增強,想像豐富,思維活躍。 (2)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究慾望。葉瀾教授的「新基礎教育」理念認為:不關注學生對教育活動的主動參與,不著力於教育過程中學生主動性的培育,只把教育當作知識的記憶和技能技巧的熟練過程,那麼,教育將類似於「馴獸」。因此讓學生主動參與學習過程是提升教學有效性的重要組成部分。 (3)面向全體因材施教,有效促進學生的最佳發展。中學生身心的發展,既有共同的特徵,又有個人的特點。教師要正確處理好學生之間的個別差異,確定分層教學目標,設計多層次練習等,因材施教,創設適應學生認知差異的課堂教學方法。 (4)把握好課堂教學的深度,有效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教師如何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達到預期的效果?現代心理學研究證明,課堂教學的深度應略高於學生的知識水平,這樣使學生感到新穎有「味」。教師應切實把握好課堂教學的深度,挖掘教材中的智力因素,使學生「跳一跳,摘果子」。 3.合理運用信息技術 信息技術在課堂教學中是否真正發揮作用,是否有效地促進課堂教學,不是看教學中信息技術應用了多少,也不是看多媒體課件製作得有多麼精巧,而是要看信息技術的使用是否幫助師生突破了教學的重點和難點,提高了學生獲得知識技能的效率。 在課堂上教師總會遇到一些難以說清或在教室里難以演示的抽象難懂的重點、難點,此時運用集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多媒體技術於一體的計算機輔助教學設備,跨越時間與空間的界限,形象、生動、有趣地向學生展現,有利於學生理解,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因而信息技術的使用要恰到好處,准確把握。 4.建立有效課堂評價 課堂教學中實施及時、適度、多樣的評價,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教學活動的有效開展。課堂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評價,不能只注重結果,更要重視學生學習的過程,關注學生的參與度、合作交流的意識和情感、態度的發展。教學中教師要為不同的學生提供不同的展示自己的機會,及時地、有針對性地做出恰當的評價,使之迅速體驗成功,建立自信。教師要善於運用個性化的評價或用微笑、點頭、等肢體動作予以肯定。對學生的錯誤回答,不忽視、不輕視,要積極鼓勵,激發學習的熱情,使教師的評價成為學生努力學習的動力,這樣課堂教學會更有效。 三、作業練習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調整點 作業是教學過程中不容忽視的一個環節,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學生通過完成作業,可以再次調整、強化認知結構,或明晰課堂學習留存下來的困惑,甚至是糾正自己的錯誤認識;教師通過批改學生的作業,及時了解學習中的疑難,全面把握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教師也藉此找到自身教學的疏漏之處。學生的作業反饋有助於教師更好地認識到學生的學習實際,及時調整教學,使新的課堂教學更有效率。對待作業,教師應努力做到「有做必批、有批必評、有錯必糾」。 1.明確作業布置要求 課前預習力求培養學生良好的預習習慣,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自學能力;課堂練習要精心設計,加強輔導;課外作業提倡分層要求,允許學生根據自身實際自主選擇。對一些學有餘力的學生,提倡布置開放性作業。鼓勵學生利用圖書館、網路等渠道搜集信息,進行探究性課外學習。一般不布置重復性的作業,克服作業布置的隨意性,切實減輕學生的作業負擔。要特別注意訓練學生養成靜心作業、書寫工整、格式規范的良好習慣。 2.明確作業批改要求 批改要認真、及時、規范,保證批改的正確率。 3.明確作業講評要求 要對學生的作業全面了解,掌握典型,綜合分析,及時評講,查缺補漏。建立優秀作業表揚制度,以激勵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課後輔導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生長點 課後輔導是課堂教學的有力補充。在課堂教學過程中,由於學生的個體差異,造成了學生在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上的差異,所以課後輔導要兼顧兩頭。不僅要挖掘優秀生的學習潛力,更要加大學困生的輔導力度。 1.教師課後輔導要避免隨意性 輔導學生要做到四定:定人、定時間、定地點、定內容。 2.教師要關愛學困生 教師關心、愛護學困生,及時幫助他們找原因,改進學習方法,多找閃光點,多激勵,不斷增強他們的自信心。教師要加強對學困生的個別輔導,注重輔導的有效性。 通過課後輔導,使不同層面的學生在原有基礎上都有了提高,使其找到了新的學習生長點。學生對學習有了信心和熱情,課堂教學才更有效。 五、階段考試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檢測點 考試是教學過程的終端環節。對學生進行考試,是檢測一個階段以來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手段。它承前啟後,為新一輪提高教學有效性起到推動作用。 1.科學命題 考試命題,應立足多個版本教材,依據課標要求,緊扣考綱,難度適中,符合大多數學生學習水平。既要檢測教學狀況,考出學生的實際水平,又要對今後的教學具有引領和導向作用。 (1)必修科目命題要求:重點考查學生的學科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同時注重考查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應力求突出基礎性、時代性、創新性和公平性,密切聯系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社會實際,不出偏題和怪題。 (2)選修科目命題要求:試題設計以能力立意為主導,注重考查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技能與基本觀念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應在科學性、基礎性、公平性、時代性和創新性等方面達到和諧統一,貼近學生實際,不出偏題和怪題。 2.認真分析 每次考試後,要認真及時閱卷,做好質量分析。在進行橫向比較的同時,更注重縱向比較。在分析學生知識能力的同時,還要進一步關注學生的學習習慣和情感態度。對學生存在的問題要及時查漏補缺,以利於改進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 從教學流程的各基本環節來看,對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都有著或直接或間接的聯系。只有把握住各個環節與提高課堂教學的關聯之處,深入研究,尋找對策,改進教學,才能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❹ 怎樣提高學生的課堂有效性
在《數學課程標准》中,要求學生學習具有價值的知識、有實用性的知識,促使學生對學習的良好發展,同時也大大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數學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在數學學習上有所提高、有所進步、更有所收獲.這樣,它既關注了學生當前的發展,又關注學生未來的發展和可持續發展.有效的課堂教學是通過課堂教學活動,讓學生在認知和情感上都有所發展.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我對於提高課堂的有效性有以下幾點思考:
(一)重視情境創設充分調動學生有效的學習情感?
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調動有效的學習情感,對於維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至關重要.調動有效的學習情感,既能培養學生的學習信心,調動其學習的主動性,又能切實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情境創設中,應注意以下幾點:?
1、情境創設應目的明確?
在數學教學中,每一節課都有一定的教學任務.情境的創設是一個涉及素材的選取、內容的組織和呈現的過程.如同橋梁建造一樣,把情境的合理性看做是對建築材料的質量要求,把問題導向性看做是對橋梁功能的設計要求,那麼有效性則可看做是對橋梁工程質量的總體考慮.情境創設是教師在一定的教學目標要求下,以促進學生數學地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等能力協調發展為目的的設計過程.要有利於學生數學學習,有利於促進學生認知技能、數學思考、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所以,教學中既要緊緊圍繞教學目標創設情境,又要充分發揮情境的作用,及時引導學生從情境中運用數學語言提煉出數學問題.如果是問題情境,教師提出的問題則要具體、明確,有新意和啟發性,不能籠統地提出諸如你發現了什麼等問題.?更應引起我們關注的是,情境的創設並不時時處處需要,而是應該根據具體情況進行具體分析.有時候,我們需要創設現實的生活情境;有時,數學化的情境反而會有更好的的效果;還有些時候,通過現實情境引入教學內容卻會引起邏輯的混亂.我們在選擇是否創設情境或創設什麼樣的情境時,應以該情境能否很好的承載數學知識作為標准,否則將是舍本求末.
2.教學情境應具有時代氣息?
作為教師,應該用動態的、發展的眼光來看待學生.在當今的信息社會里,學生可以通過多種渠道獲得大量信息,教師創設的情境也應具有一種時代氣息,讓他們學會關心社會,關心國家發展.如在一堂有關無蓋長方體盒子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探討小正方形的邊長與無蓋長方體盒子的體積關系,給學生長為10的正方形紙片,在四個角上分別減去一個同樣大小的小正方形,摺合成一個無蓋的長方體盒子.要求學生通過折紙活動,提出一些用已有信息能夠解決的數學問題.情境創設讓學生經歷了數學化的學習過程,不僅使學生在知識的主動建構中,通過對知識的理解、發現與生成,體驗數學的再創造的過程,而且情境創設自身也成為一種基本的教學要求.
3.情境的內容、形式應根據學生的生活經驗與年齡特徵進行設計?
教學情境的形式多樣,比如:故事情境、問題情境、活動情境、競爭情境、實驗情境等等等.情境的創設要遵循不同年級、不同年齡兒童的心理特徵和認知規律,根據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而設計.對於低、中高年級的兒童,教師可以通過講講故事、做做游戲、直觀演示等等的形式創設情境,而對於高年級的學生,則要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合作交流的問題情境,用數學數本身的魅力去吸引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 二)深入鑽研教材,確保知識的有效性.
知識的有效性,起到了一個保證課堂教學有效的重要條件.對學生而言,教學知識的有效是指新的觀點、新的材料.教學內容是否有效和知識的屬性以及學生的狀態有關,關系至關重要.首先,學生的知識增長取決於有效知識量.教學中學生知識的增長是教學成敗的關鍵.其次,學生的智慧發展取決於有效知識量.發展是教學的主要任務,知識不是智慧,知識的遷移才是智慧.總而言之,在個體的知識總量中並不是所有的知識都具有同樣的遷移性,而是其中內化的、熟練的知識,才是可以隨時提取,靈活運用,這一部分知識稱為個體知識總量中的有效知識,是智慧的象徵.再次,學生的思想提高取決於有效知識量.這種知識是指教學中學生獲得的、融會貫通深思熟慮的、實在有益的內容,即有效知識.最後,教學的心理效應取決於有效知識量.通過對知識的獲取產生愉悅的心理效應,才能成為活動的原動力和催化劑.
( 三)探究有效的學習過程.
課堂教學的核心是調動全體學生主動參與學習全過程,使學生自主地學習、和諧地發展.學習過程是否有效,是課堂教學是否有效的關鍵.在學習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活動積極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作為教師,我們要注重學生的自主學習,讓學生利用自己喜歡的方法主動探究,從而在探究學習過程中發展智力,提高能力.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處於成長發展中的小學生,是不成熟的學習主體.由於受年齡、經驗、知識、能力的限制,他們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的能力畢竟是有限的.因此,只有發揮教師作為組織者、引導者、點拔者的作用,才能發揮學生的主體性、主動性,讓學生學會學習.尤其在學生疑難處、意見分歧處,或在知識、方法歸納概括時,更要教師及時加以點拔指導.有效的學習過程還可以通過游戲實施.小學生注意的特點是無意佔優勢,尤其是低年級往往表現出學前兒童所具有的那種對游戲的興趣和足勁要求,他們能一連幾小時地玩,卻不能長時間地一動不動地坐在一個地方.新課程要求面向每一個學生,特別是有差異的學生.因此針對差異性,可以實施分層教學策略,最大限度地利用學生的潛能實施教學過程分層,放手讓學生獨立思考,展示學生個性,從而使每一個學生都得到發展.使數學課堂教學真實有效.
(四)聯系生活實際,創設有效的生活情境
情境應貼近學生的生活,生活是學生數學現實的重要源泉.數學教學中的情境創設是一種基於特定學習目標和學習內容的需要,以學生的經驗為著力點,以數學初始條件的創設和生活素材的選取為主要環節的信息加工過程.它不僅為學生提供一個主動參與於數學活動的經驗,同時也架設了一座聯系數學與生活的橋梁.創設有效的生活情境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條件.《數學課程標准》指出: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與童話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感興趣的數學問題,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與動機,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數學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創設與學生生活環境、知識背景密切相關的,又是學生感興趣的學習情景,使學生從中感悟到數學的樂趣,產生學習的需要,激發探索新知識的積極性,主動有效地參與學習.在創設生活教學情境時,一要選取現實的生活情境.教師可直接選取教材中提供的學生熟悉的日常生活情境進行加工或自己創設學生感興趣的現實生活素材作為課堂情境.二要構建開放的生活情境.教師要對課內知識進行延伸與拓展,將抽象知識學習過程轉變為實踐性、開放性的學習過程,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大膽提出猜想,不斷形成、積累、拓展新的數學生活經驗.三要創設多元的生活情境.教師可以通過對學生生活及興趣的了解,對教學內容進行二次加工和整合,再次創設生活情境.
生產和生活實際是數學的淵源和歸宿,其間大量的素材可以成為數學課堂中學生應用的材料.教師要做有心人,不斷為學生提供生活素材,讓生活走進課堂.真正讓文本的靜態數學變成生活的動態數學.要讓學生覺得數學不是白學的,學了即可用得上,是實實在在的.這樣的課堂教學才是有效的.
( 五)注重教學反思,促進課堂教學質量
教學反思需要跳出自我,反思自我.所謂跳出自我就是經常地開展聽課交流,研究別人的教學長處,通過學習比較,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異,從而提升自己.當然,無論是運用行動研究法還是比較法,我們都需要學習先進的教育教學理論,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我們自己每上一節課,都要進行深入的剖析、反思,對每一個教學環節預設與實際吻合、學生學習狀況、教師調控狀況、課堂生成狀況等方面認真進行總結,找出有規律的東西,在不斷反思中學習.我們反思的主要內容有:思考過程、解題思路、分析過程、運算過程、語言的表述、教學的思想方法進行反思等.以促進課堂教學質量,教學效果也一定會更好. 教學作為一種有明確目的性的認知活動,其有效性是廣大教師所共同追求的.無論課程改革到哪一步,有效的課堂是我們教師永恆的追求.我們要在新課程理念指導下,在發揮學生主體作用的前提下,改革課堂教學模式,提高課堂教學實效.
❺ 學習基礎較差的學生該如何提高自己的成績呢
提高自己的學習興趣,使自己有意識的主動去學習。制定學習計劃,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在上課時一定要認真聽課,學會記筆記、預習、復習。在學習時可以找一些在學習上比較好的同學一起學習,互相督促。當天的任務當天完成。經常看錯題、類型題。
❻ 如何幫助基礎差學生提高成績、具體點。
一、激發潛在的學習興趣:愛因斯坦曾指出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們在學習過程中都有這樣的體會 ,凡是自己感興趣的學科 ,無須他人強迫督促 ,自己也會主動去學 ,還能廢寢忘食地學 ,甚至反復地學 ,深入進去 ,探究創新 ,學習的效果會事半功倍。學習興趣有助於激發學習積極性 ,有助於鞏固記憶和開發智力 ,形成創造力 ,還有助於培養學習毅力。可見 ,培養學習興趣對於初中生來講至關重要。那麼 ,如何培養學習興趣 ,把那些我們不感興趣的且又必須學習的學科變成有興趣的 ,使學習成為不僅是必需的 ,而且是有趣而輕松的呢?首先你要知道學習的目的,為什麼而學習,知道了學習的目的,就要認真學習了,怎麼能認真學習呢?要對學習有濃厚的興趣。興趣是需要培養的,初中階段,興趣就在通過你的學習,通過掌握的知識點,把習題一個一個攻破,感受成功的喜悅,證明自己的學習能力,給自己自信,意識到通過自己的不斷學習,一定能夠找到自己展示的平台!二、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效率:我認為,要提高學習效率,首先便是提高上課的效率。記住,老師上課的細節千萬不要漏掉,許多考試都在這些細節上會難倒你的,而這些細節往往是老師興致所致,上課處於極好狀態時,將大腦中的那些知識點下意識地說出來,且常常不書寫在黑板上的。捕捉這些細節,往往會提高你上課的注意力及效率和知識面。利用好了課堂上45分鍾,下去後無需過多時間就能熟練掌握,事半功倍,做題復習效率也極高;反之只能事倍功半,花去大量時間,還容易丟三落四,知識掌握不完全,不熟練,對做題和今後復習造成隱患。當然,我不是說整個聽課和學習時間,神經都要綳得緊緊的,而是要緊跟老師的思路,抓住知識要點。不管是聽課還是自習,都要一心一意。對於注意力極易分散的人,學習效率的提高就比較困難了。而且必須注意知識的前後承接,一旦前面掌握不好,容易造成惡性循環,所以學習效率高是建立在扎實的基礎之上的。 當然更重要的是抓緊時間了。在學習時,如果能夠只想到學習,並且比如做數學題只想到數學,而不想到地理、語文等就一定會對學習有幫助。但我更認為,學習效率是培養出來的,是後天的一種習慣。學習上的高效率是思路開闊,思維敏捷,有充分自信心的結果。我從小就有這種習慣:在復習功課時,喜歡多看參考書,廣納各家思想,尤其象《中學生數理化》《中學生英語語法》這樣教做題思路、方法的書籍,我都是十分注重的。因此,很長時間的積累之後,我的學習視野開闊了,思路多樣了,思維敏捷了,於是對學習起了個極大的促進作用,學習效率自然提高,學習時興趣增加,專心程度自然也增加,學習效率自然又更進一步提高。這樣的良性循環對自己來說,當然越來越有利了,學習自然不再成為負擔,而是興趣和樂趣了。 如何提高學習效率?這是我特別需要強調說明的一個問題,它也是能不能學好知識的關鍵。效率指對時間的利用率,學習效率高的人不會讓每一分鍾閑過,不會總猶猶豫豫:這道題該不該做?這個難點該不該問?這個知識講過沒有?講了就看,沒講又怎麼辦?由此學習效率的高低是顯而易見的。 大家同在一個屋檐下學習,都坐在書桌前,可是有的同學專心致志、全神貫注、筆耕不輟,解決了一個又一個問題,攻破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點。還有的同學坐著、東找一本書做做,碰了釘子又換另一本書做,再咬著筆頭發發愣,看看錶還有多久下課。或許這些都是無意識的,可是仔細想想,難道不曾發生過嗎?這樣的學習效率只會受到時間的嘲諷。 顯然,只有效率高,才能在有限的時間內學到更多的東西,才會有更多的思考去認識和理解問題。怎麼才能提高學習效率呢?我想至少應該做到這樣兩方面的內容: 第一、需要精神高度集中,這是提高學習效率的前提條件,學習的時候就應該全神貫注、心無雜念,不要一邊看書,一邊想著球賽的戰況,想著午飯吃什麼,想著筆尖是不是歪的。時間飛逝而過,發會兒愣、看會兒書是很容易騙過自己的,可當下課後翻翻書、看看本子,反而納悶了:怎麼看了半天一無所獲呢?所以要把精力集中在本上、書上、筆上,全身心地投入進去。按我們老師的話就是盡快地進入角色中去。 第二、就是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更好地利用時間,更大地提高學習效率。怎樣才是好的學習習慣呢?這是因人而異的。總之,所有對學習有利的習慣,就是好習慣。 這里我有一些學習習慣可以參考給大家: 1、英語每天必練、必讀,而且一定要讀出聲來,多讀才能有好的語感。 2、對理科的常規題要做出速度來,不妨經常試試一個小時能做出多少題來。 3、數學的計算是難免出錯的,刻意地找一些煩瑣的計算來鍛煉耐心與能力。 4、對整套的題不要舍這去那的,拿出表來,兩個小時內完成。認真對待,如考試一般核對計分總結,會有很大的收獲的。 5、習慣於請教老師,與同學砌磋,這是提高水平的好方法,但一定要三思之後。 三思是有含義的,一個問題琢磨不透,可暫時放一段時間,學習其它內容,也許回過頭來便迎刃而解了。這就是"觸類旁通"的道理。如再不明白,就去請教,這樣印象才會深刻。諸如此類的學習方法還有很多,同學們可自己探索。提高學習效率是每個好學生都應時刻銘記的。 踏實的學習習慣,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途徑。有的同學東一榔頭,西一棒槌,沒有條理,只會愈加浮躁。在自我的學習中,建立一種"秩序",是很有必要的。對於每一位學生來說,時間都是每天24小時,每年365天。而要在對大家都公平的時間里,榨取出更多的分數來,則要看你是否會合理地利用時間了。合理利用時間,首先要充分、合理的利用課堂上的時間。課堂45分鍾,是老師灌輸知識的時候,應該說是我們學習知識最容易、最高效的時候。古語說"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就是這個道理。這時候,應該做到分秒必爭,寸時不讓。成績最好的同學,往往是上課最會聽講的同學。那種認為課內損失課外補,課上稀里糊塗,課後加班加點的做法,其實是最不明智的。具體地講,合理利用課堂上的時間,就是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學到盡量多的知識。因此,一般的做法是課前預習,勾劃出難點、疑點,做到心中有數;課上認真聽講,積極思考,善於思考,適當做筆記;課後適時作復習,溫故知新。關於筆記,要依個人習慣而定,對基礎較好的同學,完全可以不作筆記或只記難點。另外每天下課後,用2,3分鍾回想一下這堂課到底學了些什麼。長期堅持下去,必將收益無窮。 另外,我覺得只要在學習時保持精力集中,學習效率自然提高。就如同練武之人「入定」一樣,學習時要屏除一切牽扯精力的雜念,腦子里只想"如何復習這一部分,如何能解決這道題"。當然,為了保持精力,也要注意勞逸結合。一番緊張的學習之後,讓大腦空白一會兒,散散步,呼吸一下外面的新鮮空氣,吐故納新,大有裨益。如果非要搞長時間的攻擊,不但累得精疲力竭,而且事倍功半,得不償失。注意休息,勞逸結合,精力才能充沛;剋制自己,排除雜念,精神才能集中。這樣,學習效率才能提高。 談一點具體的經驗吧。如果你現在有一段自習時間,二三個小時或者一個上午,你該如何利用?假設你手頭有學校的作業要做,得用這段時間,那麼你最好輪換著做各科作業,不停地換腦子;而假如你是要用這段時間自己鑽研一下,我建議你只看一科,這樣用大塊的時間學習某一科的一些問題,效果是很好的。
❼ 對於基礎很差的學生,應該如何教學
多點耐心,慢慢發現孩子的不足,看看是哪塊沒有理解,有針對性的強化練習,我也是老師,班裡有幾個特別差的學生,不要生氣,不要發火,要有愛心愛孩子。第一校領導把重要的任務交給自已是對你的信任,你要耐心育人,自己要想開,努力教好學生就不生氣了。第二就是要求調換工作最好不換。
❽ 如何教好一個基礎很差的小學生
學習的基礎並不全是做習題
說到學習會給人一種錯覺,就是要不斷的練習、不停的做習題才能提高成績。但這種做法要在已經打好基礎的前提下才有效果,對於低年級的孩子這個方法並不全對。
低年級孩子的「基礎」這樣建立
1、重視培養表達能力
在社會中打拚的爸媽們一定知道,會不會說話、敢不敢展現自我、溝通能力強不強對自己的影響有多大。這對孩子的將來一樣重要。
孩子說錯了不要罵而是引導,一定記住了:說錯了比不說好。
孩子說錯了不要馬上給答案而是引導,一定記住了,不讓孩子用自己的思路想明白問題,他就只是一個知識的空殼而不是思考的人類。
2、指導孩子的學習只是「指導」
低年級的孩子在學習上有很多地方是需要家長進行指導的,但是指導的過程中一定要明確自己的角色只是「指導」而不是以下這些模式:
①監督孩子學習:坐在孩子邊上盯著孩子學習,孩子停下來思考就說:「怎麼不寫了?」、「發什麼呆?」
②代替孩子學習:碰上孩子不會的題目直接給孩子答案,這樣孩子會習慣只接收答案而不思考過程,將來考試的時候他還是一樣不會做。
3、不要在孩子面前質疑老師
時代在進步,教育的方式也在更新,甚至是學校的課本都在改變,家長不要在孩子面前說老師教得不對。
質疑老師會讓孩子漸漸不把老師當回事,進而不認真聽課,長此以往孩子的學習肯定不好。
舉個例子來說:「方」字你會怎麼寫?寫完「亠」之後你是先寫撇?還是先寫橫折鉤?但其實「方」現在是這么寫的。
6、一定要保證孩子的睡眠時間
低年級小學生每天睡眠應在10小時左右,因此應在晚上10點以前讓孩子入睡。只有充足的睡眠,才會有充足的精力學習。
7、早餐吃好比吃飽更重要
由於早上要趕著去上課,家長也要趕著去上班,很多時候孩子的早餐都是隨意解決的。這樣不科學的用餐習慣讓孩子的大腦在最需要營養的時候得不到補充,對智力的發育不利。
8、不要忽視每天的飲水量
人類身體代謝中,水有很重要的作用。孩子的身體需水量很大,同時小孩每天的運動量不小,保證孩子的飲水量直接關繫到健康。
❾ 學生基礎差,我應如何改進教學
學生學習基礎差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有客觀的,有主觀的。客觀因素除學生自身的生理和智力有缺陷外,還有在心理上和學習上遇到的困難,沒及時解決等方面。但是,要使學生的學習成績提高,歸根到底要落實到學生自身的主觀因素上來。在教學實踐中,我應如何改進教學?為了要幫助差生提高學習成績,我從學生的想學→愛學→能學→會學這條主線進行了諄諄善誘的探索。
一、更新觀念,關心愛護差生,激勵差生想學的願望
一些教師常常把學生入學的成績視為學生整個學習階段的學習水平而忽視學生的潛在能力。在這種觀念支配下,教師對學生剛開始就喪失信心,無形之下學生的學習熱情受到冷漠、壓抑和傷害,年復一年,惡性循環,這樣學生始終是學不好的。美國著名教育家和心理學家B.S.布盧姆實驗證明:許多差生的問題不在智力 方面,而在於未得到各自所需的及時的關心和幫助。因此,教師無論在日常生活中還是在教學活動中,對差生都要格外關心愛護,多了解他們的思想狀況和學習困難,不失時機地激勵他們產生想學的強烈願望。比如,多找差生談心、編座位照顧差生、上課提問不忽視差生、耐心回答差生的提問、當面批改差生的作業、班主任和科任教師分別幫助一二個差生等措施,其效果頗佳。
二、根據差生的心理特點,激發學習興趣,誘導差生愛學
差生由要我學到我想學是一個十分可貴的進步。但是若不能把他們對學習的興趣穩定下來,那一切努力將會前功盡棄。因此,我根據差生的心理特點,找到一些切實可行、有效的途徑,激發學習興趣,誘導他們愛學。
1、注意理論聯系實際,尤其是差生熟悉的事物,引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數學有著同實踐結合的豐富內容,我注意引導得法,創造學習的高潮環境,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激發他們學習的主動性,從而產生積極的思維活動。
2、為差生創造獲得成功的機會,讓他們體驗到學習的快樂 興趣的根源是來自對困難的戰而勝之。 差生每前進一步比別的同學都要困難許多。考慮到這一特點,我為差生在集體中提供獲得成功的機會。比如,課堂提問對差生適當淺些,作業、考試成績以進步為准設立進步獎等。總之,看到差生即使有微小的進步,也應當給予肯定,並及時通報家長,讓他們在班裡和家中都體驗到學習取得進步的喜悅,從而穩定學習興趣。
三、深入研究教材,適當降低起點,分散難點,讓學生感到能學
1、在進行數學教學時,我注意適當降低知識起點,讓差生也能跨進新知識的門檻,感到自己能學在給學生上新課時,把知識的度 放緩一些,對知識點少發揮、少加深,讓差生吃透教材的內容和掌握教學大綱的要求為主。在練習中補充一些綜合性題讓成績好的學生吃飽,而對差生不作要求。對有的知識點,也可以放在章節、單元復習或總復習中加深和拓寬。
2、在進行課堂教學時,我做到上課速度適當放慢,讓差生感到能跟上教學進度差生是班集體的組成部分,教學效果應當追求全班的整體效果,差生的反應,因此我在進行教學時,不勉強趕速度,而是做到照顧學生的全體,不能忽略差生。例如,在講重點內容時,我切實做到放慢速度,並盡可能重復一二次;在要差生回答問題前,讓他們有充分思考的時間,誘導他們積極思維,讓他們真正地掌握有關知識。
3、分散難點,化難為易。我在進行教學時,盡可能使差生感到易學,同時,我做到想方設法把難的東西變得容易一些,把復雜的知識變得簡單一些使他們容易接受。把差生看來是難的知識變為他們容易理解、消化的知識,學習興趣也就會進一步鞏固和提高。
四、根據差生的學習特點,改善差生的學習方法,使差生由 能學變為會學
針對不同學科的特點,請其他科任教師介紹不同學科的學習方法。因為各科知識均有一定的聯系,因此,我請其它學科的老師介紹學習方法,從而改進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
五、提高教育教學反思能力
1、 要想提高教育教學反思能力,首先要經常性的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
反思自己的課堂教學,要從以下幾方面入手:
(1) 反思自己的語言是否能喚起學生的積極思考
對於好的及不好的要做個有心人,經常記錄在案,並分析原因,從而提高自己語言的表達能力。
(2) 反思學習過程是否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能力。
2、 要想提高教育教學反思能力,還應經常站在學生的立場考慮問題,反思自己的教育行為。
六、及時檢查反饋、輔導和矯正,進一步使差生提高學習成績
1、對學生進行分類輔導。 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問題,我能做到拿出適當的課時或利用課外時間,為學生進行集體輔導和矯正;而對少數學生存在問題,則進行分門別類指導,並加強個別的輔導等。
2、藉助學生家庭的力量及時地給學生提供輔導和矯正。 有的學生父母、兄妹有文化,我能及時關心這些學生的學習情況,並給予必要的幫助,這對差生來說也是有效的。同時,我注意做到,這種幫助和輔導在開始之初也不是全面鋪開,而是有重點的進行個別試驗,在此基礎上,再在全班進行推廣。
綜上所述,我認為一個教師一定要從差生的心理上和學習上遇到的困難著手,從學生自身的主觀因素上來落實對學困生進行循循善誘的啟發和引導,進而促進其學習成績不斷提高,最終達到促進學習困難學生全面發展的目的。
❿ 如何讓課堂真正有效
高效課堂的第一要素首先應該是教師嫻熟的教育技能和精湛的教育技巧,這是高效課堂產生的前 提,沒有教師嫻熟的教育技能和精湛的教育技巧,就不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就談不上學生對教學效果的 鞏固與落實。 高效課堂的第二個要素應該是學生積極性的調動和學習效果的最大化。如果一節課連學生學習的積 極性都不能調動起來,教師在那裡口若懸河的將,學生則聽的興味索然,這樣的課是失敗的,只有把學生 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中,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這樣的課堂才可能成為 高效課堂。 高效課堂的第三要素也是最主要的要素是課堂知識的掌握和落實情況,只有達到課堂知道的真正掌 握和理解,並能在這個基礎上學會運用,這才能是真正的高效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