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推進網路問政常態化制度化的理論依據是什麼
網路問政是政府通過互聯網了解民情、匯聚民智,實現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的新型執政方式。網路問政是信息雙向流動的過程,官員既問政於民,民眾也求答於官,通過官員與網民的對話,實現政民互動,構建和諧。在正視「網路問政」的不足的基礎上,積極推進網路問政的常態化制度化進程,將有助於執政黨的科學執政、民主執政和依法執政
② 企業管理制度是什麼關於理論基礎方面的
企業管理制度(Management Systems)現代企業管理制度是對企業管理活動的 企業管理制度
制度安排,包括公司經營目的和觀念,公司目標與戰略,公司的管理組織以及各業務職能領域活動的規定。企業管理制度是企業員工在企業生產經營活動中共同須遵守的規定和准則的總稱,企業管理制度的表現形式或組成包括企業組織機構設計、職能部門劃分及職能分工、崗位工作說明,專業管理制度、工作或流程、管理表單等管理制度類文件。企業因為生存和發展需要而制定這些系統性、專業性相統一的規定和准則,就是要求員工在職務行為中按照企業經營、生產、管理相關的規范與規則來統一行動、工作,如果沒有統一的規范性的企業管理制度,企業就不可能在企業管理制度體系正常運行下,實現企業的發展戰略。烽火獵頭專家認為企業管理制度是實現企業目標的有力措施和手段。它作為員工行為規范的模式,能使員工個人的活動得以合理進行,同時又成為維護員工共同利益的一種強制手段。因此,企業各項管理制度,是企業進行正常經營管理所必需的,它是一種強有力的保證。優秀企業文化的管理制度必然是科學、完整、實用的管理方式的體現。
③ 秦朝開創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主要包括哪些內容該制度的理論基礎是什麼
1、(中央)①帝國的最高統治者為皇帝,嬴政自稱「始皇帝」。 ②中央政府的最高官職為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其下設廷尉、治粟內史等諸卿,分工負責司法、財政等政務。③丞相是百官之長,「助理萬機」,一切軍國大事均由皇帝裁決。
2、(地方)①秦朝的地方政府為郡、縣兩級。郡下轄若干縣,縣下還設有鄉、里等組織。鄉設三老管教化,嗇夫管聽訟、收賦稅。②郡縣的長官均由朝廷直接任命,郡縣的屬吏則由郡守、縣令自行選用。③秦漢時的基層屬吏職權頗重,地方百姓尚有知嗇夫而不知郡縣的。
3、鞏固中央集權體制措施:為了鞏固新建的中央集權體制,秦始皇①統一貨幣、度量衡、文字等,此外還採取了一系列措施:②建造馳道與直道,以保證政令的暢通;③修築長城,以抵禦匈奴的侵擾;④開邊移民,以充實邊地實力;⑤焚書坑儒,以統一思想輿論。
該制度的理論基礎是:法家思想
④ 現代化理論的基本內容有哪些
現代化理論,包括現代化政治、經濟、社會、行為與比較研究理論,也可分為結構學派、過程學派、行為學派、實證學派、綜合學派與未來學派的理論,可謂五彩繽紛,值得我們深入研究。
(一)結構學派
結構學派以結構—功能主義現代化理論為主要特徵。他們信奉社會進化論思想,認為現代化是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的轉變,現代社會與傳統社會之間的根本差別是結構分化、功能專門化與社會整合。他們更加關注現代性與傳統性的比較與轉變,即重視轉變結果,而不是轉變過程,試圖從社會、經濟、政治、文化與知識等不同角度區分並闡述社會的不同類型或模式。代表人物有帕森斯、列維和穆爾等。
帕森斯在他的著作《社會行動論》和《現代社會體系》中,沿用塗爾乾的傳統社會與現代社會的二元分類法,把社會發展過程看成是社會結構的進步性分化與社會功能的專門化。結構的分化程度與功能的成熟性代表了社會發展水平。現代社會與傳統社會的基本特徵,包括政治、經濟、社會、知識與文化等特徵,分別構成現代性與傳統性。從傳統社會的傳統性向現代社會現代性的轉變,涉及一系列社會結構與功能的根本轉變以及社會的整合。
在政治方面,簡單自然的村社權力系統與封建專制制度讓位於民主制度,包括普選制度、黨派制度與科層制度等等,信仰自由代替了宗教統治。在社會方面的轉變,包括結構的分化與層次化、功能的專門化與職業化、社會的流動、家庭的變化、知識的普及、社會世俗化等等。社會整合則是對社會分化帶來的破壞、沖突、失調與緊張關系的平衡。分化程度與科層化程度高、整合程度大與整合功能強的社會,是更現代的社會。
列維在《現代化與社會結構》中分析了現代化的特徵。他把現代化社會與非現代化社會在社會結構方面的特點與差別歸納成如下八點:(1)現代化社會的政治組織、經濟組織、教育組織等諸單位的專業化程度高,而非現代化社會的專業化程度則比較低。(2)在現代化社會中,由於專業化程度比較高,諸單位是相互依存的,功能是非自足的;而非現代化社會中親屬群體與近鄰共同體的自足性比較強,缺少功能的分化。(3)在現代化社會中,倫理具有普遍主義性質;而在非現代化社會中,家庭與親屬的社會關系比較緊密,倫理具有個別性質。(4)現代化社會的國家權力是集權但不是專制;非現代化社會的國家權力如同封建制度一樣,即便在權力比較分散的情況下,其性質仍然是專制的。(5)現代化社會的社會關系是合理主義、普遍主義、功能有限與感情中立,非現代化社會則是傳統的、個別的、功能無限與具有感情色彩的。(6)現代化社會有發達的交換媒介與市場,非現代化社會的交換媒介與市場不發達。(7)現代化社會具有高度發達的科層制組織,非現代化社會即使有科層制組織也是建立在個別關系基礎上的。(8)現代化社會的家庭向小型化方向發展,其功能也在縮小,非現代化社會的家庭結構是多樣化的,家庭功能是多重的。
穆爾認為,現代化是傳統社會向經濟富裕與政治穩定社會的總體過渡。他把工業化作為現代化的初始原因。在他看來,現代社會的主要特點有:具有高水平的技術與受過高度訓練的專家、廣闊的市場與相互儲存的組織結構;首先是由工業化初期死亡率下降所引起的人口爆炸,隨後是工業化成熟期普及家庭計劃,實行人口控制,過渡到低出生——低死亡——老齡型人口結構;親屬群體與家庭功能的縮小與解體,個人主義進一步加強,婦女地位的提高,社會控制的減弱。實現工業化需要:在價值觀念上,由親屬優先(任人唯親)過渡到業績優先(任人唯賢);在制度上,建立能夠為發展經濟而動員土地與資本的可轉讓的所有制,使勞動力能夠自由流動的勞動市場制度與促進流通的商品交換系統;在組織上,建立專業化、金字塔式的科層制組織與合適的國家財政組織;在個人動機上,培養有創造精神的個性、業績主義志向、向上的積極性、對教育的渴求與活動熱情。
伊斯頓的《政治體系》描述了政治現代化的連續模式,即傳統社會通過自我增殖走向現代社會。阿爾蒙德在《發展中地區的政治》中指出,發達的政治體制是現代社會的特徵,不發達的政治體制是傳統社會的特徵;一切政治體制在文化上都是混合的,把傳統與現代的成份結合,如福利化、社會階層流動化、宗教世俗化、教育普及化、知識科學化、信息傳播化與人口控制化等等。結構—功能分析在現代化研究早期非常流行,並對後來的現代化研究產生了很大影響。
(二)過程學派
關注現代化的過程而不是現代化的結果,是過程學派現代化理論的主要特點。現代化是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變的過程,這個過程包括一系列發展階段,現代化理論是對這一過程的表述。他們研究現代化的發展階段、不同階段的特徵與現代化發展規律,代表人物有羅斯托等。羅斯托1960年發表了《經濟發展階段:非共產黨宣言》,指出可根據經濟指標把所有社會的發展分成五個階段,即:傳統社會階段;為起飛創造前提的階段;起飛階段;成熟階段;高額的大眾消費階段。1975年他又增加了一個階段,即追求生活質量階段。他認為,在准備階段,農業生產率迅速提高,更有效地建立社會基礎結構,新精神在社會中發展,出現一個新的企業家階級;起飛階段是關鍵,需要經過較長時間排除經濟發展的障礙,才能實現工業化與建立工業部門;以後技術從工業部門傳播出去,經濟與社會便走向成熟,然後向消費社會過渡。顯然,羅斯托的現代化是一種連續發展模式,他強調經濟發展與工業化的作用,同時注意到精神的作用,延續了韋伯的思想。
帕森斯在《社會系統》中,從世界歷史角度把現代化分成三個階段:第一階段以歐洲西北角(英國、法國、荷蘭)為主導,其代表是英國工業革命與法國政治革命;第二階段以歐洲東北角(德國)的急速工業化為主導,政治民主化落後於經濟工業化,產生了納粹法西斯主義災難;第三階段的主導者是美國,美國的民主革命與工業革命結合得比較好。
布萊克關於現代化是一個過程的思想在其著作中有大量體現。他在1966年出版的《現代化的動力》中,把現代化分成四個階段:第一,現代性的挑戰,現代觀念與制度、現代化擁護者的出現,這一切使社會在傳統知識范圍內遇到了最初對抗;第二,現代化領導的穩固,權力從傳統領袖向現代領袖轉移,在此過程中,尖銳的革命斗爭通常可達數代人之久;第三,經濟與社會的轉型,經濟增長與社會變遷達到這一程度:社會從以農村與農業為主的生活方式轉向以城市與工業為主的生活方式;第四,社會整合,經濟與社會轉型導致了整個社會基本結構的重組。1979年,布萊克在《比較現代化》中,把現代化進程分成四個階段:准備時期、轉變時期、高級現代化時期與國際一體化時期。
亨廷頓總結了現代化過程的九個特點。(1)現代化過程是革命的過程,這是直接依據現代社會與傳統社會的比較而來的;(2)現代化是復雜的過程,不能簡單地將現代化過程歸納為某一種因素或某一個范圍;(3)現代化是系統的過程,一個因素的變化將聯系與影響到其他各種因素的變化;(4)現代化是全球的過程,現代化起源於15世紀與16世紀的歐洲,但現在已成為全世界的現象;(5)現代化是長期的過程,現代化所涉及的整個變化需要時間才能解決;(6)現代化是有階段的過程,一切社會進行現代化的過程都有可能區別出不同水平與階段;(7)現代化是一個同質化過程,傳統社會以許多不同類型存在,現代社會卻基本相似;(8)現代化是不可逆過程,雖然在現代化過程的某些方面可能出現暫時的挫折與偶然的倒退,但在整體上現代化是個長期趨勢;(9)現代化是進步的過程,現代化的沖擊很大,變化很深刻,代價與痛苦也很大,但從長遠觀點來看,現代化增加了全人類在文化與物質方面的幸福。
過程學派的觀點對發展中國家制定現代化發展戰略具有較大的參考價值。
(三)行為學派
現代化過程必然涉及個人心理與行為的改變,如果沒有價值觀念、心理素質與行為特徵方面從傳統型向現代型的轉變,人們是難以適應現代化的變化的,現代化也不可能實現。心理學家們強調心理與行為轉變在現代化中的重要性。這派代表人物是英格爾斯和麥克勒蘭德等。
英格爾斯認為,在任何社會與任何時代,人都是現代化進程中最基本的因素。只有國民在心理與行為上都發生了轉變,形成了現代的人格,現代的政治、經濟、科技、教育與文化機構中的工作人員都具有人格的現代性,這個社會才能成為現代社會。他在《走向現代》中指出:「如果一個國家的人民缺乏能夠賦予先進制度以生命力的廣泛的現代的心理基礎,如果掌握和動用先進制度的人本身在心理、思想、態度和行為上還沒有經歷一場向現代性的轉變,那麼失敗和畸形的發展就是不可避免的。」他歸納出現代人的九個心理特徵。(1)有接受經驗的能力,對革新與變化沒有先入之見;(2)在意向上不僅對直接環境中產生的大量問題,而且對外部產生的大量問題形成並持有自己的觀點;(3)面向目前與未來,而不是迷戀過去;(4)把計劃與組織信念視為處理生活的方式;(5)為促進個人目的與目標的實現而掌握環境,而不是完全為環境需要所操縱;(6)相信世界是可以依賴的,相信可以依賴別人與別的機構來履行或完成義務與職責;(7)懂得別人的尊嚴,願意尊重他們;(8)信仰科學與技術;(9)相信分配公正,相信根據社會貢獻而不是根據某人與這種貢獻無關的奇思怪想或特殊性質來獲得報酬。在這些特徵中,有四個特徵最重要,它們是:他是參與型公民,並有豐富的知識;他對個人效能抱有充分信心;他在受到傳統勢力影響時,特別在處理個人事務上作出決策時,有高度的獨立性與自主性;他願意接受新經驗與新思想,是頭腦開放的人。
在麥克勒蘭德看來,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與該國的成就動力值相關。他提出的成就動力值,是通過計算兒童和小學生讀物與童話故事中有關進取和以獲得成就為慾望的主題的出現頻率而得出的。他認為,成就動力值較高的社會將造就精力更旺盛的企業家,這些企業家們推動了經濟更加快速發展,先進工業國家的經濟發展,關鍵因素是企業家精神。行為調適理論解釋了如何使用積極的獎勵與消極的懲罰來制約個人的行為模式。價值觀念與人格結構決定了人的行為,行為也反過來改變人的價值觀念與人格結構。這是相互作用的過程。不同的刺激手段,或鼓勵或抑制某種行為方式,導致行為方式的改變,造成或強化形成某種行為方式。社會系統是一個可操作系統,一切人都屬於可操作系統的一部分。改變操作中的某些制約因素,就可改變人的行為模式。
帕森斯在《社會行動論》中提出了社會價值觀念體系。他認為,任何社會都存在一套「角色期待」,它規定了社會成員所期待充當的社會角色,社會通過獎勵與分配系統實現這種角色期待,從而構成社會價值觀念體系,它制約與強化了社會成員的行為。社會價值觀念體系在社會選擇方面有四種類型:全選—賢選型,價值觀念是個人主義與反權威主義,個人可以自由選擇目標與手段,個人成績與能力是選擇的主要依據;全選—親選型,價值觀念是集體主義與權威主義,個人的社會地位不取決於其成績與能力,個人願望與成就不受重視,國家被視為達到發展目標的手段;特選—賢選型,價值觀念是集體主義、權威主義與傳統主義的結合,個人的等級地位與親緣關系受到極大重視,個人成就與能力也受到重視;特選—親選型,價值觀念是傳統主義,只有穩定與親緣關系受到重視,不考慮成就、效率與理性。
⑤ 新制度主義理論的理論內容
(一).制度:從規則到觀念、資本與規制
制度是新制度主義的核心概念,也是制度分析方法的理論基石和邏輯起點。制度(institution)的中心含義是從拉丁語動詞instituere(創立或建立)派生而來的,它表明一種已確定的活動形式,或者結構的結合。例如,政府就是制度化了的政治。傳統的制度分析主要集中於對政黨、議會和法庭制度等的研究,主要關注正式的制度。 20世紀後期,新制度主義的制度內涵開始從規則轉向了觀念、資本與規制。
在新制度主義的理論框架中,對制度的最初理解是將其看成是一系列的規則、組織和規范等。「制度是一系列被制定出來的規則、守法程序和行為的道德倫理規范,它旨在約束追求主體福利或效用最大化利益的個人行為。」「制度提供了人類相互影響的框架,它們建立了構成一個社會,或更確切地說,構成一種經濟秩序的合作與競爭關系。」[11]這種制度定義強調的是一種關系,是一種約束。如約束婚姻的規則、政治權力配置規則、資源與收入的分配規則,貨幣、公司、合作社、遺產法和學校等都是制度。作為一種規則,制度通常被用於支配特定的行為模式與相互關系。當制度是一種或者廠套行為規則時,這種規則就有正式與非正式之分。正式的制度如家庭、企業、工會、醫院、大學、政府、貨幣、期貨市場,等等。相反,價值、意識形態和習慣等就是非正式制度安排的例子。[12]
制度還體現為某種結構性的安排,如組織。在政治生活中,主導著人們政治生活的基本因素就是組織,「現代經濟和政治體系中的主要行為者是各種正式的組織,法律制度和官僚機構是當代生活的支配性角色。 」[13]國家、政黨、議會和官僚機構等都是社會生活中的制度安排,政治制度、政治組織在塑造個人行為動機和偏好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隨著全球政治、經濟和文化生活復雜性的增強,社會科學領域各學科相互滲透的密切,制度的內涵也開始逐漸擴展開來。首先,觀念變成了制度的一種表現形式,它是影響政策發展和制度選擇的決定性變數,觀念分析逐漸變成了制度發展經驗性工作的重要成分。觀念是「政治合作的資源、政策行為合法化的手段、政策選擇結構的認知框架、政策工具和制度變遷的催化劑」。[14]在墨西哥,「輸入的」和國內的合法性觀念對民主化過程中政治制度化、公共行政、民主化、技術官僚政治化、市場取向的改革等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在社會學制度主義中,制度不僅包括正式的規則、程序或規范,而且還包括符號系統、認知規定和道德模板。它們把組織和文化兩者間的分裂融合起來,把文化理解成為組織所擁有的一種共同價值觀和態度,理解成為慣例、符號或認知的網路,為行為提供模板,提供一個「意義框架」來指導人類的行為。文化也是一種制度。[15]
同時,制度還表現為一種資本形式。作為具備約束性的規范,制度減少了人類行為的不確定性,規范體現了一個密切聯系的群體或共同體中成員的興趣和偏好。規范作為資本,支持著人與人之間的信用和信任;一種基礎良好的信仰,不會總讓你在支持私人的短期收益中受損失。遵守社會群體的規范就是使規范成為一種資本形式。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制度在全球治理的層次上表現為一種新的形式:規制。規制是指覆蓋不同領域並具有不同程度效力的協定,是一系列明確或隱含的原則、模式、規則與決策程序,行為者的期望因此而在特定領域內融合在一起。在全球治理體系中,全球規制處於核心地位,它是人類共同遵守、對全球公民都具有約束力的普遍規范。正是由於國際規制的存在,國際政治生活才出現了一種「沒有政府的治理」的新的治理體制。此外,國際政治學界也開始廣泛採用制度分析的方法。阿瑟·斯坦在《協調與合作:無政府世界中的制度》一文中,把國內制度的定義擴展到國際制度,他認為,一旦國家之間產生共同的而非單個的決策行為模式,國際制度也就形成了。他還解釋了國際制度的發展、變化和崩潰,建立了一種「國際制度變遷」理論。[16]
休·E.S.克勞福德(Sue E.S.Crawford)和埃里諾·奧斯特羅姆(Elior Ostrom)認為,制度包括三種基本內涵:首先,制度是一種均衡,制度是理性個人在相互理解偏好和選擇行為的基礎上的一種結果,呈現出穩定狀態,穩定的行為方式就是制度。
其次,制度是一種規范,它認為許多觀察到的互動方式是建立在特定的形勢下一組個體對「適宜」和「不適宜」共同認識基礎上的。這種認識往往超出當下手段-目的的分析,很大程度上來自一種規范性的義務。
再次,制度是一種規則,它認為互動是建立在共同理解的基礎之上的,如果不遵守這些制度,將會受到懲處或帶來低效率。[17]
總之,制度或者是一種規則,這種規則可以是正式或非正式的。規則基本上表明了一種雙向互動的制約關系,制度是人類行為的結果,但人類行為也受制度的約束。宏觀層面的規則包括有產權、契約、科層制和憲政規則,等等。微觀層面的規則包括存在於社會團體和人際交往中的規范、工作程序、指令、紀律等。制度或者是一種組織,家庭是制度,企業、工會、政黨等也是制度。制度是公民社會的普遍存在形式,它構成了現代國家的基礎。觀念或文化也是制度,長期存在的價值理念、習慣、風俗等認知網路為人類行為提供了意義框架,約束著人類行為。現代組織所使用的規則、規范、程序是特定文化的一種實踐形態。這些形式與程序很多都應被看成是文化的具體實踐模式,類似於某些社會中設計出的神話與儀式。在某種程度上,它們是與文化實踐模式的傳播相關聯的一系列過程模式的結果。即使在外表看來最具有官僚體制特徵的組織也必須用文化術語來進行解釋。
(二).制度變遷與制度同形性
制度變遷理論是新制度主義理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新制度主義認為,制度變遷不是泛指制度的任何一種變化,而是特指一種效率更高的制度替代原有的制度。制度變遷的動力來源於作為制度變遷的主體——「經濟人」的「成本一收益」計算。主體只要能從變遷預期中獲益或避免損失,就會去嘗試變革制度。制度供給、制度需求、制度均衡與非均衡形成了整個制度變遷的過程。制度的供給是創造和維持一種制度的能力,一種制度供給的實現也就是一次制度變遷的過程;制度的需求是指當行為者的利益要求在現有制度下得不到滿足時產生的對新的制度的需要。制度的變遷首先是從制度的非均衡開始的。
制度變遷的模式主要有兩種:一種是自下而上的誘致性制度變遷,它受利益的驅使。「誘致性變遷指的是現行制度安排的變更或替代,或者是新制度安排的創造,它由個人或一群(個)人,在響應獲利機會時自發倡導、組織和實行。」一種是自上而下的強制性制度變遷,它由國家強制推行。「強制性制度變遷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實行。」[18]
誘致性變遷具有漸進性、自發性、自主性的特徵,新制度的供給者或生產者只不過是對制度需求的一種自然反應和回應。在誘致性變遷中,原有制度往往也允許新的制度安排漸進地出現,以保持其活力。而強制性變遷則表現出突發性、強制性、被動性,主要是因為制度競爭的需要。在強制性變遷中,創新主體首先是新制度安排的引進者而非原創者。就本質而言,誘致性變遷只是在現存制度不變的情況下做出制度創新,即制度的完善;強制性變遷往往要改變現存的根本制度即實現制度的轉軌。
制度變遷理論的發展就是新制度主義學者開始關注制度同形性問題。作為一種制度形式,其組織及多樣性一直是諸多學者強調的重點。而保羅·迪馬喬和鮑威爾則認為,現代組織在形式和實踐上表現出極大的相似性,一旦組織領域形成,就會產生同質性的巨大動力。而理解這種同質性現象,最恰當的概念就是制度同形性 (isomorphism),它是指在相同環境下,某一組織與其他組織在結構與實踐上的相似性。制度同形性概念是理解滲透於現代組織生活中的政治和儀式的有用工具。[19]
制度同形性包括三種基本形式:
1.強制同形性。強制同形性來源於其所依靠的其他組織以及社會文化期望施加的正式或非正式壓力。這種壓力可以是強力、說服或邀請共謀。例如,製造商服從環境控制而採取新的污染控制技術;許多城市共同體中的鄰里組織,被迫形成組織等級以獲得更等級化管理的援助組織的支持等等。
2.模仿同形性。並非所有的制度同形性都源於強制性權威。不確定性是鼓勵模仿的強大力量。當組織技術難以理解、目標模糊時,或者當環境產生象徵性不確定性時,組織就有可能按照其他組織的形式來塑造自己。盡管都在尋找多樣性,但只有很少的變數可以選擇。新組織模仿舊組織的現象遍及整個經濟領域,管理者也積極找尋可以模仿的模型。
3.規范同形性。規范同形性主要源自於職業化,即大學創造的認知基礎上的正規教育與合法化,以及跨越組織並且新模型可以迅速傳播的職業網路的發展與深化。
正如迪馬喬和鮑威爾所說,制度同形性理論有助於解釋我們觀察到的事實,即組織變得越來越具有同質性,同時,也能夠使人們理解組織生活中常見的非理性、權力失敗以及創新的缺失。[20]關注制度同形性還能強化關於爭取組織權力和生存的政治斗爭的觀點,對相似組織策略和結構傳播的考察應該是評估精英利益影響的有效途徑,而對同形過程的思考也使我們關注權力及其在現代政治中的應用。
⑥ 中央集權制度的理論基礎是什麼
秦朝中央集權制度的形成是社會歷史發展必然結果,這是因為一、中央集權制度是秦朝總結了西周分封制的弊端和失敗的教訓而建立的;二、這一套制度的形成是以秦國原有的的制度為基礎,又吸收了關東六國制度中的一些有用成分而建立起來的;三、這也是中國歷史上經濟社發展的結果,主要是自春秋以來產生並發展的土地私有制的結果。這也標志著我國封建社會初期階段即封建領主制階段的結束和封建社會的發展階段即封地主階段的開始。秦在滅六國之後,把這一制度進行了整理改進,使之系統化,完善化,並行之於全國。這一制度的特點是:
一、皇帝至高無上,秦始皇在滅六國之前,稱為「秦王」。「王」在西周、春秋和戰國前期,是天子的稱號,表示天下歸心之意。戰國中期以後,周天子的權利日益衰弱,威信已無。各國諸侯相繼稱王,爭奪天下。
秦王政統一中國之後,他的統治區已不止秦國而是兼有原來的關東六國。他認為:「天下大定,今名號不更,無以稱成功,傳後世。」於是,在朝廷上開始了「議帝號」之事。丞相王綰和廷尉李斯等曰:「昔者,五帝地方千里」,還不統一。「今陛下興義兵,誅殘賊,平定天下,海內為郡縣,法令由一統,自上古以來未嘗有,五帝所不及。」又說:「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貴」因此,建議秦王政稱「泰皇」。秦王政卻決定將「三皇」與「五帝」的名號合一,稱為「皇帝」。
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利,從中央的到地方的主要官吏都由皇帝任免,都按照皇帝的意志辦事,軍權也集中到皇帝的手中。
二、三公九卿制,秦朝的中央機構實行三公九卿制。三公為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九卿有奉常、郎中令、衛尉、太僕、廷尉、典客、宗正、治粟內史、少府等。
三、郡縣制,其實,縣制管理早在秦朝之前的諸侯國就已經出現萌芽,秦朝又把它進一步發展成郡縣制,即在地方上徹底廢除「封諸侯,建藩衛」制度,全面實行郡縣制。
⑦ 1. 多黨制度的思想理論基礎是() A. 自由平等原則 B. 合法反對原則 C. 正義原則 D. 利益最大化原則 滿分:
BCDDD DCDBC BCBCB BDDCA
LZ政治學專業,對不對?現在這么多東西太無聊了馬克思主義的理論考試。許多其他問題,比較政治制度,你可以去看看在那一部分。答案是:不是所有的,但相當多了。
⑧ 制度化的特徵有哪些
制度化的主要特徵:
1.在勞動分工的基礎上,明確規定每個崗位的權力和責任,並把這些權力和責任作為規范而制度化。
2.按照各機構、各層次不同職位權力的大小,確定其在企業的地位,從而形成一個有序的指揮鏈或等級系統,並以制度形式鞏固下來。
3.以文字形式規定職位特性以及該職位對人的應有素質、能力等要求,根據通過正式考試或者訓練和教育而獲得的技術資格來挑選組織中所有的成員。
4.在實行制度管理的企業中,所有權與管理權相分離,管理人員不是所管理企業的所有者,只是根據法律制度賦予的權力暫時處於擁有權力的地位。
5.管理人員在實施管理時有三個特點:一是根據因事設人的原則,每個管理人員只負責特定的工作;二是每個管理者均擁有執行自己職能所必要的權力;三是管理人員所擁有的權力要受到嚴格的限制,要服從有關章程和制度的規定。這些規定不受個人感情的影響,普遍適用於所有情況和所有的人。
6.管理者的職務是管理者的職業,他有固定的報酬,具有按資歷、才幹晉升的機會,他會忠於職守,而不是忠於某個人。
⑨ 企業管理制度的基本理論有哪些
一,產權清晰: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核心和基礎。
二,權責明確: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關鍵 。
三,管理科學: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的組織保證。
第一,產權關系明晰。
企業中的資產所有權按照股份劃分,並吸納員工與社會股東,形成社會化公司,財務、管理等重大事務透明,老闆可以作為企業的出資者佔大股東,形成企業管理的核心,從而在這個基礎上形成真正的核心管理層團隊。
第二,權責明確,制度健全。
企業機構設置、崗位設置、工藝流程等要清晰明確,制度健全,並且有監督考核體系;級別管理,充分發揮各級管理職能作用;老闆不直接隔級管理。獎罰體系完善,勞動生產率和經濟效益衡量標准明確,企業內部人事與機構是按照外部市場競爭規律而優勝劣汰;不能人為搞人事矛盾;
第三,管理科學、環境友好。
企業建立科學的企業領導體制和組織管理制度,調節所有者、經營者和職工之間的關系,形成激勵和約束相結合的經營機制。企業內部關系融洽、外部關系友好.