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生態系統有哪些基礎
擴展閱讀
數學小數知識巧記順口溜 2024-09-23 08:37:05
軍工研究所哪些是基礎類 2024-09-23 08:36:52
安同學在哪裡 2024-09-23 08:27:56

生態系統有哪些基礎

發布時間: 2022-04-01 23:00:55

『壹』 生態系統是一個什麼的系統,也是一個什麼的系統。其中什麼是生態系統的基礎

生態系統是一個開放的系統,也是一個自給自足的系統。其中無機環境是生態系統的基礎。

『貳』 生態系統中最基礎的部分是什麼

生態系統
生態系統的概念是由英國生態學家坦斯利(A.G.Tansley, 1871—1955)在1935年提出來的,他認為,「生態系統的基本概念是物理學上使用的『系統』整體。這個系統不僅包括有機復合體,而且包括形成環境的整個物理因子復合體」。「我們對生物體的基本看法是,必須從根本上認識到,有機體不能與它們的環境分開,而是與它們的環境形成一個自然系統。」「這種系統是地球表面上自然界的基本單位,它們有各種大小和種類。」

隨著生態學的發展,人們對生態系統的認識不斷深入。20世紀40年代,美國生態學家林德曼(R.L.Lindeman)在研究湖泊生態系統時,受到我國「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泥巴」這一諺語的啟發,提出了食物鏈的概念。他又受到「一山不能存二虎的啟發,提出了生態金字塔的理論,使人們認識到生態系統的營養結構和能量流動的特點。今天,人們對生態系統這一概念的理解是:生態系統是在一定的空間和時間范圍內,在各種生物之間以及生物群落與其無機環境之間,通過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而相互作用的一個統一整體。生態系統是生物與環境之間進行能量轉換和物質循環的基本功能單位。

為了生存和繁衍,每一種生物都要從周圍的環境中吸取空氣、水分、陽光、熱量和營養物質;生物生長、繁育和活動過程中又不斷向周圍的環境釋放和排泄各種物質,死亡後的殘體也復歸環境。對任何一種生物來說,周圍的環境也包括其他生物。例如,綠色植物利用微生物活動從土壤中釋放出來的氮、磷、鉀等營養元素,食草動物以綠色植物為食物,肉食性動物又以食草動物為食物,各種動植物的殘體則既是昆蟲等小動物的食物,又是微生物的營養來源。微生物活動的結果又釋放出植物生長所需要的營養物質。經過長期的自然演化,每個區域的生物和環境之間、生物與生物之間,都形成了一種相對穩定的結構,具有相應的功能,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生態系統。

1. 生態系統的概念

生態系統(ecosystem)是英國生態學家Tansley於1935年首先提上來的,指在一定的空間內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通過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相互作用、相互依存而構成的一個生態學功能單位。它把生物及其非生物環境看成是互相影響、彼此依存的統一整體。生態系統不論是自然的還是人工的,都具下列共同特性:(1)生態系統是生態學上的一個主要結構和功能單位,屬於生態學研究的最高層次。(2)生態系統內部具有自我調節能力。其結構越復雜,物種數越多,自我調節能力越強。(3)能量流動、物質循環是生態系統的兩大功能。(4)生態系統營養級的數目因生產者固定能值所限及能流過程中能量的損失,一般不超過5~6個。(5)生態系統是一個動態系統,要經歷一個從簡單到復雜、從不成熟到成熟的發育過程。

生態系統概念的提出為生態學的研究和發展奠定了新的基礎,極大地推動了生態學的發展。生態系統生態學是當代生態學研究的前沿。

2. 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

生態系統有四個主要的組成成分。即非生物環境、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

(1)非生物環境 包括:氣候因子,如光、溫度、濕度、風、雨雪等;無機物質,如C、H、O、N、CO2及各種無機鹽等。有機物質,如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類和腐殖質等。

(2)生產者(procers) 主要指綠色植物,也包括藍綠藻和一些光合細菌,是能利用簡單的無機物質製造食物的自養生物。在生態系統中起主導作用。

(3)消費者(consumers) 異養生物,主要指以其他生物為食的各種動物,包括植食動物、肉食動物、雜食動物和寄生動物等。

(4)分解者(decomposers) 異養生物,主要是細菌和真菌,也包括某些原生動物和蚯蚓、白蟻、禿鷲等大型腐食性動物。它們分解動植物的殘體、糞便和各種復雜的有機化合物,吸收某些分解產物,最終能將有機物分解為簡單的無機物,而這些無機物參與物質循環後可被自養生物重新利用。

3. 生態系統的結構

生態系統的結構可以從兩個方面理解。其一是形態結構,如生物種類,種群數量,種群的空間格局,種群的時間變化,以及群落的垂直和水平結構等。形態結構與植物群落的結構特徵相一致,外加土壤、大氣中非生物成分以及消費者、分解者的形態結構。其二為營養結構,營養結構是以營養為紐帶,把生物和非生物緊密結合起來的功能單位,構成以生產者、消費者和分解者為中心的三大功能類群,它們與環境之間發生密切的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

4. 生態系統的初級生產和次級生產

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開始於綠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積累的能量是進入生態系統的初級能量,這種能量的積累過程就是初級生產。初級生產積累能量的速率稱為初級生產力(primary proctivity),所製造的有機物質則稱為初級生產量或第一性生產量(primary proction)。

在初級生產量中,有一部分被植物自己的呼吸所消耗,剩下的部分才以可見有機物質的形式用於植物的生長和生殖,我們稱這部分生產量為凈初級生產量(net primary proction, NPP),而包括呼吸消耗的能量(R)在內的全部生產量稱為總初級生產量(gross primary proction, GPP)。它們三者之間的關系是GPP=NPP+R。GPP和NPP通常用每年每平方米所生產的有機物質乾重(g/m2.a)或固定的能量值(J/m2.a)來表示,此時它們稱為總(凈)初級生產力,生產力是率的概念,而生產量是量的概念。

某一特定時刻生態系統單位面積內所積存的生活有機物質量叫生物量(biomass)。生物量是凈生產量的積累量,某一時刻的生物量就是以往生態系統所累積下來的活有機物質總量。生物量通常用平均每平方米生物體的乾重(g/m2)或能值(J/m2)來表示。生物量和生產量是兩個不同的概念,前者是生態系統結構的概念,而後者則是功能上的概念。如果GP-R>O,生物量增加;GP-R<O,生物量減少;GP=R,則生物量不變,其中的GP代表某一營養級的生產量。某一時期內某一營養級生物量的變化(dB/dt)可用下式推算:dB/dt=GP-R-H-D,式中H代表被下一營養級所取食的生物量,D為死亡所損失的生物量。生物量在生態系統中具明顯的垂直分布現象。

次級生產是除生產者外的其它有機體的生產,即消費者和分解者利用初級生產量進行同化作用,表現為動物和其它異養生物生長、繁殖和營養物質的貯存。動物和其它異養生物靠消耗植物的初級生產量製造的有機物質或固定的能量,稱為次級生產量或第二性生產量(secondary proction),其生產或固定率稱次級(第二性)生產力(secondary proctivity)。動物的次級生產量可由下一公式表示:P=C-FU-R,式中,P為次級生產量,C代表動物從外界攝取的能量,FU代表以糞、尿形式損失的能量,R代表呼吸過程中損失的能量。

5. 生態系統中的分解

生態系統的分解(或稱分解作用)(decomposition)是指死有機物質的逐步降解過程。分解時,無機元素從有機物質中釋放出來,得到礦化,與光合作用時無機元素的固定正好是相反的過程。從能量的角度看,前者是放能,後者是貯能。從物質的角度看,它們均是物質循環的調節器,分解的過程其實十分復雜,它包括物理粉碎、碎化、化學和生物降解、淋失、動物採食、風的轉移及有時的人類干擾等幾乎同步的各種作用。將之簡單化,可看作是碎裂、異化和淋溶三個過程的綜合。由於物理的和生物的作用,把死殘落物分解為顆粒狀的碎屑稱為碎裂;有機物質在酶的作用下分解,從聚合體變成單體,例如由纖維素變成葡萄糖,進而成為礦物成分,稱為異化;淋溶則是可溶性物質被水淋洗出來,是一種純物理過程。分解過程中,這三個過程是交叉進行、相互影響的。

分解過程的速率和特點,決定於資源的質量、分解者種類和理化環境條件三方面。資源質量包括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物理性質包括表面特性和機械結構,化學性質如C:N比、木質素、纖維素含量等,它們在分解過程中均起重要作用。分解者則包括細菌、真菌和土壤動物(水生態系統中為水生小型動物)。理化環境主要指溫度、濕度等。

6. 生態系統中的能量流動

能量是生態系統的基礎,一切生命都存在著能量的流動和轉化。沒有能量的流動,就沒有生命和生態系統。流量流動是生態系統的重要功能之一,能量的流動和轉化是服從於熱力學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因為熱力學就是研究能量傳遞規律和能量形式轉換規律的科學。

能量流動可在生態系統、食物鏈和種群三個水平上進行分析。生態系統水平上的能流分析,是以同一營養級上各個種群的總量來估計,即把每個種群都歸屬於一個特定的營養級中(依據其主要食性),然後精確地測定每個營養級能量的輸入和輸出值。這種分析多見於水生生態系統,因其邊界明確、封閉性較強、內環境較穩定。食物鏈層次上的能流分析是把每個種群作為能量從生產者到頂極消費者移動過程中的一個環節,當能量沿著一個食物鏈在幾個物種間流動時,測定食物鏈每一個環節上的能量值,就可提供生態系統內一系列特定點上能流的詳細和准確資料。實驗種群層次上的能流分析,則是在實驗室內控制各種無關變數,以研究能流過程中影響能量損失和能量儲存的各種重要環境因子。

在這里我們還介紹一下食物鏈、食物網、營養級、生態金字塔等概念。植物所固定的能量通過一系列的取食和被取食關系在生態系統中的傳遞,這種生物之間的傳遞關系稱為食物鏈(food chains)。一般食物鏈是由4~5環節構成的,如草→昆蟲→鳥→蛇→鷹。但在生態系統中生物之間的取食和被取食的關系錯綜復雜,這種聯系象是一個無形的網把所有生物都包括在內,使它們彼此之間都有著某種直接或間接的關系,這就是食物網(food web)。一般而言,食物網越復雜,生態系統抵抗外力干擾的能力就越強,反之亦然。在任何生態系統中都存在著兩種最主要的食物鏈,即捕食食物鏈(grazing food chain)和碎屑食物鏈(detrital food chain),前者是以活的動植物為起點的食物鏈,後者則以死生物或腐屑為起點。在大多數陸地和淺水生態系統中,腐屑食物鏈是最主要的,如一個楊樹林的植物生物量除6%是被動物取食處,其餘94%都是在枯死凋落後被分解者所分解。一個營養級(trophic levels)是指處於食物鏈某一環節上的所有生物種群的總和,在對生態系統的能流進行分析時,為了方便,常把每一生物種群置於一個確定的營養級上。生產者屬第一營養級,植食動物屬第二營養級,第三營養級包括所有以植食動物為食的肉食動物,一般一個生態系統的營養級數目為3~5個。生態金字塔(ecological pyramids)是指各個營養級之間的數量關系,這種數量關系可採用生物量單位、能量單位和個體數量單位,分別構成生物量金字塔、能量金字塔和數量金字塔。

7. 生態系統中的物質循環

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circulation of materials)又稱為生物地球化學循環(biogeochemical cycle),是指地球上各種化學元素,從周圍的環境到生物體,再從生物體回到周圍環境的周期性循環。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是生態系統的兩個基本過程,它們使生態系統各個營養級之間和各種組成成分之間組織為一個完整的功能單位。但是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性質不同,能量流經生態系統最終以熱的形式消散,能量流動是單方向的,因此生態系統必須不斷地從外界獲得能量;而物質的流動是循環式的,各種物質都能以可被植物利用的形式重返環境。同時兩者又是密切相關不可分割的。

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可以用庫和流通率兩個概念加以描述。庫(pools)是由存在於生態系統某些生物或非生物成分中一定數量的某種化學物質所構成的。這些庫藉助於有關物質在庫與庫之間的轉移而彼此相互聯系,物質在生態系統單位面積(或體積)和單位時間的移動量就稱為流通率(flux rates)。一個庫的流通率(單位/天)和該庫中的營養物質總量之比即周轉率(turnover rates),周轉率的倒數為周轉時間(turnover times)。

生物地球化學循環可分為三大類型,即水循環(water cycles)、氣體型循環(gaseous cycles)和沉積型循環(sedimentary cycles)。水循環的主要路線是從地球表面通過蒸發進入大氣圈,同時又不斷從大氣圈通過降水而回到地球表面,H和O主要通過水循環參與生物地化循環。在氣體型循環中,物質的主要儲存庫是大氣和海洋,其循環與大氣和海洋密切相關,具有明顯的全球性,循環性能最為完善。屬於氣體型循環的物質有O2、CO2、N、Cl、Br、F等。參與沉積型循環的物質,主要是通過岩石風化和沉積物的分解轉變為可被生態系統利用的物質,它們的主要儲存庫是土壤、沉積物和岩石,循環的全球性不如氣體型循環明顯,循環性能一般也很不完善。屬於沉積性循環的物質有P、K、Na、Ca、Ng、Fe、Mn、I、Cu、Si、Zn、Mo等,其中P是較典型的沉積型循環元素。氣體型循環和沉積型循環都受到能流的驅動,並都依賴於水循環。

生物地化循環是一種開放的循環,其時間跨度較大。對生態系統來說,還有一種在系統內部土壤、空氣和生物之間進行的元素的周期性循環,稱生物循環(biocycles)。養分元素的生物循環又稱為養分循環(nutrient cycling),它一般包括以下幾個過程:吸收(absorption),即養分從土壤轉移至植被;存留(retention),指養分在動植物群落中的滯留;歸還(return),即養分從動植物群落回歸至地表的過程,主要以死殘落物、降水淋溶、根系分泌物等形式完成;釋放(release),指養分通過分解過程釋放出來,同時在地表有一積累(accumulation)過程;儲存(reserve),即養分在土壤中的貯存,土壤是養分庫,除N外的養分元素均來自土壤。其中,吸收量=存留量+歸還量。
生物圈的相關知識
生物圈的概念,以下幾點是公認的:①地球上凡是生物分布的區域都屬於生物圈;②生物圈是由生物與非生物環境組成的具有一定結構和功能的統一整體,是高度復雜而有序的系統,而不是鬆散無序的集合;③由於生物種類的遷移性與無機環境的連續性使其結構和功能不斷變化,並且不斷趨於相對穩定的狀態。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生物圈,陸地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森林生態系統,我國最大的生態系統是草原生態系統。

森林生態系統的作用 森林覆蓋率是衡量一個國家和地區生態環境的重要指標。如果一個地區的森林覆蓋率達到30%,並且分布比較均勻,就能夠有效地調節氣候,減少自然災害的發生。森林的具體作用有以下幾個方面:
①調節生物圈中O2和CO2的相對平衡 處於生長季節的每公頃闊葉林一天可吸收1000 kg的CO2,放出730 kg的O2。平均每人擁有10 m2的森林,即可以滿足多氧環境的需要。
②凈化空氣 植物的枝葉能吸附煙塵、粉塵等污染物和SO2等有毒氣體,如夾竹桃、梧桐、柳杉、槐樹能吸收SO2,松樹的針葉分泌物能殺死結核桿菌和白喉桿菌等。
③消除噪音 30 m寬的林帶便可以吸收和降低噪音6~8分貝。
④涵養水源、保持水土、防風固沙。
⑤調節氣候、增加降水、美化環境。
我國古代森林覆蓋率高達60%以上,現在我國的森林覆蓋率僅16.55%,人工造林面積居世界第一。
農業生態系統的原理
首先是生態系統中能量的多級利用和物質循環再生。食物鏈是生態系統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主渠道,它既是一條能量轉換鏈,也是一條物質傳遞鏈,還是一條增值鏈。其次農業生態系統的各種生物之間遵循相互依存、相互制約的原理。在農業生態系統中,人們利用生物種群之間的關系.對生物種群進行人為調節,增加有害生物的天敵種群,可以減輕有害生物的危害。如放養赤眼蜂防治稻縱卷葉螟,防止農葯的污染。
生態農業的設計和布局主要從平面、垂直、時間、食物鏈等方面著手。平面設汁是在一定區域內.確定各種作物的種類和各種農業產業所佔的比例及分布區域,即農業區劃或農業規劃布局。垂直設計是運用生態學的原理.將各種不同的種群組合在合理的復合生產系統,達到最充分、最合理地利用環境資源的目的。垂直結構包括地上和地下兩部分,地上部分包括不同作物在不同層次空間上的莖、葉的合理配置,以便最大限度地利用光、熱、水,氣等自然資源。地下部分是復合作物的根系在不同土層中的分布,以更好地利用土壤中的水分和礦質元素。時間上的設計是根據各種農業資源的時間節律,設計出有效利用農業資源的生產格局。主要包括各種作物種群的嵌合設計,如套種、復種、育苗移栽,改變作物生長期的調控設計。食物鏈的設計是根據生態學的原理和當地的實際情況科學地設計農業生態系統內的食物鏈結構.實現對物質和能量的多級利用,提高整體經濟效益。其重點是在原有的食物鏈中引入或增加新的環節。例如,引進天敵動物以控制有害昆蟲的數量.增加新的生產環節將人們不能直接利用的有機物轉化為可以直接利用的農副業產品等。
生態系統中某種生物減少引起其他物種變動情況。
處於食物鏈中第一營養級的生物減少而導致的其他物種變動:在某食物鏈中,若處於第一營養級的生物減少,則該食物鏈中的其它生物都減少。這是因為第一營養級是其它各種生物賴以生存的直接或間接的食物來源,這一營養級生物的減少必會引起連鎖反應,致使以下營養級依次減少。
「天敵」一方減少,對被食者數量變動的影響:若一條食物鏈中處於「天敵」地位的生物數量減少,則被食者數量因此而迅速增加,但這種增加並不是無限的。而是隨著數量的增加,種群密度加大,種內斗爭勢必加劇,再加上沒有了天敵的「壓力」,被捕食者自身素質(如奔跑速度、警惕性、靈敏性等)必會下降,導致流行病蔓延,老弱病殘者增多,最終造成密度減小,直至相對穩定,即天敵減少,造成被食方先增加後減少,最後趨向穩定。
若處於「中間」營養級的生物減少,另一種生物的變化情況應視具體食物鏈確定。研究時,按照從高營養級到低營養級的方向和順序考慮。

『叄』 說明生態系統具有什麼能力,其基礎是什麼

生態系統功能:能量流動 物質循環 信息流動
生態系統穩定性:抵抗力穩定性 恢復力穩定性
基礎:結構決定功能 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組成成分和營養結構

『肆』 生態系統存在的基礎是什麼

這個問題好像又兩方面吧,一個是陽光、水、空氣;另一個是食物鏈的底層吧。 不知道對不對 都學了 五六年了 不太確定了

『伍』 生態系統的基礎是什麼

能量是生態系統的基礎,一切生命都存在著能量的流動和轉化。沒有能量的流動,就沒有生命和生態系統。流量流動是生態系統的重要功能之一,能量的流動和轉化是服從於熱力學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因為熱力學就是研究能量傳遞規律和能量形式轉換規律的科學。

『陸』 生態系統的基本功能有哪些

生態系統的主要功能是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處於平衡的生態系統物質循環和能量流動會處在一個動態平衡狀態
,各營養級生物(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數量將穩定在一個水平上.

『柒』 生態系統中的什麼是構成生態系統的基礎

生態系統(ecosystem): 一、指由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構成的統一整體.生態系統的組成分為「無機境」和「生物群落」兩部分,其中,無機環境是一個生態系統的基礎,其條件的好壞直接決定生態系統的復雜程度和其中生物群落的豐富度;生物群落反作用於無機環境,生物群落在生態系統中既在適應環境,也在改變著周邊環境的面貌,各種基礎物質將生物群落與無機環境緊密聯系在一起,、而生物群落的初生演替甚至可以把一片荒涼的裸地變為水草豐美的綠洲.、 組成: 生態系統各個成分的緊密聯系,這使生態系統成為具有一定功能的有機整體.無機環境無機環境是生態系統的非生物組成部分,包含陽光以及其它所有構成生態系統的基礎物質:水、無機鹽、空氣、有機質、岩石。 陽光是絕大多數生態系統直接的能量來源,水、空氣、無機鹽與有機質都是生物不可或缺的物質基礎.(穩態與環境[15]第90頁)生物群落 主條目: 生物群落生產者(procer)生產者在生物學分類上主要是各種綠色植物,也包括化能合成細菌與光合細菌,它們都是自養生物,植物與光合細菌利用太陽能進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化能合成細菌利用某些物質氧化還原反應釋放的能量合成有機物,比如,硝化細菌通過將氨氧化為硝酸鹽的方式利用化學能合成有機物.生產者在生物群落中起基礎性作用,它們將無機環境中的能量同化,同化量就是輸入生態系統的總能量,維系著整個生態系統的穩定,其中,各種綠色植物還能為各種生物提供棲息、繁殖的場所.分解(decomposer) 分解者又稱「還原者」它們是一類異養生物,以各種細菌和真菌為主,也包含屎殼郎、蚯蚓等腐生動物.分解者可以將生態系統中的各種無生命的復雜有機質(屍體、糞便等)分解成水、二氧化碳、銨鹽等可以被生產者重新利用的物質,完成物質的循環,因此分解者、生產者與無機環境就可以構成一個簡單的生態系統.消費者(consumer)消費者指依靠攝取其他生物為生的異養生物,消費者的范圍非常廣,包括了幾乎所有動物和部分微生物(主要有真細菌),它們通過捕食和寄生關系在生態系統中傳遞能量,其中,以生產者為食的消費者被稱為初級消費者,以初級消費者為食的被稱為次級消費者,其後還有三級消費者與四級消費者,同一種消費者在一個復雜的生態系統中可能充當多個級別,雜食性動物尤為如此,它們可能既吃植物(充當初級消費者)又吃各種食草動物(充當次級消費者),有的生物所充當的消費者級別還會隨季節而變化.一個生態系統只需生產者和分解者就可以維持運作,數量眾多的消費者在生態系統中起加快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的作用,可以看成是一種催化劑.時間結構: 生態系統隨時間的變動結構也發生變化.一般有3個時間長度量, 一是長時間度量,以生態系統進化為主要內容; 二是中等時間度量,以群落演替為主要內容; 三是短時間度量.營養結構生態系統各要素之間最本質的聯系是通過營養來實現的,食物鏈和食物網構成了物種間的營養關系.

『捌』 生態系統包括哪些基本要素

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光,水,空氣
生物部分:生產者------植物,硝化細菌等
消費者------動物
分解者------細菌真菌等,注意蚯蚓也是

『玖』 什麼叫生態系統它是由哪幾個基本部分組成的

摘要 生態系統是指生物群落與它的無機環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統一整體。就是在一定的空間和時間內,在各種生物之間以及生物與無機環境之間,通過能量流動和物質循環而相互作用的一個自然系統。

『拾』 生態系統是一個什麼的系統,也是一個什麼的系統.其中什麼是生態系統的基礎

生態系統是一個開放的系統,也是一個自給自足的系統.其中無機環境是生態系統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