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基礎信息 » 脈經涉及到哪些中醫基礎理論
擴展閱讀
基礎埋置深度有哪些要求 2024-09-23 02:46:26
一級建造師零基礎怎麼過 2024-09-23 02:36:09
更牢固地掌握知識的英語 2024-09-23 02:35:26

脈經涉及到哪些中醫基礎理論

發布時間: 2022-04-01 08:34:20

⑴ 脈經的《脈經》說明

《脈經》是中醫脈學著作。西晉王叔和著。撰年不詳。《隋書·經籍志》最早著錄。刊行之後,自晉至唐歷三百餘年流傳不絕。宋代校正醫書局曾對此書進行校勘。
現存主要版本有:元天歷三年(1330)廣勤書堂刻本、明成化間據元泰定本翻刻本、明趙府居敬堂刻本、明萬曆三年(1577)福建刻本、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刊《守山閣叢書》本、清光緒十七年(1891)《周氏醫學叢書》本、清光緒十九年(1893)楊守敬校勘本等。人民衛生出版、商務印書館、上海科技出版社分別出版了影印本和排印本。
王叔和(約3 世紀),名熙。西晉高平(今山東鄒縣西南,一說今山東濟寧)人。魏晉間醫學家。曾任晉太醫令。王氏性度沉靜,博通經方,於診切之術有較深研究。鑒於前人撰集方書,其有關脈學部分,或混雜相涉,煩而難明,於是考核遺文,摭拾群論,採集前代醫家醫著如扁鵲、張仲景、華佗及《內經》、《四時經》等論述脈學的內容,結合臨床實際,撰成《脈經》。
此外,王氏曾編次整理了張仲景之《傷寒雜病論》,對保存古籍作出重要貢獻。另有《張仲景評病要方》1 卷、《論病》6 卷,均佚。
本書10卷,97篇,約8 萬字。
卷1 主要論述24種病脈體象、脈理、診脈法,各種平脈,疾病將瘥和難愈的脈候。
卷2 論「關前」、「關後」的脈象以及寸口、人迎、神門等部位脈象的陰陽、虛實變化所主的臟腑經絡病變,寸、關、尺各部脈象主病與治療,奇經八脈的脈象主病。
卷3 論臟腑的平、病、死脈。
卷4 論遍診法與獨取寸口法的各部脈象主病,雜病各種病脈,各種診虧損、決死生的脈候。
卷5 輯扁鵲與張仲景脈法,扁鵲與華佗察色與聞聲要訣。
卷6 論臟腑病機與病證。
卷7 論汗、吐、下、溫、灸、刺、火、水等治法的適應證與禁忌證、熱病諸證與死候。
卷8 論雜病脈證和治法。
卷9 論婦人、小兒諸病證的機理、脈證與預後。
卷10為「手檢圖三十一部」,然圖已亡佚,唯存論脈的「前、後、左、右、上、下、中央」診法及諸種脈象主病等內容。
《脈經》是現存最早的脈學專著。本書在學術上的主要特點,一是對脈象的系統歸納。第一次把病脈歸納為浮、芤、洪、滑、數、促、弦、緊、沉、伏、革、實、微、澀、細、軟、弱、虛、散、緩、遲、結、代、動二十四種。並對每種脈的體狀、搏動徵象及其變化,都作了具體描述,豐富了中醫診斷學的內容,使脈學系統化。二是保存了大量古醫籍內容。《脈經》中「撰集岐伯以來,逮於華佗,……其王阮傅戴,吳葛呂張,所傳異同,咸悉載錄」。
在脈學上保存了晉以前大量的有關診脈方法、脈象病理、脈診意義等方面的資料,成為後世脈學研究的重要參考。同時,書中幾乎轉錄了張仲景《傷寒雜病論》的全部內容。成為《傷寒論》、《金匱要略》的古傳本之一,對研究仲景學說有重要價值。
《脈經》的成就和學術價值,很早就被確認。後世的脈學著作,可以說都是在《脈經》基礎上的發展。託名五代高陽生撰的《王叔和脈訣》,取材於《脈經》而重新編次,以歌訣形式闡述脈理,易於講授和學習,在相當長時間中,流傳廣泛,影響超過原書,故有「脈訣出而脈經隱」之說法,並產生出不少《脈訣》的派生著作。1984年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的《脈校釋》,對原書作了系統、全面的校勘、注釋,是迄今較完善的校注本。
《脈經》為西晉(公元265年~316年)王叔和編撰。這是中國醫學史上現存第一部有關脈學的專書,是公元三世紀以前中國有關脈學知識的一次總結。
《脈經》全書共十卷,九十八篇,將脈象歸納為浮、沉、遲、數等24種,根據形體辨別,闡明其所主病證,結合望、聞、問三診加以研究。雖然《脈經》是一部綜合前代脈學成就的著作,但由於它篇幅簡練、集中,便於學習,在中國醫學發展史上,有著十分重要的位置,在國內外影響極大。如唐代太醫署就把它做為必修課程,日本古代醫學教育也把它當作必修課。
該書著成後,就陸續傳到中國西藏地區,對藏醫學的相關學科起著重大的影響。通過這里,中國脈學又傳入印度,並輾轉傳入阿拉伯國家,對西歐脈學的發展也有所影響。如:古波斯(伊朗)由拉·阿·阿爾哈姆丹(1247~1318)編寫的一部波斯文的醫學網路全書《伊兒汗的中國科學寶藏》(十三世紀~十四世紀初)一書中,就有王叔和的名字,其中脈學方面的內容也與《脈經》相似。中世紀阿拉伯醫聖阿維森納(980~1037)的《醫典》中有關脈學的內容,也多大同小異,可見《脈經》在國內外醫學發展史上影響之深遠。
現存版本較早的有天歷三年廣勤書堂刻本。其後歷明清諸代,直至現代,各種刻本、排印本等等,計有數十種之多。其中如清守山閣叢書本較有影響,新中國成立後,有商著印書館鉛印本,人民衛生出版社、上海衛生出版社,上海科技出版社等影印本。

⑵ 中醫的最基本理論有哪些

中醫基本理論-防治原則 預防醫學歷來就重視預防,早在《內經》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預防思想,強調「防患於未然」。《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說:「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夫病已成而後葯之,亂已成而後治之,譬尤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 1.未病先防 就是在疾病未發生之前,做好各種預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發生。 疾病的發生,關繫到邪正兩個方面。邪氣是導致疾病的重要條件,而正氣不足是疾病發生的內在原因和根據。外邪通過內因而起作用。因此,治未病,必須從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調養身體,提高正氣抗邪能力,另一方面要防止病邪的侵害。 2.既病防變 是指如果疾病已經發生,則應爭取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以防止疾病的發展與傳變。 治則 治則是指疾病的治療法則。它是在整體觀念和辨證論治精神指導下制定的,對臨床治療立法、處方、用葯,具有普遍的指導意義。 1.治病求本 是指尋找出疾病的根本原因,並針對根本原因進行治療。在臨床運用這一治則時,必須正確掌握「逆者正治,從者反治」和「急則治標,緩則治本,標本兼治」等情況。 2.扶正與祛邪 疾病的過程,是正氣與邪氣矛盾雙方相互斗爭的過程。因而治療疾病,就要扶助正氣,祛除邪氣,改變邪正雙方的力量對比,使之有利於疾病向痊癒方向轉化。 3.調整陰陽 疾病的發生,從根本上說是陰陽的相對平衡遭到破壞,出現偏勝偏衰的結果。因此,恢復陰陽的相對平衡,促進陰平陽秘,乃是臨床治療的根本法則之一。 4.調整臟腑功能 人體是一個有機的整體,臟與臟,腑與腑,臟與腑之間在生理上相互協調、相互促進,在病理上則相互影響。因此,注意調整各臟腑之間的關系,使其功能協調,才能收到較好的治療效果。 5.調理氣血關系 氣血是各臟腑及其它組織功能活動的主要物質基礎,氣血各有其功能,又相互為用。調理氣血是以「有餘瀉之,不足補之」為原則,使它們的關系恢復協調。 6.因時、因地、因人制宜 由於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轉歸,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如時令氣候、地理環境等,尤其是患者個體的體質因素,對疾病的影響更大。因此,在治療疾病時,必須把這些方面的因素考慮進去,對具體情況做具體分析,區別對待,以制定出適宜的治療方法。 中醫看舌頭的道理舌診中醫看病,無論是誰,都要看看舌頭,這是什麼道理呢? 原來,舌頭和人體臟腑關系密切,觀察舌頭的變化情況,可以了解臟腑病變的寒熱虛實,可以測知病情的深淺輕重,所以中醫特別重視望舌,稱為舌診。 正常人的舌體柔軟靈活,顏色淡紅,富有生氣,稱為淡紅舌。如果舌體變得轉動不靈,表示病情嚴重;舌體的紅色變淺,反映氣血不足;舌體的紅色加深,是熱證的表現;舌體出現瘀點,瘀斑、又是瘀血證的常見徵象;舌體淡白而腫脹,並出現齒印,反映病證屬於虛寒性質;舌體瘦小、深紅而開裂,則是陰虛有熱的表現。 正常人的舌體表面鋪有一層薄薄的苔垢,呈白色,干濕適度,中醫稱為正常舌苔,也叫薄白苔。外感疾病初起階段的表證,舌苔較薄,涉及臟腑病變的里證,舌苔可以增厚。寒性病證的舌苔多呈白色,熱性病證的舌苔多呈黃色,也有出現黑色的。舌苔乾燥表示津液虧損,舌苔滑潤表示濕濁不化。 現代醫學的臨床觀察也表明,在許多疾病中,舌頭確有各種各樣的變化。腦溢血引起的偏癱以及舌下神經麻痹的病人,舌頭伸出來總是歪在一邊。腦炎、甲狀腺機能亢進以及某些神經官能症的病人,伸舌時常常出現顫抖。猩紅熱的病人,紅腫的舌刺突出於光潔的舌面,狀如草莓。惡性貧血的病人,舌乳頭萎縮,舌面光滑。缺乏維生素B1的病人,腫脹的舌頭被牙齒擠壓而出現齒印。缺乏維生素B2的病人,舌乳頭消失,舌尖和舌邊往往會出現潰湯或開裂。淡白舌多見於各種貧血、慢性腎炎及慢性腹瀉等;紅絳舌多見於各種炎症感染;青紫舌多見於肝臟病、心臟病和各種癌症。 近年來,國外也很重視研究舌頭與疾病的關系。例如德國有位學者發現肝硬化的患者常可見到舌頭充血腫脹,呈藍紅色,稱為「肝舌」。還有白血病常見舌潰瘍,甲狀腺機能減退者多見舌胖大,先天性心臟病人舌呈紫紺色,嚴重的阻塞性黃疸病人舌邊有時可見黃色素沉著,尿毒症晚期病人的舌上有時可見白霜樣的尿素結晶,等等。 由此可知,無論古今中外,都發現舌頭與疾病的密切關系,體內許多疾病都可通過舌頭反映出來,舌頭是人體的一面鏡子。 中醫診脈中醫看病,總要摸脈,因為通過脈象的變化,既可以搜集病情資料,又可以了解正氣的強弱,還有助於預測病情是趨於好轉或是趨向惡化。 感冒了,將手輕輕按在橈動脈上,常能明顯地覺察到脈搏的跳動,稱為浮脈,中醫形容它好象是木頭漂在水面上一樣,所謂浮脈如「水中漂木」。浮脈在其他外感疾病的初期階段也常見到,表示病變部位較淺。如果必須用力按壓,才能觸知脈搏的跳動,稱為沉脈,常見於不少慢性病,表示病變部位較深,已經涉及臟腑。脈搏跳動增快,稱為數脈,大多是熱性病證的反映。脈搏跳動減慢,稱為遲脈,含有姍姍來遲的意思,是寒性病症的表現。脈搏跳動無力,稱為虛脈,說明正氣不足。如果病人氣陰兩虛,常常出現一種細弱的脈象,中醫形容它是「細如絲線」。脈搏跳動有力,稱為實脈,表示正氣尚強。如果病人正氣旺盛,而邪熱也盛,往往出現一種洪大的脈象,好象波濤洶涌,來盛去衰。 有些脈象,對於某些疾病有比較重要的參考價值。比如脈象不柔和,綳得較緊,好象按在弓弦上一樣,稱為弦脈,往往提示病人可能患有動脈硬化症或高血壓病。脈搏跳動不規則,常有停頓,或時強時弱,稱為結代脈,大多見於心臟病人。脈搏往來流利,稱為滑脈,中醫形容它是「如珠走盤」,一般多見於痰飲病人,但也不可一概而論,弦脈也常見於一般痛症或外感病證,偶爾的結代脈有時心臟並無疾病,至於滑脈在正常的妊娠婦女中更是常見。 脈象還有助於判斷預後,病情雖然沉重,但脈象和緩和力,仍有轉機;如果脈象細微欲絕,簡直摸不清楚,則是預後不良的象徵。 總而言之,摸脈是一種重要的診病手段,也是中醫診病的一種獨特方法,是四診中的重要環節。中醫經過長期體驗,對脈診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而且有不少脈學專著,如晉代王叔和的《脈經》,明代李時珍的《瀕湖脈學》等。現代對脈象也進行了不少研究,有人用脈象儀初步描出了各種不同的脈象;有人用心電圖研究脈象產生的原理。 中醫治療中的辨證觀 標本緩急:所謂疾病的標本反映了疾病的本質與現象、原因與結果、原生與派生等各方面的矛盾關系。中醫學在「標本緩急」理論中,已經觸及到根本矛盾、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關系問題。「本」,類似疾病的根本矛盾;標,類似被根本矛盾所規定和影響著的其他矛盾。在疾病存在的整個過程中,其根本矛盾,即「本」的性質沒有發生變化,但被根本矛盾所規定或由根本矛盾所派生的其它矛盾,即「標」,卻有的產生了,有的激化了,有的發展了。但是,治病必須抓住疾病的根本矛盾,即所謂「治病必求其本」。有名醫學古話為「急則治其標,緩則治其本」。 正治反治:在區分了疾病的標本,確定了治療的主次先後之後,就要採取措施進行治療,使陰陽的相對平衡得以恢復。總的治療原則就是一個,即針鋒相對;證候所反映的陰陽失調狀況,我們就利用糾正這種陰陽失調狀況的治療方法。如熱者寒之,寒者熱之,虛者補之,實者瀉之,塞因塞用等,藉以幫助機體恢復平衡狀態。中醫學關於應用與證候性質相反的葯物進行治療的原則,正是自發地利用了矛盾對立雙方既斗爭、又統一的辯證法原理。正治反治不僅運用了矛盾的斗爭性,也運用了矛盾的同一性。 異法方宜:中醫學認為疾病的種類和病人的條件是復雜多樣的。同一種疾病的分型和病人的條件是復雜多樣的。同一種疾病,由於地域、氣候、季節、生活、環境、職業、體質等不同,治法就應有所不同。治療疾病既要考慮矛盾的普遍性,又要考慮矛盾的特殊性,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如《醫門法律.早明內經法律》指出,「凡治病不察五方風氣,衣食居處各不相同,一概施治,葯不中竅,醫之過也」。中醫「異法方宜」的治療原則,確實蘊含著把事物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結合起來的辯證法思想。 病治異同:所謂病治異同,包括「同病異治」和「異病同治」兩個方面,這是中醫治療上的靈活性。同一疾病,可因人、因時、因地而治法不同。或由於病情的發展,病機的變化,以及邪正消長的差異,治療上應根據不同的情況,採取不同的治法,謂之「同病異治」。不同的病證,在其發展過種中,出現了相同的病機變化時,也可採取相同的方法進行治療,謂之「異病同治 " 學醫要善體物性 祖國醫學最講援物比類,從物象中尋求醫葯的道理。因為中醫學重要的思想之一,就是人與自然相應。用物理來解釋醫理,在祖國醫學中時常見到。 例如,一般用於葯物和診斷治療的五行歸類。腎主水,色黑,凡葯物色黑而多汁者,如玄參、補骨脂等,認為屬腎家葯,可以治腎。如病人面青,可以診斷為肝病等等。但是,從物理體會醫理,更是學醫者應當時時、事事留意的地方。古時候有名的醫家,講究此道,對醫術的提高很有幫助。例如吳鞠通《溫病條辨》中關於桑葉理肺的論述,從桑葉芳香有細毛,橫紋最多,體察出它能夠走肺而宣肺氣,用以創制桑菊飲,治療風溫輕證但咳,身不甚熱,微渴者頗效,即是善從物性學醫者。這些地方值行我們認真加以總結。 余晚年治病主張認病在治療之行,醫貴中正,葯法自然,這點認識,正得之於對物性的體認。 譬如弈道,可以適於醫道。記得有這樣一個故事:清朝有個叫粱魏今的人,是下圍棋的國手,施定庵拜在他門下,跟他學棋,只爭(差)一先。有一天,他與定庵共游峴山,見山下出泉瀠漾紆徐,非常高興,就對施說:「子之藝工矣!動究心於此乎?行乎當行,止乎當止,任其自然,而與物無競,乃弈之道也。子銳意深求,則過猶不及,故三載未脫一先耳。」從此定庵乃悟化機之流行無跡象,百工造極,咸出自然,則棋之止於中正,猶琴之止於淡雅。於是益窮向背之由於未形,而決勝負之源於布局,而技大進,終成國手。 這些故事說明弈棋的道理可以從泉水悟得,弈之道如此,醫之道亦如此。布局在弈棋之先,苟窮理辨證之不足,雖有奇方妙葯,亦無所措手。病不能識,何以言治。另外弈隨棋轉,當行則行,當止則止,與泉水之出一樣,必順其勢而利導之。用葯也是如此,葯隨證轉,過與不及皆非其治。懂得了這個道理,醫術自可精進。這些地方正是物性給人的啟示,是一般書本中沒有的。可見善學醫者,還應善體物性。 俗話說「人是鐵,飯是鋼」,說明人是每天離不開飲食的。但是,若無一副健全的胃腸消化器官,縱然有滿桌的美味佳餚,確也有點兒心有餘而力不足了。因為脾胃功能不好的人,往往在美餐之後,有得不償失之感,甚至會因此而加重脾胃疾病。因此,脾胃消化吸收功能的好壞,將直接關繫到人體的健康與長壽。 中醫學認為:胃主受納,脾主運化。這是指吃到嘴裡的食物,首先要經過牙齒咀嚼,唾液拌和,下咽至胃,由胃受納。然後經胃之腐熟,分解混勻成食糜,通過「胃氣主降」的作用,將食糜運送至十二指腸、空腸,這就是中醫所指的「脾運」功能。食物在胃、胰等胃腸激素的作用下,促進胃蛋白酶、胰酶等消化酶的大量分泌,將「水谷精微」中的氨基酸、葡萄糖、甘油脂肪酸等營養物質,依賴「脾氣主升」的作用,經氣、血、津液的運行而輸布到全身。這個過程,則可以理解為脾所主「化」的生理作用,由此可見,所謂「脾主運化」,「運」指機械性消化,「化」指化學性消化及其代謝過程而已。 但是,脾胃雖為人體的消化器官,運化水谷精微之樞紐,若要完成飲食營養的消化吸收,合成新的氣、血、精、津液的全過程,還必須得依賴心、肝、膽、胰、肺等其他臟腑的相互配合。需要說明的是,中醫所講的脾,並不是西醫解剖學中的脾臟,而是既泛指臍周腹部小腸的消化吸收,又概括了胃、腸、肝、膽、胰等消化器官的生理功能。因此,脾胃功能健全,則體豐膚澤,面色紅潤,四肢強勁,精力充沛;反之則肌肉消瘦,面色萎黃,四肢無力,神疲力乏。 「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這是古人用以觀察病人病勢輕重進退、生死存亡的辨別方法。也就是說人在生病時,只要還能吃飯,表明胃氣尚存,氣血化源未絕,謂之「有胃氣則生」,病勢可望由重轉輕,預後良好。若病到已不能進食,標志胃氣已絕,氣血生化無源,便是「無胃氣則死」,病熱將由輕轉重,逐漸惡化,危及生命。所以中醫古書《內經》說「安谷者昌,約谷者亡。」例如三國時代的蜀國丞相諸葛亮,他之所以活了54歲就死了,主要在於他平日政事煩多,操心費力,又長期進食甚少,導致思慮傷脾、營養不足、胃氣衰敗的緣故。這就告誡人們:若不注意日常的飲食起居,不護養胃氣,就有可能損害健康,縮短壽命。中醫認為,導致脾胃疾病的原因,不外乎飲食不節、寒熱不適,或情志郁悶、憂思困脾等因素,因此預防上亦要從節飲食、適寒熱、暢情志這三方面做起。《脾胃論》說:「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治脾胃即可以安五臟」。這不僅使我們對脾胃認識有所啟發,同時對我們臨床治療脾胃疾病亦有所借鑒。 脾胃既是人體五臟六腑氣機升降的樞紐,也是人體氣血生化之源和賴以生存的「水谷之海」。歷來有「腎為先天之本,脾為後天之本」的說法,因此,我們說「脾胃是生命的根本」。

⑶ 學把脈應該看什麽書想了解一下中醫知識,不知道應該從什麽書開始看。

從四大經典開始:主要看黃帝內經素問,傷寒論,金匱要略。脈學一開始學李時珍的瀕湖脈學,作為入門,然後看傷寒論和金匱裡面的脈學,這兩部書脈學很重要,但是散亂,自己收集研究!

中醫是個大的概念,有人學了一輩子都沒學完,有人只會方葯,有人只會針灸,有人會氣功,有人推拿,刮痧,加上其他古里古怪的醫學知識,不可能被全部學會。可能歷史上只有孫思邈可以。
養生就是防病,防在治之上。古人很強調不治已病治未病。中醫養生中醫最高境界。

⑷ 《脈經》一書主要記錄了哪些內容

《脈經》全書共10卷。原有「手檢圖三十一部」,後世亡佚。本書經宋代林億等校訂後,卷數未變,而篇次和內容有所更動,後世有多種刊本印行。《脈經》把脈象分成24種,即浮、芤、洪、滑、數、促、弦、緊、沉、伏、革、實、微、澀、細、軟、弱、虛、散、緩、遲、結、代、動。基本上概括了臨床上經常出現的一些脈象,後世脈象種數雖有增加,但基本不出其左右。同時《脈經》中還對各種脈象作了比較形象具體、容易理解的描述,這就使學習者易於理解和掌握,王叔和可謂在脈學中做此類工作的第一人。

⑸ 脈經包括哪些內容,其體例如何

《脈經》卷一載醫論15篇,將人體脈象歸納為24種,於每一脈象性狀均有明確描述,並舉相似之脈,分八組排列比較。以下各篇,脈理與脈法互闡,備述診脈時間、診脈部位、辨陰陽脈大法及疾病將瘥、難愈之脈候。卷2~3共有醫論9篇,論「關前」「關後」「關上」三關及人迎、神門、氣口等部位脈象變化、所主臟腑經絡病變;寸、關、尺各部脈象所主病證及其治療;奇經八脈之脈象主病;臟腑平脈、病脈及死脈。卷4醫論8篇,凡舉三部九候脈證與40餘種雜病脈候。並論四時相反脈證、百病死生之脈。卷5收扁鵲、張仲景、華佗有關診法醫論5篇。卷6為五臟六腑病證,共11篇。卷7~9分49篇討論脈證、治療,包括傷寒、雜病、婦兒病證。卷十為《手檢圖三十一部》。
脈中醫指人體內氣血運行的通路。 經脈可分為正經和奇經兩類。正經有十二,即手足三陰經和手足三陽經,合稱"十二經脈",是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奇經有八條,即督、任、沖、帶、陰蹺、陽蹺、陰維、陽維,合稱"奇經八脈",有統率、聯絡和調節十二經脈的作用。十二經別,是從十二經脈別出的經脈,主要是加強十二經脈中相為表裡的兩經之間的聯系,還由於它通達某些正經未循行到的器官與形體部位,因而能補正經之不足。

⑹ 中醫的號脈如何入門

你說的是中醫的獨特的診病方法——脈診,即切脈,俗稱「號脈」。切脈診病,由來已久。司馬遷在《史記》中就記載了醫家診脈治病的內容,而1973年在湖南長沙馬王堆漢(西漢)墓中出土的簡帛醫書中,已有「脈法」的內容。我國第一部脈學專著——《脈經》產生於晉朝,其中的診脈方法和理論已相當完備。 早期的切脈方法比較復雜,要切按頭頸、手、足等多處部位的脈動。以後逐漸簡化為只切按手腕部的脈搏,稱為「寸口」診法。在這短短寸許長的脈動部位上,古代醫家做足了文章。他們將腕橫紋向上約一寸長的這段脈動分成了三「寸、關、尺」三部。 左右手的寸、關、尺部位分屬不同的臟腑,認為可以反映相應臟腑的病變。其中右寸反映肺的情況,右關反映脾胃,右尺反映腎(命門);左寸反映心,左關反映肝,左尺反映腎與膀胱。 仔細觀察,大家可以發現:遠端的寸部對應的是人體最上部的心、肺(上焦,呼吸與循環系統);中間的關部,對應肝、脾胃(中焦,消化系統);近端的尺部對應腎、膀胱(下焦,泌尿生殖系統)。如此,小小的「寸口」,卻儼然成為人體五臟六腑的全息窗口。 僅此還不夠,在切脈的時候,還要用三種不同的指力去按壓脈搏,輕輕用力按在皮膚上為「浮取」;中等度用力按至肌肉為「中取」;重用力按至筋骨為「沉取」。寸、關、尺三部,每一部有浮、中、沉三候,合稱為「三部九候」。不同手法取到的脈,臨床意義不同。通常,脈浮於外者,病位淺,沉於里者病位深。 切脈時還有許多講究。首先,要求安靜,包括外環境的安靜與醫患兩者心神的安靜。患者在診脈前要休息片刻,待安靜後方可診脈。醫者切脈前一定要靜心,調整呼吸,並將注意力完全集中於指下,細心切按一分鍾以上。診脈時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手臂與心臟保持在同一水平位,手腕舒展,掌心向上。 其次,切按時醫者用三指定位,即先以中指定好關部,再根據患者身高調整三個手指的疏密。若患者身材高大,布指宜疏;矮小者,布指宜密,小兒則用一指(拇指)診脈,不分三部。 學習診脈,必須先了解正常的脈象。正常脈稱為「平脈」、「常脈」。每分鍾跳動70—80次左右,節律規則,脈型不粗不細,不浮不沉,不剛不弱。但正常脈象常隨季節、年齡、性別、體質等會有差異。如春、夏、秋季的脈大多偏浮,而且搏動有力;冬季的脈多沉伏於里。年齡越小脈搏越快,青壯年脈多強而有力,老年人的脈較弱;身材高大的人脈多長,矮小的人脈較短,瘦人脈多浮,胖人脈多沉;飽食後及情緒激動時脈多快而有力,飢餓時脈多軟弱。如果發現相反脈象,如冬天脈浮、胖人脈浮、瘦人脈沉等,提示脈象異常。 下面介紹幾種常見的異常脈象。 浮脈,是脈動顯現部位表淺的一種脈,輕取即得,重按反而變弱。一般情況下,提示病邪在表。脈浮而有力者為表實,浮而無力者為表虛。 沉脈,是脈動顯現部位較深的一種脈,輕取不得,重按始見。通常主里證,沉而有力者為里實證,沉而無力者為里虛證。 遲脈,脈來較慢,每分鍾60次以下。多主寒證,因寒可使血流速度減慢。遲而有力者為冷積實證,遲而無力者為陽虛證。 數脈,脈來較快,每分鍾90次以上,來去急促。多主熱證,因熱可使血流速度加速,數而有力者為實熱證,數而無力者為虛熱證。 細脈,又稱小脈,脈如細線,軟弱少力,但應指尚明顯。是濕證與虛證之象。因濕邪阻滯脈道或氣血虛而不能充盈脈道所致。 洪脈,脈體闊大,充實有力,來盛去衰,狀如洪水。大多主邪熱亢盛的實證。 弦脈,脈形端直,如按琴弦。常見於有肝膽病、痰飲證、疼痛證的患者。 滑脈,脈來流(滑)利,如盤走珠。是實熱證、痰飲證、傷食證,或妊娠的脈象。 澀脈,脈來艱澀不暢,如輕刀刮竹。為氣滯證、瘀血證、精血虧少證之徵象。 虛脈,三部脈舉按皆無力,隱隱蠕動於指下,為一切無力脈之總稱。是虛證之象,主要為氣虛或氣血兩虛證。 實脈,三部脈舉按皆有力,脈來盛而堅實,為一切有力脈的總稱。是實證之象,提示邪氣實而正氣不虛。 促結代脈,即促脈、結脈、代脈,均為節律異常、有間歇的脈。促脈為脈來急數而有不規則的間歇,促而有力者為陽熱亢盛之證,促而無力者多為氣虛將脫之象;結脈為脈來緩慢而有不規則的間歇,有陰盛、氣結、寒痰、瘀血等多種主病;代脈為脈來緩慢而有規則的間歇,間歇時間較長。為臟氣衰微或氣滯血瘀之證。 脈象還有許多,以上是最主要的幾種脈象。中醫臨床治病,除瞭望、聞、問診外,切脈也非常重要。唐代名醫孫思邈就說:「夫脈者,醫之大業也,既不深究其道,何以為醫者哉?!」辨證時,脈象常常起決定作用。 如最近治療一位經常反復腹瀉多年的老年患者,就診時大便一日5 6次,水瀉,大便臭味不甚,無膿血,不能進食任何含粗纖維的食品,每日只能吃少量稀飯或爛面條,否則腹瀉次數更多。察其舌淡紅,苔薄白膩。從以上症狀看,似無熱象。但患者之脈甚數(每分鍾124次,有冠心病史,經常心悸,胸悶等症狀)。辨證認為,患者病程很長,脾氣已虛,但夾有火熱之邪,火邪下迫大腸則腹瀉,上擾心神則心悸。故用補氣的黨參等配伍清熱瀉火的黃連(既能瀉大腸火,也能清心火,一舉兩得)治療,七劑後復診,大便減為每日1 2次,心悸症狀改善,心率也有所減慢。 當然,疾病的病因與病理變化是非常復雜的,因此臨床上所見的病脈往往也很復雜,常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脈象並見,如脈浮數、沉遲、滑數、弦澀等。還有脈證相符與不相符的問題,不相符時,就須決定是舍症從脈,還是舍脈從症等。另外,理論上談脈診不難,但實際操作中要確定是何脈、解釋分析脈與病的關系等不是一日之功。古人就說:「脈理精微,非言可盡,心中了了,指下難明。」不經過多年的反復實踐,細心體會,不用心去悟、去比較,是不可能真正把握脈診的。

⑺ 四診法的脈經記載

《脈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系統論述脈學的專著,由晉代醫學家王叔和於西晉初年(266)至武帝太康三年(282)間撰成。
王叔和的《脈經》是對3世紀以前脈學的系統總結,共10卷,摘錄了《內經》、《難經》、《傷寒論》、《金匱要略》及扁鵲、華佗等有關論說,對脈理、脈法進行闡述、分析,首次把脈象歸納為浮、芤、洪、滑、數、促、弦、緊、沉、伏、革、實、微、澀、細、軟、弱、虛、散、緩、遲、結、代、動24種,對每種脈象的形象、指下感覺等作了具體的描述,並指出了一些相似脈象的區別,分8組進行了排列比較,初步肯定了左手寸部脈主心與小腸、關部脈主肝與膽,右手寸部脈主肺與大腸、關部脈主脾與胃,兩手尺部主腎與膀胱等寸關尺三部脈的定位診斷,為後世中醫脈學的發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礎。
明代李時珍所撰的《瀕湖脈學》、《奇經八脈考》、《脈學考證》,都是有關「脈學」的論著。
《瀕湖脈學》是作者研究「脈學」的心得。他根據各家論脈的精華,列舉了二十七種脈象。先以簡明的字句,再以適當的比喻來敘述各種不同的脈象,以幫助讀者理解。其中同類異脈的鑒別點和各種象的相應病證,都編成歌腑,以幫助讀者誦記。最後所附刪補宋、崔嘉彥所著的「四言舉要」,也是以易誦、易記的詞法,全面地敘述有關「脈學」的各種問題,所以本書是初學「脈學」的良好讀物。
《奇經八脈考》是研究「奇經八脈」的專論。「十二經脈」是中醫論述生理,病理機制的一種學說,而「奇經八脈」是「十二經脈」以外的旁支,也就是中醫《脈經》學說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本書不但詳敘「奇經八脈」的循行路線,還結合所主病證,提出相應的治療。同時也是憑脈診斷疾病的一種依據,所以對學習和研究「脈學」也有參考的必要。
《脈訣考證》的主題,是以考證和評論當時流行的脈學書《王叔和脈訣》為對象,其內容是集錄明以前各家對該書的不同意見,結合作者自己的見解,作為一種學術上的討論,由於這裡面接觸到好些脈學上的實際問題,如「七表八里」、「男女脈位」等,所以對研究脈學來說,是能起到論證和解決部分存疑問題的作用。
《瀕湖脈學》所例舉的脈象共有二十七種,分別為:浮 脈、沉 脈 、遲脈 、數脈、滑脈、澀脈 、虛脈 、 實脈、長脈、短脈、洪脈、微脈、緊脈、 緩脈、芤脈 、弦脈 、革脈、牢脈、濡脈、弱脈、散脈、細脈、伏脈 、動脈、促脈、結脈、代脈。每種脈象並附有歌決解釋。

⑻ 王叔和的《脈經》在醫學歷史上有哪些作用

張仲景的學生王叔和曾任三國魏的太醫令,他在臨證實踐中體會到了脈診的重要性和復雜性,「脈理精微,其體難辨」「在心易了,指下難明」,所以他選取《黃帝內經》、《難經》及扁鵲、華佗、張仲景等人的有關著述,編著成《脈經》一書。

《脈經》全書共10卷。原有「手檢圖三十一部」,後世亡佚。本書經宋代林億等校訂後,卷數未變,而篇次和內容有所更動,後世有多種刊本印行。

《脈經》把脈象分成24種,即浮、芤、洪、滑、數、促、弦、緊、沉、伏、革、實、微、澀、細、軟、弱、虛、散、緩、遲、結、代、動。基本上概括了臨床上經常出現的一些脈象,後世脈象種數雖有增加,但基本不出其左右。

同時《脈經》中還對各種脈象作了比較形象具體、容易理解的描述,這就使學習者易於理解和掌握,王叔和可謂在脈學中做此類工作的第一人。

《脈經》集漢以前脈學之大成,總結了3世紀以前的脈學知識,並充實了新的內容,使脈學理論與方法統一化、系統化、規范化,並保存了一部分古代診斷學的文獻資料。

三國之後的魏晉時期,西晉醫學家皇甫謐搜求古典醫籍,遙宗古人妙術,除著有《依諸方撰》等之外,主要有《針灸甲乙經》12卷,作為第一部針灸學專著流傳後世,在我國醫學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⑼ 《脈經》把脈象分成24種都有哪些

《脈經》把脈象分成24種,即浮、芤、洪、滑、數、促、弦、緊、沉、伏、革、實、微、澀、細、軟、弱、虛、散、緩,遲、結、代、動。基本上概括了臨床上經常出現的一些脈象,後世脈象種數雖有增加,但基本不出其左右。同時書中還對各種脈象作了比較形象具體、容易理解的描述,這就使學習者易於理解和掌握,王氏可謂在脈學中做此類工作的第一人。另外,《脈經》進一步確立了《難經》提出的寸口脈法,分寸、關、尺三部脈位及臟腑分配原則,解決了寸口切脈的關鍵問題,推進了獨取寸口脈診法在臨床的實際應用。這種脈診法突破了《內經》的三部九候法的束縛,是脈診法的一個簡化與改進,而臨證效果並無什麼差異,故為後世所普遍採納。《脈經》還注意在闡明脈理的基礎上聯系臨床實際,將脈、證、治、判斷預後等統一起來,其所論述的結脈、代脈等至今在臨床診斷心臟疾患方面還有實際意義。

⑽ 脈經的《脈經》的貢獻

1.確立脈象指下標准
《脈經》第一次系統論述各種脈象,總結歸納脈象為浮、芤、洪、滑、數、促、弦、緊、沉、伏、革、實、微、澀、細、軟、弱、虛、散、緩、遲、結、代、動24種,並准確描述了各種脈象的不同指下感覺。如謂:「浮脈:舉之有餘,按之不足」;「沉脈:舉之不足,按之有餘」。《脈經》後歷代中醫著述對脈象的描述,均未離開《脈經》的基本概念。
2.奠定脈名種類基礎
《脈經》對古代醫學文獻散載的30餘種脈名進行整理,歸納為24種脈象名稱,從而奠定了脈名種類的基礎,成為歷代脈書中脈名及其分類的基本准則。
3.首開脈象鑒別先河
《脈經》在提出24脈象後,緊接著提出浮與芤、弦與緊、革與實、滑與數、沉與伏、微與澀、軟與弱、遲與緩八組相類脈,提醒醫生要注意脈象的區別對照,對後世醫家對脈象的鑒別有很大的啟示作用。
4.確立三部脈法和臟腑分候定位
《脈經》在《難經》基礎上,將寸尺二部脈法發展為寸、關、尺三部脈法;把《內經》遍身診脈法之三部加以發揮,解釋為掌後脈口寸關尺三部,並以寸關尺三部各有天地人三候,合為九候。這是最早的寸口三部九候提法,並提出寸關尺三部左手依次候心小腸、肝膽、腎膀胱,右手依次候肺大腸、脾胃、腎膀胱的臟腑分配觀點,從而使獨取寸口脈法在理論與方法上趨於完善,推進了這種簡便易行的診脈法的臨床普遍應用。《脈經》的臟腑定位,歷代除大小腸、三焦脈位略有歧議外,一直沿用至今,成為中醫脈學診斷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5.總結脈象臨床意義
《脈經》對不同脈象的臨床意義也作了大量論述:一是對脈象主病進行原則概括,如「遲則為寒」,「洪則為熱」;二是結合脈、證、病機、治療進行綜合總結,如「寸口脈芤吐血,微芤者衄血。空虛血去故也。宜服竹皮湯、黃芪湯,灸膻中」等等。這類論述對脈象臨床意義作了較為系統的總結,反映出當時的脈象病理研究已達到較高水平,同時一直對臨床有重要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