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未來的基礎教育如何擁抱互聯網
擴展閱讀
為什麼教育平台老是閃退 2024-12-22 19:41:05
老同學我怎麼忘了你呢 2024-12-22 19:17:29

未來的基礎教育如何擁抱互聯網

發布時間: 2022-04-02 04:28:03

① 「互聯網+」時代會對教育產生怎樣的影響

「互聯網+ 教育」布局中小學教育「新征程」。「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明確提出『互聯網+』 計劃。具體到教育領域,可大致概括為一個簡單等式:互聯網+教育=智慧教育。我們將一如既往地踐行『互聯網+教育』計劃,推動中國中小學智慧教育進程,把智慧之樹和幸福之樹植根於孩子們心中。」
如今,信息化技術已經滲透到社會的各個方面。教育領域中,一場信息化的顛覆性變革正悄悄地發生著。著名經濟學家湯敏曾有這樣一個設想:如果哈佛大學和斯坦福大學的課程被大部分印度年輕人掌握了,10年後幾千萬甚至上億的印度年輕人都是哈佛或斯坦福畢業的。而中國的青年人才還是傳統教育教出來的,怎麼跟人家競爭?
時下,上網逐漸成為中小學生們學習和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在學校網站上下載作業,在QQ群里討論功課以及上網搜尋資料等等已成為中小學生們學習和生活的習慣。可以說,隨著時代的變遷和高科技的發展,以及家庭電腦和網路越來越普及,網路已成為中小學生們學習和生活中的好幫手。通過網路,既有利於同學與同學之間的互相討論、互相學習、互相交流,取長補短,共同學習,共同進步。同時,還可進一步增強與老師以及父母之間理解、溝通與交流,讓他們健康茁壯地成長。
在現代信息社會,互聯網具有高效、快捷、方便傳播的特點,在中小學生們的學習和生活中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並成為中小學生們學習的好幫手。這不但有利於提高中小學生上網學習和交流的能力,幫助孩子增長知識、開闊視野、啟迪智慧,而且還能更有效地刺激孩子們的求知慾和好奇心,更能有效地養成中小學生獨立思考、勇於探索的良好行為習慣,全面教育和培養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截止2014年底,中國移動互聯網用戶達到5.57億,佔中國網民的85.8%。互聯網用戶從PC端向移動端遷徙已成定局。在線教育從PC到移動再到智慧互聯也已是可預見的未來。為此,通過在線教育,不僅能提高教育效能,而且還很可能使教育發生革命性改變。
「互聯網+教育」布局中小學教育「新征程」。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明確提出『互聯網+』計劃。互聯網+教育=智慧教育,要一如既往地踐行「互聯網+教育」計劃,推動中國中小學智慧教育進程,把智慧之樹和幸福之樹植根於孩子們心中。要以教育信息化帶動教育現代化,破解制約中國教育發展的難題,是加快從教育大國向教育強國邁進的重大戰略抉擇。建設基礎教育「寬頻網路校校通、優質資源班班通、網路學習空間人人通」,建設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和教育管理公共服務平台,促進高等教育,發展職業教育,促進教育信息化和教育公平。
讓「互聯網+教育」托起未來和希望。廣大中小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家庭的期盼。通過「互聯網+教育」計劃,助力國家通過現代科技手段,實現優質教育資源的共享,從而實現教育公平。大力發展智慧教育,充分發揮網路的積極影響,增強孩子駕馭網路和通過網路進行學習和交流的能力,教育他們逐步掌握從網路獲取、傳遞、加工和處理各種有益信息的能力,從網路上獲取新知識,不斷增強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競爭力,充分調動孩子學習的積極性、自覺性和主動性,互相交流學習和方法,提高學習質量和效果,以達到學習和教育的目的,真正讓網路為我們的孩子所用,促進中小學生健康茁壯地成長,全面培養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② 互聯網+教育未來會如何發展

個人認為互聯網+教育是會顛覆傳統的教育模式,只是時間問題。傳統教育的弊端日漸突顯,老師課時多,作業批改困難,數據統計量化標准不夠,評價標准單一,維度單一等等。互聯網+教育不是指在線教育這一個片面點,教育還是要放在專門機構(學校)來做,只是結合互聯網的優勢,脫離傳統課堂,創新思維,用互聯網輔助教學。

③ 「互聯網+教育」時代來了,教育和老師將會迎來哪些顛覆

就教師專業發展而言,新技術、新理念短時間內撲面而來,教師們猶應接不暇。面向「互聯網+」時代,教育需要如何適應社會和時代的發展?教師又將如何面對教育的改變呢?
「互聯網+教育」在於其包容性更強。它集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移動技術、網路技術於一體,強調把線上和線下的活動聚合起來,為教育創建新的設計、開發、利用、管理和評價的形態。而「互聯網+』』對於教師專業發展,更多是教師線上成長渠道再造和重組,加的是在實踐中與互聯網等新技術相結合的教學創新。
教師發展新渠道的再造和重組
「互聯網+」時代的創新型教師發展,不必都要白手起家,從零起步。在已有優秀理念、方法基礎上,對適合自身教學發展渠道的改造和重組,也可以體現「互聯網+」的創新特色。這種創新因為有互聯網的參與,有多種混合技術的幫助,給教學專業發展帶來新的思路和體驗。
1、線上與線下的混合式發展
教師線上與線下相結合的成長渠道,是一個已存在多年的概念,那就是混合學習。根據ASTD(美國發展與培訓協會)2002年的界定,混合學習是指把不同情境下的學習活動,如面授學習、在線學習、自定步調學習等相結合的學習解決方案。何克抗教授是國內論述混合學習時間較早,且獲得較高引用率的學者。2004年何教授提出,「混合式學習(即blending learning)就是要把傳統學習方式的優勢和E-learning數字化或網路化學習優勢結合起來,既要發揮教師引導、啟發、監控教學過程的主導作用,又要充分體現學生作為學習過程主體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這些概念是從學生的角度來闡述混合學習的,其實同樣適用於教師專業發展。
近十年來,因為信息技術的發展,教師的混合式專業發展渠道得到了極大的擴充,微課、MOOC、移動公開課等形式都成為其渠道再造和重組的表現形式。混合學習是優勢互補,是差距消彌,是效率提高,是效果改善;它追求的是一加一大於二的迭加,它利用的是四兩拔千斤的巧妙。教師通過混合式的專業發展渠道,用社交網路、在線平台、移動工具為專業成長搭建平台,建立起以個人成長目標為中心的專業發展圈。
2、參與或創建可深度參與的專業成長圈
到底什麼樣的專業成長圈才是符合「互聯網+」時代的混合式專業成長圈呢?虛擬教研也好,區域博客也罷,微信企業號、伴行3618智慧校園平台移動社群也行,都可歸結為專業發展的外在表現形式。「互聯網+」時代的出發點,是通過線上與線下的混合,能夠以較小的成本,伴隨著較高的效率,產出有創新性的優秀成果,帶來較大的領域影響力。
對於教師專業發展來說,就是要把線上的成長圈與線上的教學實踐相結合。用線上交流所獲得的新思考、新體驗,來改善線上的實際教學,更新舊理念,解決新問題,創建新環境。前幾年博客盛行,曾出現了「李克東難題」(為什麼教師博客有著豐富多彩的博客文字,但缺少深度互動的思想碰撞?為什麼教師博客發表了近萬篇博文,卻不能夠說出解決了哪些教學問題),究其原因,那就是線上線下兩張皮。因為技術驅動的教師專業發展,會追逐流行的技術,如博客、微博、微信,但是很難走得深人。只有回歸到教育理念驅動的專業發展,用線上的交流思路來優化教學理念,改善教學實踐,那麼線上的交流活動就會自然地融人到教師的日常生活中。
我訂閱的微信公眾號中,有一個叫做「羅輯思維」。除了每天早上六點半准時的六十秒「語音早報」以外,「羅輯思維」發起了一系列的線上、實體的活動來建立媒體圈。他們舉行全國巡迴講座,招募同行,在公眾號上做圖書首發、微商等。訂閱數量超過五百萬的這個公眾號,在「互聯網+』』的時代里,成為特定人群中頗具影響的傳播渠道。

在今天的教育領域里,如果能有更多的具備「互聯網+」時代意識和能力的團隊,再配合各級行政部門的推廣舉措,那麼教師專業發展圈會得到新的重組和再造的機遇。資深教師可以在這個渠道中推廣自己的特色課,新手教師可以在這樣的渠道里訂閱到滿足自身需求的課程,教育類的優秀圖書、資源、工具、活動、社群都可以在這種線上渠道進行發布,那麼這樣的渠道就是一個「互聯網+』,時代的思想流通之道,優秀作品共享之路。
教育實踐中的創新應用與深入
「互聯網+」時代的教師專業發展,除了要有線上專業成長圈的融合,更要有線下教學實踐的創新。與以教師教學能力、個人經驗、主觀感受、教學傳承為主的傳統教學實踐方式不同,「互聯網+」時代的教學實踐要更多地體現基於技術參與的教學過程、基於數據分析的教學優化、基於實證分析的教研合作、基於個性張揚的教研自由。
1、基於技術參與的教學過程
21世紀初,從「校校通工程」「農遠工程」開始,我國基礎教育信息化的系列項目,就把中國多個省份的中小學帶人了數字化發展的方向。在已聯網的機房裡,學生們可以登錄網路學習平台;在有Wi-Fi的教室里,學生們可以使用掌上學習機、平板電腦等教學類軟體;在戶外真實情境下,學生們使用移動學習終端或穿戴式設備進行探究式學習等。越來越多的學習情境是有技術參與其中的,這是「互聯網+」時代下教學的發展趨勢,也是教師必須面對的新挑戰。前「互聯網+」時代,教師專業發展的重點在於掌握技術,學習如何實現技術與課程整合,來輔助講授、促進協作、幫助探究,創設技術型的學習環境;而進人「互聯網+」時代,教師專業發展的重點在於讓技術無縫地「編織」進教學,利用技術支持的教學過程中所留下的動態生成性資源、過程性數據、學習痕跡等數據進行再利用,來實現教學優化。
2、基於數據分析的教學優化
在英國學者維克托邁爾一舍恩伯格和肯尼思庫克耶合著的《與大數據同行:學習和教育的未來》(learningwith big data; The future of ecation)一書中,作者提到了基於數據分析的教學優化,即雙迴路學習(Double-loop learning)。目前大多數的學習路線是單迴路學習 (Single-loop learning),即在學習中犯了錯誤以後再去努力糾正。例如,學校只有在期末考試結束後,才發現哪些課程對於學生來說太難或太簡單,然後在下學期的教學中進行調整。雙迴路學習則不然。它會隨時用數據糾正自身的錯誤,同時利用反饋迴路中獲得的大量數據來做其他很重要的事情。以可汗學院為例,不僅有超過5000個多學科的視頻課程,它更有價值的地方在於積累學生如何學習的數據,並實時反饋給教師和學生。例如,基於每位學生做題的准確率運行一個統計模型,用以判斷學生是否很好地掌握了某個知識點,幫學生提供適合他們的學習路徑和步調;還會給教師提供整個班級和每位學生的學習表現圖,根據回答問題的數量、准確率等指標顯示學習實時狀況。
雙迴路學習把反饋、個性化學習、預測與干預結合在一起,為教學優化提供了寶貴的數據。因此,處於專業發展初級階段的新手教師們,可以做到用技術獲得數據,用圖示工具來理解數據,處於專業發展高級階段的資深教師們,就可以在此基礎上,用分析工具來解讀數據,用研究工具來預測、干預、優化教學。也就是說,研究型教師,依然是「互聯網+』,時代教師發展的高級階段,而且有.數據支持的實證分析,會給中小學教學實踐和改革提供更加堅實的基礎。
3、基於實證分析的教研合作
教師做研究也是老生常談的話題了。多年前陶行知先生在《教學合一》這篇文章中就提到,教師不僅要掌握教法、學法,更要把教學和研究相結合。因為教師不是小販,不能把別人的知識直接搬過來販賣給學生,如果只是照搬教材,或者把別人比較成熟的經驗和方法直接拿過來進行教學,而不根據學生特點進行適當改造,或者很少結合自己的教學思考與實踐,提出有獨創性的教學方法等,變成了知識的販賣者。這樣的教師很難有進步,學生就更難有突破和創新了。
那麼教師如何做研究呢?記得今年年初,《彎頂之下》紀錄片的發布獲得了極高的關注度。不僅因為選題直擊時弊,切合每個人生命健康,更是由於該片作者具有一定的調查分析能力,目標明確,資料翔實,層次遞進,自成邏輯。其實教育研究與新聞調查也有頗多相似之處:找准方向,提出問題,實地探查,多角度了解,相互驗證,深人分析,發布結論。有影響力的新聞節目與有價值的教育研究也有頗多共同點:選題針貶時弊,聚焦社會熱點和發展趨勢;提出問題簡潔但直擊要害;實地探查不遺餘力,長時間地紮根生活,得到鮮活富有生命力的典型例證;用科學的研究方法,對真實、大量、多角度來源數據進行科學分析。

「互聯網+」能使教師獲得更為豐富的過程性數據,讓他們更方便地使用數據分析的工具,也帶來了開展高水平利一研合作的機會。如果說互聯網時代,教育研究的數據來源多是需要主動收集,來支持小規模的常規化研究,而進人「互聯網+」時代,由技術支持的教學過程會自然而然產生出數據尾氣(dataexhaust ),即指學生與網路進行互動時衍生的副產品,如登錄信息、學習痕跡、交互對象、評價習慣等。這些數據存留於網路平台上,手機終端等智能設備里,教師可以與學校同事、線上成長圈的夥伴,甚至高校或利一研院所的專業研究人員合作,對這些數據進行深人的、大規模的、時間跨度較長的實證研究,從大數據的視角重新審視教學,發現新的研究問題。
4、基於個性張揚的教研自由
技術參與的教學過程,數據分析的教學優化,實證研究的教研合作,都是「互聯網+」時代教師專業發展的獨特性,然而技術、實證、數據、分析等不會自動地產生高水平的教師專業發展,歸根到底還是需要教師保持極富個人特色的獨立思考。
我曾經參加過美國密歇根州LATT工CE國際教師教研組織。記得有一次來LATTICE演講的是該州年度優秀教師瑪婷娜,一所高中的社會課教師。這位「當地名師」沒花很多時間去介紹她的教學理念、教學模式等,更多的是從國家的教育機制、學校存在的根本意義、當前教學的現狀與改革方法等與大家進行對話。印象最深的就是她帶領所有與會者思考:
「學校的根本作用到底是什麼,學生應該從一所理想的學校里獲得什麼,如何成長,你的思考或做法」等。教師們圍坐在一起,結合這個切人點寫關鍵詞,畫流程圖,分享好的做法。那次的教研活動給我很深的印象,高水平的教師專業發展活動不等於一言堂的名師講座或示範性樣板課,教學交流其實就是一場場不用達成共識的思想碰撞。
經驗分享或學習榜樣帶來的多是模仿,數據收集實證分析多是規范,而自由思考和滿懷熱情,才有可能帶來創造。齊白石寄語學畫者:「學我者生,似我者死」。任何時代下的教師專業發展,都是一項充滿了變數的馬拉松長跑,它需要教師持續的熱情,發自內心的渴望,以及和學生共同成長的成就感,是一個充滿個性化創造的過程。
「互聯網+」時代已到來,滲透,融合,重組,質變。教師專業成長是個永恆的話題,唯願保持獨立的個性和思考,共適應,共成長。

④ 學校如何把互聯網和素質教育結合起來

定期發布素質教育的圖文或者視頻,多在伴行的圈子裡發布孩子在校的才藝展示,也可以通過作業本布置一些和素質教育相關的作業,讓孩子通過視頻、圖片等方式提交。其實方法很多,只要內容是素質教育,即可。

⑤ 未來在線教育是否能夠全部代替現在這種線下教育模式

我曾經參加過XDF在線的網路課程,也參加過XDF的面授課程。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收獲最大的,還是面授課程。在線課程,它比較基礎,知識點有廣度,但是深度不夠,沒有針對性。反而面授課程對我起了很大的作用,讓我學習了整套的學習方法。所以,從我個人角度來說,我覺得在線教育不可能取代線下線教育模式。


  • 比起在線教育與下線教育哪一個更能提高學習成績,我更想說的是人與人之間的互動與交流方式。線下教育模式更能加強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與溝通。老師更能直觀觀察學生的心理狀態,學習狀態,以及學生思考模式與學生的具體學習環境。線下教育的老師可以及時地對學生進行心理疏導,幫助學生建立知識體系,進而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總之,我們要放下對在線教育和線下教育兩種教育的偏見,讓他們繼續的競爭,以更好的模式為現代的教育做貢獻。無論是在線教育還是線下教育,都要避免類似於完成任務似的學習模式。

⑥ 如何適應互聯網+教育時代的要求

先入再深,先接受,再研究,順應這個時代的趨勢吧,要不哪天被無端端拋棄了了不知道,互聯網這幾年也夠讓我口瞪目呆的了,因為我近幾年也要從事電子商務工作。拿貨去網就是是從傳統轉型了,將小五金從線下搬到互聯網上,跟上時代已經算慢了,但是起碼努力活下去阿。

⑦ 隨著互聯網技術和教育的深度融合未來教育的發展將會實現什麼

摘要 就教師專業發展而言,新技術、新理念短時間內撲面而來,教師們猶應接不暇。面向「互聯網+」時代,教育需要如何適應社會和時代的發展?教師又將如何面對教育的改變呢?

⑧ 未來基礎教育將面臨怎樣的機遇和挑戰

教育面臨的兩個機遇,也是兩個挑戰;第二個問題,創新教育;第三個問題,文化復興;第四個問題,如何把握兩個機遇,迎接兩個挑戰。
一、教育面臨的兩個機遇與挑戰
第一個機遇,就是黨中央提出了科教興國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科學發展觀。在科技創新這樣一個明確有力的口號提出之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對「科教興國」四個字有了新的更深入的認識。
不妨回想一下在十幾年前提「科教興國」的時候社會輿論是什麼情況。當時談科教興國,科研經費不足;西部地區的普九困難重重。就是在大中城市,在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教育資源也相對地、相當地不平衡和不足。在一些人心裡似乎科教興國就只是一個空的口號。現在是什麼感覺?春江水暖鴨先知。我們教育部門的同志比十幾年前更清晰地感覺到,科教興國的步伐是實實在在的,十幾年來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績。國家的發展目標與發展戰略對於基礎教育的要求更高了,而我們教育界自身更要做好這方面的准備。黨中央明確提出了這樣一個戰略,而且在落實,要求培養創新人才、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這正是我們施展才華、實現一個教育工作者抱負的時候,這是機遇。而挑戰呢?就是挑戰我們主觀的條件。如何培養創新人才?因為創新人才的大批出現,需要全社會的創新意識、創新環境的支撐,目前我們國家還沒有這樣一個環境條件。單單要求教育工作者做到這一點,不可能。反過來說,社會環境又需要教育系統尤其是學校系統去影響、去打造,這本身是一而二,二而一,是一個事物的兩面。
為什麼說當前我國還缺少一個培養大批創新人才的環境呢?要知道,中央的號召需要社會的呼應。舉一個相當普遍的例子。家長看孩子看什麼?看他們每次考試的成績。家長已經有個潛在的目標:孩子上完好的好的幼兒園、小學、初中,就要上好的高中,而重點高中是不考創新的,只考課內的東西,很現實。當孩子沒有完成作業去鼓搗一點新的東西時,家長就要干預:你為什麼不先把作業做了?作業做了,學生去玩去鼓搗一些新的東西,也要干預:做完作業就完了?你不會把書再溫一溫嗎?為什麼美國學生畢業後有的在商業上成功,有的在辦公司上成功,有的成為高新技術能手,有的發明專利銷往全世界,有的拿諾貝爾獎?那就是因為他們在小的時候不做與別人同樣的事情,而是追求新、追求奇。在孩子們追求新、追求奇的時候當然會有很多荒唐的事情,但是思維、習慣就這么養成了。我們不具備這個環境。為什麼?不是中華民族從骨子裡就不是創新的民族,而是這三百多年,封建帝制把我們的思想禁錮了。
我們的先輩們,意識到要想國富民強,就要把西方的東西拿來。從洋務運動一直到把馬克思列寧主義引進中國。國家解放了,人民當家作主了,可以團結起來好好地建設自己的國家了。而與此同時,我們的思想禁錮並沒有解除,有時甚至又加強了,加強到最頂尖就是文化大革命。小平同志的「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改革開放,就是一次最大的思想解放。在經濟上,我們解放了,盡管還有很多問題存在,但畢竟誰也不再爭論姓「社」姓「資」這類問題了。但是,在學術上、在教育上,我們仍然受到禁錮:一是自己傳統的禁錮,二是美國教育的禁錮。科教興國、創新和科學發展觀的提出是個機遇,但是挑戰大於機遇。如果我們不能培養成千上萬、上十萬、上百萬的創新人才,我們國家就不能真正強大,我們的發展也不可能持久。需要創新的不只是產品,而是各項工作的創新。應該形成一個民族的創新意識、創新習慣與創新規矩。
第二個機遇與挑戰:文化復興。其實,創新思維、創新習慣、創新環境不是政治問題,不是經濟問題,也不是科學技術問題,而是文化問題。給人創新靈感的,不是數學,不是化學,是文化。從大的方面講,一個社會、一個群體,對於突發奇想,或者說不同凡響的思維給以容忍,給以支持,就是一種文化。從小處講,一個學生,看到一個東西,能夠勾起他過去所遇到的別的東西,把二者聯起來,然後想像,所想像的是世界上沒有的,這也是文化問題。國家的文化復興,不僅僅是構成一個國家軟實力的基礎,而且是培養創新人才的要素。
在中華文化復興的過程中,學校承擔著最主要的任務。從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碩士、博士,這是一個人受教育最系統、最完備、最全面的場合。除了學校還有社會,但社會給人的教育是無序的,家庭教育也不成系統。唯有學校是最系統、最有計劃、最全面的培養場所,因此也是民族文化保存、延續和創造的主體。學校主要靠什麼?當然靠教師,所以每一科的教師,包括音體美的教師,都承擔著復興中華文化的重任,但是廣大教師目前都沒有精力顧及。這既有外部的多種原因,同時,教師在自己業務水平上也沒有做好准備。
二、教育的創新
什麼叫創新?創新就是超常的思維。例如,孩子堆積木,本來應底下寬上面窄,有的孩子卻要挑戰底下窄上面寬,這就是創新,至於他能不能搭起來,倒不倒掉,那是另外一回事。創新不一定成功,科學允許失敗。創新是一種超常,但不一定都是新的,有的時候重復就是創新。何謂重復就是創新?就是.把前人已經有結論的東西再經過實驗發現其中的問題,解決發現的新問題,就出現新的東西。中國要成為一個創新型國家,就應該從體制創新到機制創新,具體到學校、就是教學計劃創新、課程創新、教法創新、教學手段創新,一切都應該創新。一個方面的創新是不行的,是站不住腳的。從某種層度上說,創新也是一種回歸。今天如果我們在課程改革中編出這樣一套課本,從培養人的文學修養、閱讀能力和道德熏陶需要出發,讓學生在接受完義務教育畢業的時候能對中華文化有個大體的了解,而且能常常掛在嘴邊,這樣的課本就是創新,而這樣的創新相當程度上就是對歷史的重復。
體制也是這樣。完全公辦的教育模式並不合適。我國宋元明的書院,就是私立大學。朱熹、王陽明都是書院的山長,就是教授兼院長,從來不上課。不上課有人來求學嗎?大批的人翻山越嶺,擔著書箱鋪蓋來。是山長的道德學問就把人吸引來了。他們怎麼學習呢,經常開討論會,全是學生個人的見解,導師不做結論。這些著名的山長和教授只是辦講座,講自己的觀點,學生昨天討論什麼他不管,學生再討論可以不同意老師的。這是我們的傳統。現在如果我們採取那種辦法教書,培養人,這是一種歷史的重復,也是一種創新。當然需要適時、適度。
課本也是如此,教法和教學手段也是如此。當然今天我們不能像過去那樣靠線裝書、靠毛筆,有多媒體、互聯網為什麼不用。但是,電子的東西永遠代替不了人,因為教書的過程是人與人之間的交流,老師的形象、老師的道德對學生就是一種無言的教育。電視講座裡面的人是沒感情的,教育本身是情的教育,不單有課上還有課下。
應該從體制上給創新創造良好的環境。但現實是,教育系統改革還有很多事要做。很多該管的沒有管,或者沒管好,很多不該管的,事無巨細都管。要把政事分開、政企分開、政府職能轉換作為一個重要內容。在十一五、十二五期間,政府的職能轉換是我們國家政治生活和社會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事實已經證明,創新也好,科學發展觀也好,構建和諧社會也好,體制和機制是一個卡脖子的地方。那麼現在怎麼辦?我們廣大教育工作者,只好戴著鐐銬跳舞。在還沒有進一步改革的體制和機制下,在自己的權力范圍內,要鼓勵老師探索,讓老師在盡可能的范圍內去學著創新,培養學生的文化素質。
三、文化的復興就是一個育人的過程
所謂文化復興其實就是弘揚優秀的傳統文化,與時代精神相結合,創造出新時代中華民族的文化。這種文化離開傳統不行。全世界的學者取得出一個共識:文化的前進與發展絕對不能脫離在原來文化基礎上的吐故納新。搖滾樂是大洋彼岸的花,掐來以後插在我們的土地上,是長不大的。為什麼?中華民族的文化,在聲樂上,人們所能接受的不是這種旋律、這種節奏、這個響度。文化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東西,飲食也是如此,從小培養的口味,永遠改變不了。
文化的核心是什麼?任何一個民族的文化,核心都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思路去處理好三個關系。第一,人與人(包括社會)的關系;第二,人與自然的關系;第三,現實與未來的關系。為了這個核心的傳播,就要有教育系統、宗教系統、法律系統、政權系統、科學研究系統,等等。這里所說的科學研究特別體現在人文科學和哲學上,當然和自然科學也有關。
在中華文化中,處理人與人關系的原則是和諧,多求諸己,少求諸人,講究律己,成為人人的習慣。自古中華就堅持人和自然和諧相處,這種思想在古文中比比皆是。現實和未來的關系呢,把未來的希望寄託在兒子、孫子身上,所謂望子成龍就是這么來的。西方基督教等宗教的理念是什麼?只顧今世。來世呢?在天堂,在上帝那裡。所以我們是務實的。對未來是希望下一代比我們過得好,下下代比下一代過得好,越來越好,追求一種和諧大同的社會。以宗教為本的國家,都把未來寄託在天堂、上帝這樣一些虛無的東西那裡,在那些國家這種理念自有它的作用。
我們文化的現狀怎樣?一方面,中華文化潛在於我們日常生活的每時每刻、邊邊角角,另一方面是廣大人民、學生沒有覺察到。大到小康社會、和諧社會、政治體制,小到穿衣吃飯裡面的文化。我們不能不承認中華文化受到了百年的毀壞。開始是洋務運動,里程碑的毀壞是五四運動。在學習西方好的東西的同時,把我們的東西徹底打掉了。打倒孔家店,就是一個最突出的說明。當時一批新文化運動的提倡者,最先覺醒的一批社會精英,要打倒孔家店,而文化這種東西,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是打不倒的。當時新文化運動的旗手之一胡適,回到家,所奉行的還是儒家文化。我們在這一百年裡做什麼了?百年的西化,是我們主動的西化——當然和現在敵對勢力的那種西化不一樣——是歷史邏輯的必然。經過一百年了,我們回頭看,我們祖宗是不是那麼徹底的壞,西方文化是不是那麼徹底的好?不是了。近30年來,改革開放,中國人向全世界學習,把一切好東西都拿來,但可惜的是,這30年,在社會層面基本上是美化,美國化。
所幸的是,在人們的生活中,在我們的村落里,在每個家庭里,中華文化還沒有動搖,或者說正在動搖當中。這就是人們所說的「代溝」。代與代之間從來都是有溝的,沒有溝就沒有進步。但現在這個代溝是國溝。年輕人的生活方式、理念,跟老一輩差得太遠,這不是年齡造成的,而是外來文化的侵蝕造成的。在這種情況下,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受到了極大的沖擊,由於生活條件的改變而改變了。現在中央提出建設社區文化,這是極有遠見的,這是對中華傳統的尊重。在同一個社區要彼此照顧,甚至要舍己為人,因為人活著,要追求精神,追求感情,不是只追求物質。
文化如何復興?這是一個大工程,文化建設不是以年計,不是以年代計的,動輒百年。但是工作必須從現在開始,這就是教育改革和發展的主課題之一,也是文化改革與發展的主課題。中國的教育系統,從唐代以後,宮學和私學從來都是兩條線,有時候官學突出,有時候私學突出,孔子就是第一個辦私學的。宋元明的私學、書院,培養什麼人?培養思想家、道德家、學問家,同時也是官員的後備隊。官學培養什麼?培養官僚系統、政府工作人員。官學和私學有一個共同點,都從儒學入手,培養人的精神與道德。所以歷來考秀才,考舉人,考進士,不考治國的本領,就用古代的經史子集讓你學,可是,學出來了就有一批能乾的幹部。書院培養的是做學問的,一進政府就是著名的官員。換句話說,中國的教育培養人的精神與知識,特別是通過知識給你一種思維的方法,萬物一理,一通百通。西方的學校教知識和技能。教會呢?主要培養信仰。西方從資本主義時代開始政教分離,把人的靈魂交給教會,進學校只學知識和技能,它因為有教會做補充,所以社會就穩定,大家追求共同的價值觀。後來教會的力量慢慢衰落,特別是二次大戰之後,於是又興起社區,不是我們現今居委會管的那個社區,是各種民間組織,NGO,就是非政府組織。人和人的關系,人和自然的關系,現實和未來的關系,這種熏陶,放到那裡去,學校里只教ABC,1234。
文化復興的任務迫在眉睫。那就是重拾我們的傳統。西方的洋學堂是培養熟練工人的,培養高級技術人員的,我們則肩負著雙重任務,把它的教會、民間社團的任務都加到學校里來了。德是第一的,各個民族沒有例外。通過課堂給孩子們的,有兩個東西,一個是知,就是知識與技能,一個是智,就是精神與道德,就是思考問題的能力。
現在相當多的教育工作者在談到德智體時把知當成了智,現在我們追求的並不是真正的智。如果我們學校都注意了,那麼對學生思維、精神的培養就會是滲透式的,養成學生的自信、憂患和勇敢,不偏重於知。所以,文化復興需要學校系統,需要回過頭看看我們祖先辦學的情景,課程改革方案不能只瞄著西方,特別是只瞄著美國。這個問題不解決,我們教育工作者沒法當。
文化復興是一個偉大的工程,也是一個育人的過程。有一句俗話,十年樹木,百年樹人。說這話的時候,我們多隻取了這個話的一部分含義,就是培養一個人要比種一棵樹的時間長,要難。樹人的的確確要百年。營造一種育人的環境,形成一種育人的傳統,大則整個社會,小則一個學校,需要百年。北京大學經過百年才成為世界上被人注意的學校。世界各種文化,要成氣候、出現高潮需要百年。真正營造一個培養創新人才、弘揚中華民族文化的人才、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人才的環境,讓孩子一進來就受到各種熏陶,老師點撥點撥就能成長起來,需要百年。這就是說文化建設不是以年計,不是以年代計,而是要以百年計。我們文化的毀壞也是經過了百年,今天的現象是百年來歷史的匯聚。
現在不僅我們民族需要,我們的軟實力、持續發展需要,而且世界向我們提出了要求。任何一個民族或國家沒有現代科技就成不了強國,但是沒有自己的先進文化就足以亡種。文化這個東西是任何先進武器摧毀不了的。現代化城市,人們所創造的一切物質的東西,一顆核彈瞬間可以把它報銷。但是民族的文化、精神使任何武器拿它無可奈何。我們的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在那樣敵強我弱的情況下能夠贏得勝利,靠的是什麼?如果今天需要再來一次萬里長征,再來一次禦侮戰爭,雖然現在我們的武器比當年強多了,會出現什麼情況?至少堪憂。所以說文化復興既是一個長期的、艱苦的,需要幾代人努力的過程,又是一個急迫的事情。
四、我們如何面對機遇和挑戰
第一,要把我們老師的整體水平、整體素質的提高放到一個最突出的位置上。沒有一支宏大的高水平的教師隊伍,教育是一句空話。無論是迎接哪一個挑戰,抓住哪一個機遇,關鍵的關鍵是教師的素質。要把教師的終生學習提到一個很高的位置。有的老師不學習,怎麼辦?那隻好逐步地分流。這樣對老師多少有點傷害,可是幾十、上百個孩子得益。要看到這個遠景,看到未來的必然趨勢。
第二,教育管理水平要急切地提高。要把學校的管理放到兩個挑戰、兩個機遇的大背景下,放到百年來中華文化自我毀壞,百年來西化的大背景下,重新思維,不是外國的都好,我們的沖突里也有好東西。
我們現在教的是中文、寫的數理化課本,整個指導思想是西方的。在當今地球上,主流思想是西方的。要讀一讀有關西方文化走向的東西,讀一讀反思中國文化的東西。這似乎與教育工作無關,但這些弄明白了,可能對我們的工作有所啟發,就可以超越自己,超越下達的文件,用自己的理解,用新的理念來執行黨的教育方針,這就是創新的開始。這個提高,不是到培訓班去,不是僅僅學校之間的交流,最重要的是對世界主流文化的認識,對中華文化的認識。文化復興決不是古代文化的克隆。我們是要在它的基礎上,大踏步地往前走。凡是我們沒有的,又適合我們的,就拿來使用。
這樣一個文化復興的偉大工程,教育系統承擔著主要的責任。而大家承擔著這樣的任務,有很多體制、機制的鐐銬,要用文化復興、用學校的改革來迎接時代、人民給我們提出的兩個機遇,兩個挑戰。

⑨ 活在5G的人如何更好生生的擁抱互聯網,運用物聯網

5G可以提供更高的速率、更低的時延、更多的連接數、更快的移動速率、更高的安全性以及更靈活的業務部署能力。不僅應用於通訊行業,其他行業應用也非常廣泛,例如:醫療、港口、安防、教育、能源等領域,中國未來的經濟和生活會有一個明顯的變化。

⑩ 如何擁抱互聯網+教育模式

雅學雲智能教育-擁抱「互聯網+教育」

 

 

雙師課堂是互聯網教育中一種嶄新的教育模式, 即一名名師在一間教室授課,另外一名輔導老師在另一間教室中管理教學現場。通過雙師課堂,一名名師可以同時對多間教室中的學生授課。

 

近年來,我國教育信息化發展步伐不斷加快,並取得顯著成效,「互聯網+教育」這一模式逐漸得到社會認可。但是,與全國平均水平相比,仍然存在很大差距。

 

根據 2019 年自治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 「大力推進『互聯網 + 教育』,全力發展數字教育,確保年內 30% 以上的學校實現智慧教育覆蓋」 目標, 在數字校園建設中注入智慧教育因素,大力開展 「智慧校園」 建設,推動教育信息化邁上新台階。

 

近年來,隨著推進教育信息化基礎環境優化、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信息化隊伍建設等工作的加快,教育信息化發展取得顯著成效,「互聯網+教育」這一模式逐漸得到社會認可。

 

雅學雲智能教育雲服務平台,集教育教學管理服務和資源服務平台於一體,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管理與服務水平。「教學多媒體班班通設備——由『投影 + 幕布』全面升級為互動式電子白板或液晶一體機,偉全縣/市全市中小學教育班級全覆蓋,完成數字化校園基礎建設。

 

近年來,隨著國家不斷加強對教師的線上線下培訓力度,通過國培計劃、省培、市培等多種方式,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顯著提升,各級管理人員信息化素養也有了顯著進步,切實加快了教育信息化隊伍建設,自治區教育信息化隊伍的工作積極性得到進一步提高。

 

近年來,隨著黨和國家教育方針政策的大力宣傳,為全區教育改革和發展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各省市教育系統網站形成網站集群,優化全市教育網站管理、運營與維護,提升教育網上服務質量。2019年全國教育大會的勝利召開,開啟了加快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的新征程,為教育信息化發展迎來了大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

 

隨著不斷推進教育信息化發展,整合優質教育資源,有序推進教育雲平台建設,擴大優質資源覆蓋面,形成資源開發利用共同體,雅學雲開始將各項教育管理及教學應用整合至高速的教育專網中,實現優質資源在全區各市地同類學校共建共享,從而提高辦公效率,提升教學質量。

 

努力建設一支素質過硬、可靠穩定的電教員隊伍,為各市地教育信息化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通過組織課件、優質課等各類教學競賽活動,營造教育信息化應用氛圍,提升教師教育信息化能力、素養和教學水平。

 

加快中小學信息技術課程建設,通過學習讓學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術的基本知識和技能,激發學生學習信息技術的興趣,培養學生收集、處理和應用信息技術的能力以及利用計算機進行自主學習、探討的能力,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為廣大師生校外交流搭建更加廣闊的網路平台。

 

(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