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什麼是會計工作的基礎
包括建立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使用會計科目、填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編制會計報表、管理會計檔案、辦理會計交接等方面。
我國歷來十分重視會計基礎工作,制定了相應的規章制度。1984年4月,財政部發布了《會計人員工作規則》。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確立和1993年以來會計制度的重大改革,會計基礎工作出現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為適應會計基礎工作的新要求,財政部對《會計人員工作規則》進行了重新修訂,於1997年6月17日發布了《會計基礎工作規范》,《規范》發布實施後,《會計人員工作規則》同時廢止。
會計基礎工作是現代化企業管理的重要基礎。在我國,隨著企業發展集團化趨勢不斷加強,財務工作的難度和強度也逐步增大,進一步規范會計基礎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規范會計基礎工作既是建立會計工作秩序的重要突破口,也是進一步提高會計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的重要環節,必須切實抓緊抓好。
2. 會計基本工作包括哪些
會計主要工作內容:
根據出納轉過來的各種原始憑證進行審核,審核無誤後,編制記賬憑證。
根據記賬憑證登記各種明細分類賬。
月末作計提、攤銷、結轉記賬憑證,對所有記賬憑證進行匯總,編制記賬憑證匯總表,根據記賬憑證匯總表登記總賬。
結賬、對賬。做到賬證相符、賬賬相符、賬實相符。
編制會計報表,做到數字准確、內容完整,並進行分析說明。
將記賬憑證裝訂成冊,妥善保管。
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採用專門方法和程序,對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進行完整的、連續的、系統的核算和監督,以提供經濟信息和反映受託責任履行情況為主要目的的經濟管理活動。
會計職能是指會計在經濟管理過程中所具有的功能。
會計的基本職能是核算職能和監督職能。
會計核算職能,又稱會計反映職能,是指會計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對特定主體的經濟活動進行確認、計量和報告。
會計監督職能,又稱會計控制職能,是指對特定主體經濟活動和相關會計核算的真實性、合法性和合理性進行監督檢查。
會計監督是一個過程,它分為事前監督、事中監督和事後監督。
3. 《會計基礎工作規范》都有哪些內容多啊
《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內容包括:會計機構、會計崗位、會計人員、會計職業道德、會計監督檢查、會計工作交接、票據與印章、會計科目、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報告、會計檔案、財務信息化。
4. 會計基礎工作規范是什麼
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是會計工作的重要承擔者,在加強會計基礎工作中起關鍵作用,同時,對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的管理也是會計基礎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因此,《規范》第二章對會計機構和會計人員的管理提出了具體要求。
會計機構設置
《規范》規定,各單位應當根據會計業務的需要設置會計機構;不具備單獨設置會計機構條件的,應當在有關機構中設置專職會計人員。由各單位根據會計業務的需要自主決定是否設置會計機構,這一原則與有關法律規定和企業制度改革的要求是一致的。是否設置會計機構,主要取決於本單位會計業務的需要,即是否能保證本單位會計工作的正常進行,如果一個單位既沒有設置會計機構,也沒有配備專職會計人員,則應當根據財政部發布的《代理記賬管理暫行辦法》的要求,委託會計師事務所或者持有代理記賬許可證書的其他代理記賬機構進行代理記賬,以使單位的會計工作有序進行,不影響單位正常的經營管理工作。
另外,為了兼顧國家對事業行政單位預算會計工作管理的要求,《規范》規定,事業行政單位設置會計機構和配備會計人員應當符合國家統一事業行政單位會計制度的規定。1988年9月17日財政部發布的《事業行政單位預算會計制度》第九條規定:「事業行政單位的會計機構,應當同本單位事業規模、人員編制以及擔負的預算會計工作任務相適應。事業規模大、會計業務多的主管會計單位和二級會計單位應當單獨建立會計機構」;「事業規模不大、會計業務不多的二級會計單位和基層會計單位,可不單獨設會計機構,但應配備專職或兼職會計員和出納員辦理會計工作。人員和經費都很少的縣級直屬機構,可以按隸屬關系或者業務性質,歸口成立聯合會計單位,單獨設立聯合會計機構或者配備專職會計員、出納員辦理聯合會計工作」。
(二)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
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是單位負責會計工作的中層領導人員,對包括會計基礎工作在內的所有會計工作起組織、管理等作用。因此,《規范》要求,設置會計機構的,應當配備會計機構負責人;在有關機構中配備專職會計人員的,應當在專職會計人員中指定會計主管人員。同時,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的任職資格和任免問題作出了規定。
1.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的任職資格。在實際工作中,一些單位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任用不當,有的任用不熟悉會計業務的人員擔任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有的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政策水平、業務水平和組織能力不能適應工作的要求,會計人員對此反映強烈。根據各方面的意見,《規范》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的任職資格作出了具體規定,共六個方面條件:一是政治思想條件,即要能堅持原則、廉潔奉公。二是專業技術資格條件,即要有會計專業技術資格。由於不同類型的單位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的專業技術資格的要求不同,《規范》沒有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應當具備哪一檔次的會計專業技術資格作出具體規定。三是工作經歷條件,即主管一個單位或者單位內一個重要方面的財務會計工作時間不少於二年。四是政策業務水平條件,即熟悉國家財經法律、法規、規章和方針、政策,掌握本行業業務管理的有關知識。五是組織能力,即要有較強的組織能力。六是身體條件,即要求身體狀況能夠適應本職工作的要求。
2.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的任免。《規范》規定,「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的任免,應當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會計法》和有關法律的規定」。《會計法》第二十三條規定,「國有企業、事業單位的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的任免應當經過主管單位同意」,對國有企業、事業單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任免的具體程序,應當按照1985年4月8日財政部、勞動人事部發布的《關於貫徹實施<會計法>中有關會計人員任免規定的通知》的要求進行,即:國有企業、事業單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的任免,由單位行政領導人(廠長、經理)提名報上級主管單位,上級主管單位人事部門與財務會計部門對所屬單位上報的任免人員協商考核,並報經行政領導人同意後,單位行政領導人方可正式任免。對其他單位的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的任免應當根據相關法律的規定進行,如《公司法》第五十條和第一百一十九條分別規定,有限責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經理有權「聘任或者解聘除應由董事會聘任或者解聘以外的負責管理人員」;《城鎮集體所有制企業條例》第三十四條規定,廠長(經理)有權「按照國家規定任免或者聘任、解聘企業中層行政領導幹部,但法律、法規另有規定的,從其規定」。
5. 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包括哪些
《會計基礎工作規范》內容包括:會計機構、會計崗位、會計人員、會計職業道德、會計監督檢查、會計工作交接、票據與印章、會計科目、會計憑證、會計賬簿、財務報告、會計檔案、財務信息化。
會計基礎工作是會計工作的基本環節,也是經濟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礎。我國十分重視會計基礎工作,相應制定了一系列規章、制度,規范會計基礎工作。同時,通過加強在職會計人員培訓等措施,不斷提高廣大會計人員的基本業務技能,促進了會計基礎工作的改善和提高。
(5)會計基礎工作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會計基礎工作規范的指導思想:
(一)以法為依據
《會計法》是會計工作的基本法,是指導會計工作、制定相應會計法規、規章的基本依據。《規范》在遵循《會計法》規定的基本原則和各項要求的基礎上,對會計基礎工作方面的內容進行了具體規范。
可以說,《規范》是對《會計法》中有關會計基礎工作方面的內容的具體化,是《會計法》重要配套規章之一。同時,《規范》吸收了《會計人員工作規則》中科學的、合理的內容,並對部分內容根據新形勢的要求作了相應充實和完善。
(二)從會計工作的實際情況和發展需要出發
《規范》適用於一切有會計工作的單位,為了增強適應性和可操作性,一方面,《規范》盡可能地適應不同類型單位的會計工作要求,只是對會計基礎工作的最基本環節作出規定,以兼顧會計工作發展不平衡的實際狀況。
另一方面,根據經濟管理和會計工作的發展要求,對會計工作中正在發展的新情況從會計基礎的角度作出規范,如會計電算化等,以起積極引導作用。
6. 會計基礎是什麼
會計基礎(Basic Accountancy)是指會計事項的記帳基礎,是會計確認的某種標准方式,是單位收入和支出、費用的確認的標准.對會計基礎的不同選擇,決定單位取得收入和發生支出在會計期間的配比,並直接影響到單位工作業績和財務成果。
會計基礎是在編制財務報表時,特別是為了確定收入和費用所歸屬的會計期間、確定資產負債表項目的金額,為運用適合於有關交易和項目的重大概念而提供的方法。
會計基礎是一種計量標准,它不可能脫離會計體系整體而發揮作用,權責發生制的應用只有在有效的政府會計和財務報告制度框架下才有實際意義。
會計基礎是現代會計學的重要分支,研究會計學的根本問題,闡明會計基本理論、基本辦法和基本技能。是會計從業資格的課程內容。
核算方法
會計基礎主要有兩種,即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
1.收付實現制。
收付實現制,又稱現金制,是指企業單位對各項收入和費用的認定是以款項(包括現金和銀行存款)的實際收付作為標准。凡屬本期實際收到款項的收入和支付款項的費用,不管其是否應歸屬於本期,都應作為本期的收入和費用入賬;反之,凡本期未實際收到的款項收入和未付出款項的支出,即使應歸屬於本期,也不應作為本期的收入和費用入賬,採用這種會計處理制度,本期的收入和費用缺乏合理的配比,所計算的財務成果也不夠正確,因此企業單位不宜採用收付實現制但經營活動採用權責發生制,主要適用於行政事業單位。
2.權責發生制
權責發生制,又稱應收應付制、應計制,是指以權責發生為基礎來確定本期收入和費用,而不是以款項的實際收付作為記賬基礎。凡是應屬本期的收入和費用,不管其款項是否收付,均作為本期的收入和費用入賬;反之,凡不屬於本期的收入和費用,即使已收到款項或付出款項,都不應作為本期的收入和費用入賬。在權責發生制下,每屆會計期末,應對各項跨期收支作出調整,核算手續雖然較為麻煩,但能使各個期間的收入和費用實現合理的配比,所計量的財務成果也比較正確。因此,國家《企業會計准則》規定,企業單位會計核算應採用權責發生制。行政事業單位經營也採用權責發生制。
環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會計基礎是什麼? ]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7. 會計工作有哪些
會計工作包括建立會計人員崗位責任制、使用會計科目、填制會計憑證、登記會計賬簿、編制會計報表、管理會計檔案、辦理會計交接等方面。會計可以分為兩類:財務會計與管理會計。
在會計機構內部設置會計工作崗位,有利於明確分工和確定崗位職責,建立崗位責任制;有利於會計人員鑽研業務,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有利於會計工作的程序化和規范化,加強會計基礎工作;還有利於強化會計管理職能。提高會計工作的作用;同時,也是配備數量適當的會計人員的客觀依據之一。有從業資格征書即可上崗,具有中級以上會計技術職稱和五年以上會計工作經驗,熟練掌握《事業單位會計制度》、《高等學校財務管理制度》和稅法知識,有一定的組織協調能力和表達能力,遵守會計職業道德,認真執行國家方針政策、財經紀律,堅持原則。
會計工作崗位種類有哪些?如何劃分
1、會計機構負責人或者會計主管人員;
2、出納;
3、稽核;
4、資本、基金核算;
5、收入、支出、債權債務核算;
6、工資、成本費用、財務成果核算;
7、財產物資的收發、增減核算;
8、總賬;
9、財務會計報告編制;
10、會計機構內會計檔案管理。
會計崗位的分類
1、企業財務會計崗位
財務會計一般工作內容:登記憑證賬簿,編制對外公布的會計報表財務會計崗位包括:記賬人員、會計員、主辦會計(主管會計)、會計主管、分部會計主管、總會計師
2、企業管理會計崗位
管理會計的工作內容:成本和費用的計算,預算的制定和執行,部門業績的考核等。管理會計的崗位包括:車間記賬員、成本會計、預算編制員、預算監督主管、資本預算會計等
3、企業財務管理崗位
財務管理的工作內容:企業經營資金的籌措,資金運用分析和決策,企業並購和資本運作。財務管理的崗位包括:現金出納和銀行出納、財務分析員、信用分析經理、風險控制經理、財務部主管、稅務會計主管、財務總監(首席財務官Chief Financial Officer)
4、企業內部審計崗位
內部審計的工作內容:監督企業資金原用的狀況,制定和監督內部控制系統,評估企業資本,內部審計的崗位包括:內部審計員、審計項目經理、分部審計專員、審計部經理、內部審計總監(首席審計官Chief Internal Auditor)
5、其他會計崗位
其他會計的工作內容:除了以上內容外的與會計相關的工作內容。其他會計工作崗位包括:企業信息系統維護員,系統保障經理,倉管員,倉儲部經理,工會會計、餐廳會計、營業部夜間審計,債款催討員,債款催討經理,公共關系、人事管理、文秘等方面的會計崗位。
總賬會計:編制憑證、計提各項費用、核算稅金、製作報表和財務報表分析;
成本會計:編製成本憑證、核算材料成本、核算燃料動力、核算人工成本、核算輔助消耗成本、製作成本報表及成本分析表;
往來賬會計:負責往來賬的登記和往來資料統計分析;
銷售會計:負責銷售類賬的登記、負責成品發出庫存的統計;
出納:負責登記現金日記賬、負責辦理貸款和承兌匯票等。
環球青藤友情提示:以上就是[ 會計工作有哪些? ]問題的解答,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